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甘宁青地区现今构造形变异常与地震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对甘宁青地区大地垂直形变,断层形变和GPS水平形变测量资料的处理分析。结合地质构造和有形变资料积累以来本区域多次中,强地震活动,对本区现今构造形变异常与中强以上地震蕴育的一些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1)甘宁青监测区主要断裂附近构造形变相对强烈;垂直差异运动强度和变形态势随时间演变,水平运动变形呈明显的挤压走滑特征。(2)本区构造形变与地震蕴育的主控应力来自青藏块体持续NE向挤压运动;构造形变和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演化与块体活动及区域构造应力场动态演化密切相关。(3)区域构造块体边界地带出现的异常隆起与高梯度形变带及显著的断层形变异常,是蕴育中,强震的标志,但地震并不一定发生在幅度最大的部位,而往往发生在断层形变异常呈现“趋势积累-加速-转折”变化特征的地段及附近,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强震危险性进行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2.
利用场区各种类型水平形变网数据,求得红河断裂中、北段的区域应力场基本特征是:(1)北区为张性左旋型,(2)中区为压性右旋型,(3)南区为张性右旋型。场区区域应力场基本以张性为主,中区的压性右旋型恰好反映转换区应力场的局部特征。北区主应变积累和速率比南区大,最大处在剑川,而高敏感区在后山定两岭。基于水平形变和应变分析,获得了场区现今主要活动构造参数。利用地震前兆形变信息和震后效应进行了地震震例分析。并对3~5年内的潜在震源区进行了预估。  相似文献   

3.
上海定点形变异常特征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11月上海松江地震序列距佘山形变观测点约18 km,距查山形变台约32 km。地震前这两个定点的形变观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结合形变资料和震源机制解分析结果发现,此次异常的应力方向与该区域的背景应力场方向基本一致,因此认为,观测到的形变异常很可能反映的是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4.
对高邮-宝应M4.9地震前湖州台定点形变资料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存在趋势异常、短期异常和临震异常。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摆式倾斜仪的倾斜异常的方向与研究区域背景应力场方向一致,形变异常很可能是区域构造应力场改变的反映。  相似文献   

5.
三峡重庆地区形变场及构造应力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利用三峡重庆地区GPS、钻孔应变及数字地震资料,综合研究该地区水平形变场及构造应力场。结果表明,各站点相对丰都龙河站运动速率在0~3 mm/a,呈现一定的右旋特征;整个区域表现为压性特征,区域主压应变方向为NW向及NE向;最大剪应变等值线在渝西南、渝东北及与渝东南分别出现高梯度带,与主要地震活动区域相对应。  相似文献   

6.
对福建省地震局成立以来采用常规地面测量手段监测构造形变的结果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对两期GPS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福建沿海的地震活动和构造形变皆受到区域应力场的控制,构造形变的总体特征为南强北弱、东强西弱,尤其是闽东南地区为地壳形变较集中的地区,同时也是地震活动较强的地区。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欧亚板块相互作用以及福建沿海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对福建沿海构造形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共和地震后所测到的源兆型大地形变异常,讨论了异常出现的时间、空间及异常与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关系。指出形变测量手段有能力捕捉到此种地震前兆信息。  相似文献   

8.
陕甘宁青地区的地形变特征与强震活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分析了陕甘宁青地区的地壳形变特征及其与强震的关系.结果表明:(1)地壳形变特征存在时空差异性。不同地区地形变活动强弱与其至主要边界断裂带的距离存在相关性,主要边界断裂带附近地区相对活动强烈,远处则减弱。(2)不同时期各断层地形变活动强弱不同,既和构造应力场的变化有关,又与地震活动关系密切;断层垂直形变的逆继承性构造运动的活动时期远小于继承性构造运动的活动时期,且不同区域地壳构造运动发生转折的时间不尽相同,同时断层形变前兆异常亦存在时空差异性。(3)多场地、大范围的断层活动异常可能与强震活动相呼应。  相似文献   

9.
三峡及邻区新构造期以来应力场分区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地形变测量、震源机制和钻孔应力测量等资料,综合研究了三峡及邻区的构造应力场。结果表明,研究区在大区域近东西向构造应力场作用下.新构造期一现代构造应力场的作用方向具有明显的分区性,即北区呈近北西西向挤压;西区呈北西向挤压;东区呈北东向挤压。  相似文献   

10.
青藏块体东北缘断层形变与中强地震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对祁连山-海原断裂带近期断层形变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多场地,大范围的断层活动异常是中等强度地震发生的显著背景,并且往往与大陆地震活动的阶段性总体状况相呼应;区域形变存在明显的特征量,包括特征形态和特征时间,同一场地在不同地震前的异常特征具有重复性,但会受到背景差异显著的不同地震的影响,目前形变状况表明研究区仍具有发生中强地震的地壳运动背景。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中小地震重新定位结果和震源区应力场等地球物理资料,分析祁连山中东段地区断层构造和构造变形特征。结果表明:1)祁连山中东段地区震源深度主要分布于2~20 km。龙首山断裂震源深度分布呈上宽下窄的倒三角形;门源6.4级地震的余震震源深度为5~15 km,倾向SW;金强河断裂东段地震活动性强,倾向NE,倾角较高;老虎山断裂东段地震活动性强,倾向NE,深部呈近垂直产状。祁连山中东段地区震源深度自西向东递增,推测祁连山东段地区更深部可能已发生构造活动。2)研究区主压应力方向为NE-NEE向。3)沿祁连山中东段地区一系列走滑断裂与前缘逆冲断裂的组合破裂是青藏高原北东向挤出的一种重要的构造变形调节模式。  相似文献   

12.
?????????嶫???2001??2004??2004??2007??GPS????????????????????λ???????о??????????????????????????????????????????????????????????????????????????????2004??2007???????嶫??????巴????????????μ???????????????????????????????????2001??2004??????????????????????С????Ρ??????????μ??????顢?????????2001??2004????????????????????????????????Ρ?????′??????????????????  相似文献   

13.
利用区域水准、跨断裂水准资料,分析了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前后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壳垂直形变。结果表明:震前近10年,垂直形变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差异化特征。其中,祁连 河西地区垂直形变主要反映祁连山下沉、河西走廊相对抬升的逆继承性运动;西吉、海原、固原地区构造运动相对平稳;兰州、天水、漳县 武都以西的岷山隆起抬升速率明显增大并伴有形变高梯度带。这主要反映了震前青藏高原北向推挤作用相对减弱,东向挤压作用明显增强;震后,2008年8—10月的观测显示,垂直形变出现反向大幅变化;2006—2008年岷山隆起区相对临夏呈现逆继承性的快速下沉,反映由于地震的发生,导致青藏高原东向挤压运动减弱;2010年的监测表明,垂直形变幅度减小,2008—2010年合作相对临夏仍呈现反向下沉,但差异运动明显减弱,显示当前包括岷山隆起在内的区域构造活动已基本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4.
天水渭北地区变质花岗岩类岩石学特征及其地质时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水渭北地区地处祁连与北秦岭造山带结合部位。通过详细的岩石学特征、接触关系、形变及变质特征研究证实,尽管岩体有较强烈的变质和变形作用,但岩体内保留有清晰的原生岩浆组构,岩体与围岩有清楚的侵入关系,因而从变质地层中识别和解体出来众多的变质花岗岩类。主要成岩期及代表性岩类有:晚元古代为片麻状正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同位素年龄为953.4~1 450 Ma;震旦纪为片理化石英二长岩—石英闪长岩,同位素年龄为547 Ma。识别和解体出的这些变质花岗岩类,为进一步研究祁连和北秦岭两大构造单元的岩浆事件和构造演化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ظ�ԭ����Ե����ˮƽ�α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2013????????????????GNSS???α??????????????????????????????????α????ó?????????2011~2013??????????????????????????15 mm/a????????????????????????????????????????±40×10????-9??/a?????????????????????????о???????????????????????????????Χ???????????????????????????????????????????????????????????????????????????????????????????????????????????????????????????????????????濿?????????????????е??????????????????????????????????????????????????????????  相似文献   

16.
北祁连阿柔地区奥陶纪火山岩分布广泛,发育在早奥陶世阴沟组和晚奥陶世抠门子组。对北祁连阿柔地区奥陶纪火山岩分布特征和岩石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划分了3类火山岩岩相:爆发相、喷溢相、喷发沉积相。并划分了2个火山岩喷发旋回:阴沟旋回和扣门子旋回。揭示了阿柔地区祁连洋(裂谷)演化特征,对北祁连地区火山岩区域对比及火山机构恢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利用甘肃民乐至青海门源的多期跨断裂水准资料,对比分析了1986年、2016年两次门源6.4级地震前的垂直形变。结果表明:1)两次地震前的孕震背景不同。1986年门源地震前祁连山相对民乐盆地大幅上升,区域压应力呈增强状态;2016年门源地震前祁连山相对民乐盆地上升不明显,区域压应力相对松弛。2) 两次地震前垂直形变表现形式不同。1986年门源地震前冷龙岭断裂附近出现加速上升,2016年门源地震前冷龙岭断裂附近出现上升和下降相间的不稳定变化。3)两次门源地震前在发震断裂附近都观测到地表隆起区,与地震孕育的膨胀模式相吻合。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宽坪群的构造演化序列分为两大阶段,即海西一印支运动及其以前的以褶皱为主的变形;燕山运动以来的以断裂为主的变形。两个阶段所形成的构造均沿着北西西和北东两个方向延伸,显然它们是北西西和北东两个方向的构造波系在蟒岭地区活动的表现,并由此形成了该区的斜向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19.
??????????????????????20????70?????????????????????????????????????????????????6??????????????????λ?????????????????????????????????????????????α??????????????????????????ε??????????б??????????????????????????????й???????????α???????????????????????γ??????????????????塣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三峡地区多年的地形变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区的地形变特征。结果表明,各断层活动性甚微或基本不活动,区域地壳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