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分析电子束辐照(6 kGy)和高温杀菌(116℃、15 min)两种方式杀菌对即食调味克氏原螯虾尾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影响。【方法】通过测定感官评价、pH、色度、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羰基含量、挥发性成分等指标,分析两种杀菌方式对调味虾尾的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辐照组虾肉亮度L*值、红度a*值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 <0.05),高温组的挥发性成分气味分布变化较小,至贮藏30 d时仍无明显异味。但辐照组在贮藏过程中硫化成分较高,高温组存在黑变现象,总色差值?E值显著较高高于其两组(P <0.05);辐照组和高温组TVB-N值和羰基含量增长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TBARs值较高,其脂质氧化程度高。【结论】两种杀菌方式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克氏原螯虾尾贮藏中的感官劣变,辐照组蛋白质和脂质的氧化程度均显著低于高温组。综合考虑,辐照杀菌处理对即食克氏原螯虾尾贮藏过程中品质保持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常压油炸工艺对克氏原鳌虾(Procambarus clarkii)虾肉贮藏期间的理化性质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虾肉为研究对象,经不同油炸温度(160、170、180、190℃)和油炸时间(30、60、90、120 s)处理,探究4℃贮藏1~7 d虾肉菌落总数(TPC)、挥发性盐基氮(TVB-N)、质构特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结论】随着油炸温度升高和油炸时间延长,虾肉TPC和持水力显著降低(P<0.05);硬度、弹性、咀嚼性、TVB-N值等均增加(P <0.05)。其中,贮藏1~7 d,油炸组样品TPC对数值最高为4.95,且TVB-N值均低于淡水虾限量值(20.00 mg/100 g)。少于油炸时间90 s(30 s、60 s)和低于油炸温度180℃(160℃、170℃)处理的虾持水力较高,硬度和咀嚼性略低,且贮藏5~7 d时,L*值和a*值较低,b*值较高;120 s和190℃处理的虾持水力显著较低,虾肉色度下降,TVB-N和TBA值较高,质构特性值(硬度、弹性、咀嚼性)整体较高。主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密度CO2(dense phase carbon dioxide,DPCD)在纵向溶解和扩散过程中虾肉糜凝胶强度的变化规律,并优化处理工艺参数。【方法】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分析处理压强、温度和时间对虾肉糜凝胶强度的影响。【结果】建立了虾肉糜凝胶强度与DPCD纵向溶解和扩散处理压强、温度和时间之间的回归模型;纵向处理的压强、温度和时间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对虾肉糜凝胶强度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影响的大小顺序为纵向处理压强﹥时间﹥温度;当纵向处理压强为30 MPa、温度为60℃和时间为60 min时,虾肉糜的凝胶强度达到了(180.63±1.53)N·mm,与模型预测值180.85N·mm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响应面法建立的回归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和预测纵向处理压强、温度和时间对虾肉糜凝胶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延长真空油炸脆虾的货架期。【方法】对真空油炸脆虾的包装条件进行研究,并探索真空油炸脆虾的品质随温度的变化及其动力学特性。以挥发性盐基氮、过氧化值、菌落总数为指标,并进行感官评定,确定真空油炸脆虾的最佳包装条件;根据最佳包装条件进行包装,于不同温度下贮藏,以TVB-N、POV、TVC为指标,建立产品货架期预测模型。【结果】包装材料和气体比例对产品品质的影响差异显著,真空油炸脆虾的最佳包装方式为铝箔袋、70%CO2+30%N2的气调包装。随贮藏时间延长,TVB-N值、POV值、TVC逐渐上升。根据所建立的货架期预测方程,4、15和25℃贮藏温度下真空油炸脆虾的预测货架期分别为102.6、80.3和65.2 d,与货架期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均小于10%。【结论】铝箔袋且充气比例为70%CO_2+30%N2包装适合于真空油炸脆虾食品包装。真空油炸脆虾贮藏过程中TVB-N值、POV值、TVC的变化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且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在4~25℃贮藏温度下真空油炸脆虾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肉酶解产物的解酒防醉作用。【方法】以乙醇脱氢酶(ADH)激活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响应面优化三角帆蚌肉酶解工艺,制备三角帆蚌肉酶解产物(Enzymatic hydrolysate from soft tissue of Hyriopsis cumingii, EH),并测定EH对饮酒小鼠醉酒状态、血液中乙醇浓度和肝脏ADH活力的影响,以评价其醒酒活性。【结果】选用中性蛋白酶为实验用酶,三角帆蚌肉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时间2.0 h、酶解温度50.0℃、料液比1∶3、加酶量1 000 U/g,在此条件下ADH激活率为18.30%。小鼠摄入EH300 mg/kg时,饮酒小鼠醉酒只数少,酒后90 min血乙醇浓度已降至8.80 mmol/L,肝脏ADH活力上升至7.64 U/mg。【结论】三角帆蚌肉酶解产物能够显著激活肝脏ADH,降低血乙醇浓度,具有较好的醒酒功效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广东湛江地区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烂尾病主要病原及其药敏特征。【方法】从对虾病灶部位分离纯化细菌,用2株代表菌株对健康虾进行创伤浸浴感染试验,分析菌株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RNA和HSP60基因序列,以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和坎氏弧菌(V. campbelli)溶血素基因特异引物扩增菌株基因组DNA,通过纸片扩散法测试菌株对17种药物的敏感性。【结果】从患病亲虾和养殖对虾分别分离获得编号2018B22和2018MZ1的代表菌,两株菌16Sr RNA和HSP60基因序列均与哈维氏弧菌最相似,且均可被哈维氏弧菌溶血素基因引物特异扩增,表型特征亦与哈维氏弧菌相近;两株菌均可引起凡纳滨对虾烂尾病,其中菌株2018B22的致病力较2018MZ1更强,而后者的耐药谱更广。【结论】湛江地区凡纳滨对虾烂尾病主要病原为哈维氏弧菌。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贮藏时间和加热温度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虾仁三磷酸腺苷(ATP)关联化合物及虾仁品质的影响。【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凡纳滨对虾中6种ATP关联化合物,通过比较不同贮藏时间的凡纳滨对虾虾仁在加热过程中的ATP关联化合物,分析加热前后虾仁的感官品质,以及鱼虾类鲜度指标K值、G值、P值的变化。【结果与结论】随贮藏时间的增加,ATP、二磷酸腺苷(ADP)、腺苷酸(AMP)含量呈下降趋势,肌苷酸(IMP)先上升后下降,次黄嘌呤(HX)和肌苷(HXR)上升;随着加热温度的增加,ATP和ADP下降,AMP增长,IMP、HX、HXR先增加后降低。贮藏2 d后的生虾和贮藏3 d后再加热的虾仁均将达到最大感官可接受上限。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加热前后K值、G值和P值线性增加,但生虾的G值与鲜度的相关性较差,不适宜作为鲜度指标,K值和P值可作为生虾的鲜度指标。加热后的K值、G值、P值与贮藏时间、感官质量评定值(QI值)的线性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较好,表明K值、G值、P值可以用来表征熟虾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前处理方式对酶解效果的影响,优化牡蛎短肽制备工艺。【方法】在确定高效酶种类和前处理方式的基础上,以氮回收率、短肽得率为指标对酶解时间、料液比、酶解温度、加酶量进行单因素试验,再利用响应面设计建立数学模型,以短肽得率为响应值,进行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结果与结论】牡蛎经80℃热处理10 min后使用动物蛋白酶的酶解效果最佳。响应面结果显示,最佳酶解工艺为料液比(g/m L)1∶3.9、温度47℃、加酶量3 300 U/g、自然pH(6.5)、酶解3 h,其短肽得率为(58.53±1.20)%,比原酶解工艺提高24.8%。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温度对无水保活香港牡蛎(Crassostreahongkongensis)存活状态、微生物以及营养品质的影响。【方法】对在4℃、10℃和15℃条件下保活不同时间的牡蛎存活率、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以及主要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4℃条件下保活9 d后牡蛎存活率仍可达到95%,高于10℃和15℃的存活率;在保活前期,牡蛎菌落总数与大肠菌群数变化不大,当4℃保活6 d后,10℃保活5 d后和15℃保活4 d后微生物数量急剧上升,超过了国际微生物标准委员会新鲜双壳贝类的微生物限量标准;在保活过程中,牡蛎的水分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P 0.05),随着保活时间的延长,蛋白质含量稍有下降,而脂肪含量和糖原含量则消耗较多,乳酸含量逐渐上升;与4℃相比,10℃和15℃条件下保活的牡蛎脂肪和糖原的消耗更多。【结论】4℃条件下牡蛎保活时间更长,营养物质损失相对较低,更利于牡蛎保活流通。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凡纳滨对虾肌肉组织蛋白酶L酶活力的影响,并分析其酶活力变化动力学。【方法】从凡纳滨对虾的肌肉组织提取组织蛋白酶L,研究加热温度(35~60℃)和时间(5~60 min)对其酶活力的影响,采用反应动力学模型拟合酶活力的变化过程。【结果】在35℃组织蛋白酶L的酶活力变化适合用一级动力学模型来描述,而在40~60℃组织蛋白酶L的酶活力变化适合用两阶段动力学模型来描述;凡纳滨对虾肌肉组织蛋白酶L存在敏感型和稳定型两种同工酶,敏感型的Z_(T,L)和E_(a,L)分别为158.7℃和5.5k J/mol,稳定型的Z_(T, s)和E_(a, s)分别为71.9℃和12 kJ/mol。【结论】加热处理可以使组织蛋白酶L发生变性而失活,采用合理的加热温度和速度可以降低组织蛋白酶L引起的凝胶劣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添加芒果粉对真空油炸面包虾裹浆特性及其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小麦粉和大豆分离蛋白的裹浆作为对照,研究芒果粉替代部分小麦粉和大豆分离蛋白的裹浆流变学特性;以裹涂率、油脂含量、水分含量、色泽及质构特性为考察指标,研究芒果粉替代部分小麦粉和大豆分离蛋白的裹浆对真空油炸面包虾品质的影响;以最佳芒果粉添加量的真空油炸面包虾为研究对象,测定外裹层黄酮物质含量,并采用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体系对产品外裹层黄酮物质的抗氧化性进行分析。【结果】所有配方的裹浆均表现为触变性,呈现剪切稀化特性,具有假塑性流体特征,并符合幂率流体,芒果粉可显著提升裹浆的黏度;芒果粉可显著增大面包虾裹涂率,改善产品质构和色泽特性,降低产品油脂含量并提升其水分含量(P <0.05)。当芒果粉添加量从10%增加到30%时,面包虾产品油脂质量分数从24.84%降低到20.58%,产品的脆性和色泽中的亮度值(L*)、黄度值(b*)均得到了显著提升(P <0.05)。当小麦粉质量分数66%、大豆分离蛋白质量分数4%、芒果粉质量分数30%时,真空油炸面包虾产品的各项品质最佳;真空油炸面包虾产品外裹层黄酮物质质量分数为(46.75±2.87)mg/100g,其对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方面都均强于维生素C。【结论】芒果粉可提升裹浆黏度,改善真空油炸面包虾产品品质,其外裹层较强的抗氧化性对于真空油炸裹涂制品延长货架期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确定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最大程度去除酒精废水中氮、磷的最佳温度、照度和接种量。【方法】通过单因子实验与正交实验研究不同温度、照度和接种量对钝顶螺旋藻去除酒精废水中氮、磷的效果。【结果】单因子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温度、照度和接种量对钝顶螺旋藻去除酒精废水中的氮、磷有显著影响(P <0.05)。温度为30℃时,钝顶螺旋藻对酒精废水中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平均值最高,分别为38.0%和59.0%;照度为3000lx时,钝顶螺旋藻对酒精废水中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平均值最高,分别为40.9%和60.4%;接种量为(培养基的)50%时,钝顶螺旋藻对酒精废水中总氮的去除率平均值最高,为43.6%;接种量为30%时,钝顶螺旋藻对酒精废水中总磷的去除率平均值达到最高,为62.7%。正交实验结果显示,温度是影响钝顶螺旋藻去除酒精废水中氮、磷的最主要因素。温度30℃、照度2 500~3 000 lx、接种量20%为钝顶螺旋藻去除酒精废水氮和磷的最优组合条件。【结论】适宜的温度、照度和接种量可有效提高酒精废水中氮、磷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马尾藻及其油页岩混合物在不同温度下的热解产气特性。【方法】利用燃烧烟气污染物测试实验台,测量马尾藻及其油页岩混合物在温度区间400℃至800℃下CO和H_2的排放特性,包括峰值浓度、峰值时间和平均浓度。【结果】马尾藻以及其油页岩混合物的热解过程可分为慢速析出、快速析出和降速三个阶段。马尾藻单独热解实验中,排放的CO体积分数峰值达到10 367×10~(-6)。温度的升高有利于马尾藻在热解中CO和H_2的析出,反应的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均有所提前。在马尾藻与油页岩混合物的热解中,H2的析出在700℃时达到最高(体积分数峰值为1 254×10~(-6))。油页岩的加入迟滞了CO和H_2的排放时间。【结论】油页岩的加入有效减少马尾藻热解过程中CO的排放并缩短反应时间,提高效率节省能源,马尾藻与油页岩的混合热解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过热蒸汽对熟制小龙虾冷藏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过热蒸汽灭菌代替传统巴氏灭菌,对小龙虾进行灭菌处理,在4℃和10℃条件下冷藏,通过感官评价、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过氧化值(POV)和挥发性气味的分析,研究熟制小龙虾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结果】过热蒸汽灭菌的熟制小龙虾初始菌落总数为(41.69±2.00) CFU/g,远小于巴氏灭菌(1.26±0.34)×103 CFU/g。在相同贮藏温度下,与巴氏灭菌相比较,过热蒸汽灭菌能有效减缓小龙虾感官评分的下降,菌落总数和TVB-N含量的上升,挥发性气味的变化。综合分析小龙虾的感官评分,菌落总数和TVB-N含量的变化,过热蒸汽灭菌的产品所对应的货架期为48 d (4℃)和27 d (10℃),比巴氏灭菌分别延长了24 d (4℃)和15 d (10℃)。【结论】过热蒸汽的处理能保障熟制小龙虾冷藏品质,延长货架期,在小龙虾加工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哈氏仿对虾在闽东北外海数量分布及其群体结构特征。【方法】2008年5月(春)、8月(夏)、11月(秋)和2009年2月(冬)开展闽东北外海海域(26o~28oN、120o~125o30′E)虾类资源调查。【结果】哈氏仿对虾渔获量占虾类总生物量的4.8%,出现频率为22.4%,总渔获量平均密度指数为3.47 kg·km~(-2),出现站位渔获量平均密度指数范围0.04~60.11 kg·km~(-2),平均为15.50 kg·km~(-2)。以2008年8月和11月数量为多,其渔获量分别占总渔获量的35.6%和40.0%,渔获量平均密度指数分别为4.78 kg·km~(-2)和5.56 kg·km~(-2),2009年2月和2008年5月数量较少。水深60 m以内的调查站位出现频率为100%,渔获量占总渔获量的73.4%,渔获量平均密度指数达16.44 kg·km~(-2),最高达60.11 kg·km~(-2);水深60~80 m出现频率为31.2%,渔获量占总渔获量的23.7%,渔获量平均密度指数为5.97 kg·km~(-2);水深大于100 m的海域没有哈氏仿对虾分布。渔获的哈氏仿对虾体长范围为32~119mm,优势体长组为80~100 mm,占54.8%;雌虾平均体长和体质量分别为86.2 mm和7.2 g,雄虾则分别为66.5 mm和3.1 g;雌雄性比为1︰0.11,雌性性腺成熟度以Ⅲ期和Ⅱ期为主,分别占34.0%和24.5%,生殖群体占相当比率,Ⅳ期以上个体占29.3%;空胃率和饱胃率均较低,平均摄食等级为1.62。【结论】哈氏仿对虾数量分布时空变化明显,主要出现于夏、秋季,春季数量很少,在空间分布上主要栖息于调查海区水深60 m以内的近岸海域,渔汛期为2-5月和8-11月,秋末冬初向深水区作适温徊游。雌虾个体明显大于雄性个体,且数量明显多于雄性,摄食强度中等略大,不同季节和不同性别平均摄食等级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尖紫蛤(Soletellina acuta)壳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测量120个20月龄人工养殖的尖紫蛤,以壳形态性状壳长X1、壳高X2、壳宽X3为自变量,体质量性状活体质量mL和软体质量mM为因变量建立壳形态性状对体质量影响的最优回归方程。【结果】壳形态性状与活体、软体质量的相关系数都达到了极显著性水平(P <0.01),壳长和壳宽是决定尖紫蛤活体质量的主要因素,而壳长和壳高是决定尖紫蛤软体质量的主要因素。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得到最优回归方程:mL=-62.105+0.647 X1+0.726 X2+0.779 X3、mM=-26.116+0.240 X1+0.439 X2+0.322 X3,回归关系达到极显著水平(P <0.01)。【结论】20月龄尖紫蛤壳壳长是和壳宽、壳长和壳高分别是决定尖紫蛤活体质量、软体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尖紫蛤的选择育种提供形态学证据,可首选壳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波吉卵囊藻(Oocystis borgei)多糖提取的最优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考察不同提取温度、氢氧化钠浓度、提取时间对波吉卵囊藻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各因素对波吉卵囊藻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显著性表现为氢氧化钠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最佳提取条件:提取温度58.5℃、氢氧化钠浓度0.305mol/L、提取时间68 min,此时提多糖取率为11.86%,与模型预测值11.93%接近。【结论】采用响应面法建立的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提取温度、氢氧化钠浓度和提取时间对波吉卵囊藻多糖的提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海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对南海台风强度的影响。【方法】以南海为研究区域,以中国气象局热带气旋资料中心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为基础,利用Savitzky-Golay卷积平滑算法和多项式插值算法将台风数据进行插值,对强化值和SST值在南海区域的网格单元进行平均,建立模型并对其做回归分析,分析台风强度强化程度与SST模型之间的关系,以及检验模型残差的分布。通过数据提供的台风轨迹的增强率,来检验SST对台风强度变化的影响。【结果】建立台风强化值与SST之间的回归模式,平均而言,平均SST每增加1℃,台风强度强化度增加12.5%。该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即台风高强度强化值与高海温值相关。【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统计模型对南海台风强度的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化黄鳍金枪鱼(Thunnusalbacares)副产品(鱼头)提取鱼油的工艺参数。【方法】以鱼油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超高压处理压强和保压时间,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关键酶解工艺参数。【结果】建立鱼油提取率与加酶量、液料质量比、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之间的回归模型,加酶量、液料质量比、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鱼油提取率均有显著影响(P <0.05),影响由高到低依次为加酶量、液料质量比、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当超高压处理压强200 MPa、处理时间10 min、加酶量(质量分数)为1.125%、液料质量比为1∶1、酶解温度65℃和酶解时间60min时,根据质量法计算,鱼油提取率达99.51%,与模型预测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响应面法建立的回归模型较好地描述超高压结合酶解提取鱼油的工艺过程,优化的工艺参数可有效提高鱼油提取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进一步挖掘海洋贝类潜在的降血糖功能。【方法】选用华贵栉孔扇贝闭壳肌为原料,以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的制备工艺。【结果】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和栉江珧(Atrina pectinate)等三种海洋贝类的闭壳肌酶解产物均对a-葡萄糖苷酶、a-淀粉酶和脂肪酶具有抑制活性;正交试验和响应面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华贵栉孔扇贝闭壳肌制备a-葡萄糖苷酶抑制肽的最佳工艺:复合蛋白酶酶添加量5 500 U/g,酶解温度57℃,酶解pH=7,酶解时间4 h,其酶解液中小肽含量21.64 mg/mL,a-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达到31.53%。【结论】利用响应面法可优化制备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的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