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实时数据库是气象信息部门针对预测预报及相关业务开发的重要数据服务系统,是确保从观测到预报业务流程按时高效完成的重要基础性数据支撑环境。提出气象实时数据库业务监控系统的通用设计开发原则和设计架构,并针对服务监控的特点,分析架构的优势和可扩展性。基于服务监控架构开发了气象实时数据库监控系统RDBCat,系统综合考虑实时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功能、性能特点,对入库情况、关键进程运行状态、商用关系数据库系统故障信息、入库流程、系统资源、数据质量监测等实时运行状态的展示,并提供各省入库详情的查询。目前,系统投入业务稳定运行至今,尤其在奥运会、国庆五十周年、亚运会等重大活动服务保障方面,取得良好业务保障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空间信息平台用户对空间数据的上传、下载、发布和在线编辑的需求,设计实现了基于ArcGIS Server要素服务和Flex的具有地图数据在线编辑功能的Web GIS系统。本系统应用RIA技术,实现了空间与属性数据的在线编辑,符号在线编辑和用户数据管理等,用户体验上也得到很大提升。通过工程化的设计实现,能够满足"平台"跨部门多应用主体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3.
基于SilverLight和REST的富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框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WebGIS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其架构方法和实现技术的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针对传统WebGIS开发复杂度高、交互体验性贫乏、运行效率低等不足,在对RIA/SilverLight和REST技术的研究基础上,以整体结构模块化,开发行为统一化,代码可复用及经验可复用的指导思路下,提出由空间数据服务器(数据访问层DAL)、GIS服务和Web服务服务器(业务逻辑层BLL)及部署有SilverLight插件的浏览器(表现层UI)组成的3层架构式富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并阐述了数据层中空间属性数据库的设计和建立步骤以及优化经验,分析了业务逻辑层的构成和运行机制,为提高系统开发效率使用MVVM(Model-View-View Model,模型-视图-视图模型)设计模式,将表现层分为前端用户界面和后台逻辑两部分,并描述了用户熟悉的Office Ribbon设计样式的开发方法,说明了后台逻辑架构组件各自功能及通讯路径。最后,为验证此框架能够有效提高系统开发效率、丰富用户体验和改善系统运行性能表现等优势,利用SilverLight(C#)实现了应用实例——LightGIS。系统开发和运行实验表明,该框架能够很好地达成以下目的:(1)实现优美的用户操作界面和丰富的互操作性体验;(2)提供平滑、流畅的地图服务和高响应性空间分析;(3)具备优秀的系统可扩展潜力和可配置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个基于Java的Web通用查询模板组件设计及应用.该组件将根据用户的需要选择相关数据表及字段,并可在此基础上定制查询的静态条件和动态条件.将查询主题及相关条件保存成一模板,用户根据模板来查询自己所需信息,从而提高用户查询的灵活性.应用本模板组件可大大地缩短开发Web项目的周期,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是气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警信息综合发布平台以提高气象预警服务的效率及信息化水平为目的,应用数据库、软件编程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完成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基础数据产品的获取及分析,确定气象灾害预警范围内的信息终端,高效编辑各类气象预警信息,基于通用分组无线服务、码分多址、Web Service等信息技术,实现了电子显示屏、气象预警机、决策手机等多种终端的预警信息在同一平台上的综合发布。  相似文献   

6.
正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SuperMap Online是超图软件全新推出的超图在线GIS平台,基于云计算技术提供了云GIS主机托管和GIS数据托管服务,同时提供了多种在线地图APIs,使用户能够将托管的数据服务与在线地图APIs结合起来,开发出属于自己的业务应用程序(图1)。SuperMap Online设计目标是帮助科研人员、中小企业和个人开发者方便地使用在线GIS平台,不用再购买和部署、配置硬件与软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变气象信息服务方式,根据气象信息的特点,结合气象信息检索平台的要求,利用企业级地理信息系统服务平台技术,借助于J2EE开发平台和Flex技术,提出了基于B/S架构实现气象信息检索平台的构想,设计了系统的基本框架,功能和数据库,并且对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如企业级地理信息系统服务平台的体系结构以及平台所用到的ESRI公司为应用开发者提供的框架flexview的整体结构,初始化过程等,最后根据设计原则对本气象信息检索平台进行了实现。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公路收费系统中所需的实时数据通信功能的设计,并通过组件方式,将其制作成具有一定安全性的通用组件,提供给应用系统调用,从而提高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改变气象信息服务方式,根据气象信息的特点,结合气象信息检索平台的要求,利用企业级地理信息系统服务平台技术,借助于J2EE开发平台和Flex技术,提出了基于B/S架构实现气象信息检索平台的构想,设计了系统的基本框架,功能和数据库,并且对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如企业级地理信息系统服务平台的体系结构以及平台所用到的ESRI公司为应用开发者提供的框架flexview的整体结构,初始化过程等,最后根据设计原则对本气象信息检索平台进行了实现.  相似文献   

10.
GIS作为一门重要的空间信息技术,在越来越多的气象信息系统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针对气象不同专题产品的图饰样式,做出了对图例、标题、图框等点线面GIS文件的编辑,保存的样式文件(.XML)可在Web上发布,并可生成配色配置文件(.XML)。使用MapGIS平台基础SDK与组件库,利用数据中心易搭建思想,将数据中心功能仓库中的各个组件按需要按类型组合成一个大的功能模块,多个功能模块组成系统的主体框架,并说明了后台配置管理系统的总体技术架构。在其基础之上实现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可视化管理、配色方案管理、工作空间编辑、图例编辑、标题图框编辑等一系列桌面GIS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大量气象水文观探测数据的快速、高效推送问题,采用基于硬链接的同步方式,设计了三层功能逻辑划分的技术架构,构建了以任务为驱动、数据库为支撑、SOCKET通信为基础、流程监视为展示手段的气象水文数据推送系统,并阐述其主要工作流程,给出了软件设计思想与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2.
 碳循环模型是模拟陆地生态系统,估计和预测不同尺度碳收支格局和变率的重要手段。但传统碳循环模型应用中存在数据处理量大、运算复杂、互操作性差、难以推广等问题。由开放地理信息联盟(OGC)制定的网络处理服务(WPS)标准为实现碳循环模型的发布、共享、重用与组合,促进碳循环模型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本文遵循OGC WPS标准,以SOA设计了碳循环模型服务平台的整体架构,详细描述了平台模型接口设计、模型算法开发、WPS服务的封装与发布、平台浏览器客户端界面开发等关键环节的实现方法,为用户提供了碳循环相关数据和模型服务的发布、管理、调用、组合、异步交互、状态监控和结果可视化等功能。并以VPM模型服务链为应用实例,演示碳循环模型WPS服务开发、封装、调用和组合的方法,展示了该服务平台的功能。该平台的建立为我国碳循环模型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面向地震行业,以交互式门户网站提供零障碍、一站式、可视化的地震科学数据共享服务,以使用便捷、高效稳定、扩展性好为目标,对地震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的系统架构、服务端架构、数据库及其功能进行设计。基于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要求,规范化地震数据检索、可视化、共享模式,实现了多源地震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的原型系统。系统面向地震行业用户开放,可以促进行业业务工作的开展和地震科技的研究,全面提升地震科学数据的交换、共享、产出效益。  相似文献   

14.
有效地发现和利用分布存储、运行的各类空间数据、空间决策分析模型和知识发现算法,已成为当前空间信息处理、知识发现与共享领域最具挑战性的前沿课题之一。首先,本文论述了空间信息处理、知识发现的关键问题、发展现状和趋势。然后,描述了地理知识云的概念特征,提出了地理知识云(GeoKSCloud)的具体实现。该平台构造了可伸缩的空间数据和知识服务存储、运行环境;平台从业务功能上划分为数据聚合中心、知识服务中心、地学问题求解中心、平台控制中心和知识云门户等5大核心模块。其为地学问题求解全过程提供了空间数据集成,知识服务发布、注册、搜索、发现、组合等功能,以及地学问题智能推理和结果可视化表达等工具。本文对海量空间数据云存储与管理、知识云服务管理与组合、地学问题智能求解等平台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最后,本文以历史地震影响场分析为例,分析了平台各组件在问题求解中的交互过程,实例表明,该平台可实现多节点、跨平台、异构地理知识服务的协同式计算,有效地降低地学问题求解的成本和复杂度。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使桌面搜索引擎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执行效率,满足用户对信息的全文检索要求,在研究桌面搜索引擎基本构件的基础上,架构出可扩展性桌面搜索引擎的系统体系结构,探讨了在Visual C++环境中如何基于组件编程的方法设计各关键构件、采用倒排索引和多线程处理等关键技术。结果表明该桌面搜索引擎可扩展性强并具有良好的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16.
水汽输送及降水模式对流域水文模型及水资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汉江流域水资源对南水北调以及下游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研究汉江流域水汽输送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是水文模拟和水资源环境管理的基础。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汉江流域19个气象站点的降水资料,以及GIS数据库和分析工具,分析了汉江流域的水汽通量、可降水量、实测降水量和降水转换率的计算方法;以汉江流域1998年7月的气候再分析资料和降水资料为例,计算并分析了汉江流域1998年7月可降水量与实测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降水转化率的分布特征;探讨了水汽输送、可降水量、实测降水量,以及降水转化率的相关性和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分析汉江流域1981-2010年的可降水量和实际降水量的分布表明,汉江流域可降水量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降水转换率近年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7.
Currently,ocean data portals are being developed around the world based 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GIS) as a source of ocean data and information.However,given the relatively high temporal frequency and the intrinsic spatial nature of ocean data and information,no current GIS software is adequate to deal effectively and efficiently with spatiotemporal data.Furthermore,while existing ocean data portals are generally designed to meet the basic needs of a broad range of users,they are sometimes very complicated for general audiences,especially for those without training in GIS.In this paper,a new technical architecture for an ocean data integration and service system is put forward that consists of four layers:the operation layer,the extract,transform,and load(ETL) layer,the data warehouse layer,and the presentation layer.The integr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XML,ontology,and spatiotemporal data organization scheme for the data warehouse layer is then discussed.In addition,the ocean observing data service technology realized in the presentation layer is also discussed in detail,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b portal and ocean data sharing platform.The application on the Taiwan Strait shows that the technology studied in this paper can facilitate sharing,access,and use of ocean observation data.The paper is based on an ongoing research projec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 ocean observing information system for the Taiwan Strait that will facilitate the prevention of ocean disasters.  相似文献   

18.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地理信息平台建设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子政务建设是一个分步实施的长期过程,构建随需应变的IT技术架构,保证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延续使用和功能扩充,是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首先要考虑的技术问题。本文采用SOA的系统构建实践方法论,对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信息平台建设过程中有关平台架构设计、业务集成和技术集成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设计了一个基于SOA的地理信息服务框架,给出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地理信息平台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9.
高时空分辨率的气温栅格数据是多种地学模型和气候模型的重要输入。山区地形复杂,气温空间异质性强,如何获取高时空分辨率的山区地表气温数据一直是研究热点与难点。本文选择地形复杂的河北省张家口市作为试验区,基于局部薄盘样条函数对ERA5再分析日均近地表气温(2 m高度)进行空间插值,并利用随机森林算法,结合少量气象站观测气温数据、地形地表参数数据构建日均气温订正模型和气温逐时化模型,实现空间分辨率由0.1 °(约11 km)到30 m的逐时气温降尺度,最后将该模型拓展应用于其他时间与区域,检验本文发展的降尺度方法在没有站点观测数据条件下的时空移植性。结果显示,本文降尺度方法得到的高时空分辨率山区气温数据精度较高,1月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值为2.4 ℃,明显优于气象站点插值结果,且气温相对高低的空间分布更为合理、纹理更加丰富;将该方法应用到其他时间与区域的RMSE平均值分别为2.9 ℃与2.5 ℃,均小于再分析资料直接插值所产生的误差。研究结果总体表明,在气象站点较少甚至没有时,可利用本文方法通过ERA5再分析气温准确获取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山区高时空分辨率气温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