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通过搜集以往地质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合钻孔岩心取样情况,研究鲁西地区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中锂锗镓的含矿特征,并结合开采利用现状,对鲁西地区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锂锗镓的综合利用远景进行评价。通过分析研究,锂元素在铝土岩中较其他岩类富集,在煤层中较难达到综合利用价值;镓元素既可在铝土岩中富集,也可在煤层中富集,在淄博地区铝土矿中提交了伴生资源量;锗元素则主要在煤层中富集,在济宁滕州煤田中具有综合利用价值。研究成果可为鲁西地区煤系中锂锗镓资源的勘查预测及其综合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铼是一种战略性的稀散金属矿产,很少形成独立的矿床,多数以伴生元素的形式产出于斑岩型岩浆热液系统。研究表明,富铼矿床主要分布于活动大洋或大陆板块边缘,成因上主要与板块俯冲或碰撞作用紧密联系。富铼矿床成矿时代较新,主要为喜马拉雅期和燕山期。已报道的铼独立矿物约11种,主要包括自然铼、硫铼矿、铜铼矿、钌铼矿、氧化铼等,其中以硫铼矿为主。大多数的铼主要以类质同像的形式赋存于辉钼矿中,其次为黄铜矿、黄铁矿、黑钨矿等。富铼辉钼矿通常形成于中低温热液体系,辉钼矿中铼常显示不均匀性和多阶段性富集特征,最普遍的置换机制为Re4+?Mo4+。自然界中,由于铼独特的化学行为,铼可以以气相、络合物或离子的形式迁移。在不同的物理化学(如温度、pH、氧逸度、硫逸度等)条件下,相对低温、低pH、还原环境更有利于铼的富集沉淀。为了进一步完善铼金属成矿理论,需着重加强铼的成矿物质来源、赋存状态以及铼富集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大同煤田侏罗纪、石炭二叠纪地层中均有煤层分布,且煤田面积大,煤层多,其侏罗系主要可采煤层顶底板岩性一般为极其坚硬、稳定性好的岩石.本文结合大同煤田地质及煤层赋存特征,依据有关调查成果分析了大同煤田煤层开采诱发矿山地质灾害的特点,包括地面塌陷、地裂缝普遍发育且数量多、规模大;开采塌陷模式以冒落式为主;诱发塌陷地震;地面塌陷具有突发性和滞后效应等,对大同煤田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地球化学元素的多元统计分析可以推测地球化学元素在复杂的成矿过程中的组合及演化特征,从而为预测找矿提供有用的微观信息。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对沂源县鲁村镇崮山村地区土壤、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与中国东部岩石丰度对比,研究区岩石背景特征为Au,Ag,Pb,Sb,As,Hg元素富集,Cu,Zn贫化;与山东省土壤背景值对比,研究区土壤背景值中Au,Ag,Cu,Pb,Zn元素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集。区内成矿元素组合特征表现为:Ag,Pb,Zn元素之间相关性较强,其中Ag、Pb元素之间的相关性最强,反应出了组合成矿的可能性;而Au与其他元素几乎不具相关性,Cu元素与Ag,Pb,Zn元素均具有弱相关性。通过因子分析得出成矿元素的富集与矿化过程大致可以划分3个阶段:Ag-Pb-Zn元素组合的富集与矿化;Cu元素的富集与矿化;Au元素的富集与矿化;反映出了该区多期富集或蚀变矿化特点。利用因子得分圈定元素组合异常,通过异常分析,并结合地质背景、地质构造特征,最终圈定找矿有利靶区,为进一步找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镓是煤中可利用的伴生元素之一。通过研究我国煤田中镓的分布特点,将其在煤层中的富集情况划分为区域富集和全段富集,并从煤岩类型、矿物组成、元素对比等方面分析得出镓在顶底板附近煤层富集时,与煤灰产率、灰中w(Al2O3)等多为正相关关系;当镓富集于其他位置时,该相关性不明显。对相应赋存状态和富集机理的对比分析表明,无机矿物和有机物质对镓在煤中富集有不同的作用意义,在以无机成矿作用为主的背景下,强调有机质在镓的富集初期具有重要作用。煤中镓的物质来源主要为陆源碎屑,后期地下水等作用对其有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6.
四川西昌地区的米市中生代陆相盆地位于扬子地台西缘。最近在盆地内下白垩统飞天山组(K1f)中发现了与砂岩型铜矿伴生的铼。铜铼矿体赋存于飞天山组碎裂状、透镜状砂岩中,矿石中见有大量细脉状沥青分布。为探讨米市盆地砂岩型铜铼矿床(点)中有机质(沥青)对铜铼成矿的作用,对矿床(点)中矿石及沥青进行了矿相学、显微结构、红外光谱及有机碳同位素组成的研究。结果表明:铜矿物呈它形粒状分布于沥青之中,与之形成交代结构;沥青具有较高的Cu、Re含量;沥青是由下伏三叠系白果湾组中的古油藏发生热裂解形成的,证实了铜铼矿床的形成与古油藏有机质具有密切的空间和成因关系。该类型矿床的发现,为铼等分散元素超常富集成矿研究提供了新的对象。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北缘锡铁山铅锌矿是我国大型的喷流沉积型(SEDEX)矿床,赋矿围岩主要是大理岩和片岩,浅部主要为大理岩型矿体,深部主要为片岩型矿体。系统描述了不同矿石类型中铅锌矿体与黄铁矿的空间共生关系、矿体空间形态三维变化规律;利用局部奇异性分析方法、相关性分析方法对矿区Pb、Zn、Ag、Au等成矿元素物质场结构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2种分析方法均可表现元素物质场不同的结构特征,即:Pb、Zn、Au元素整体上沿着矿体的侧伏方向仍然有明显的向深部富集的趋势,且不受大理岩的影响,在片岩中物质场所反映的元素富集程度依然很强;Ag元素整体上从浅部到深部在矿化空间内均有明显的不连续富集特征。锡铁山铅锌矿水平方向上元素分带由远至近(由西向东)依次为Mn-Fe-S-Ag-Pb-Zn-S-Au,垂向上元素分带由上到下依次为Mn-S-Ag-Pb-Zn-S-Au,同时系统研究了成矿元素物质场中元素富集结构的变化规律,分析讨论了锡铁山深部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8.
以代表性暗棕壤垂直剖面土壤地球化学数据为依据,研究了长白山区特定的森林景观条件下成土过程中元素的分异与富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岩石风化过程中主要以CaO、 Na2 O、 Sr淋溶为主,有机酸淋溶过程中SiO2、 Al2 O3、 K2 O部分被淋溶,部分游离铁下渗到土体中下部氧化成铁锰胶膜;微量元素在风化过程中被次生黏土矿物吸附,不同程度地富集,在腐殖质积累过程中Cd、 Zn、Pb、 Mo、 Hg、 Co、 Mn、 Cr等亲生物元素进一步富集于表层土壤, Ce、 Ni、 Sb、 Ti、 V、 Y、 Zr在表生环境中地球化学性质稳定,残留富集于土壤表层。母质层继承和保留了基岩元素地球化学分布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正态检验估计法确定地层元素含量背景值。结果表明,龙胜地区古生界在沉积成岩过程中,砂质岩和碳酸盐岩大多数元素的原始富集程度较高,而泥质岩多数元素的原始富集程度较低。整个岩系多数元素的后期叠加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木里煤田各矿区含煤地层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木里煤田各含煤地层划分及各矿区煤层对比关系的统一方案,从而基本解决了木里煤田以往在含煤地层划分与对比中所存在的混乱现象,为该区煤层对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石炭二叠系是山东省重要含煤层位。鲁西曹县煤田3煤层上覆近千米的新生代地层,以其为主形成的地震反射波在张湾勘查区内可连续追踪,是3煤层构造解释和宏观结构解释的主要依据。区内煤系地层为一单斜构造形态,走向NW,倾向SW,倾角一般约2°~7°左右。通过区域地质分析、构造演化研究以及物探钻探相结合的综合勘查方法,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对张湾勘查区进行了勘探评价,查明煤炭资源量6亿多吨。实践证明,区域地质分析、构造演化研究以及物探钻探相结合的综合勘查方法在深覆盖区找煤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滕县煤田(南部)泉上煤矿井下实际揭露及钻孔资料,分析研究了十下灰岩、奥灰富水性特征及石炭二叠纪月门沟群对太原组16,17煤层开采的影响,认为在开采16煤层时,必须遵循“深部疏水降压,浅部采煤”的方针;在开采17煤层时,正常情况下不会受到奥灰水的威协;在井巷开拓过程中必须慎重对待十二灰,应先查明十二灰与奥灰的关系,防止奥灰底鼓水危害。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红柳大泉侏罗纪山间盆地,面积大于2 400 km~2,聚煤作用发生于盆地边缘部位,全区预测煤炭资源量约2亿t。该文利用钻探及测井数据,分析认为该区龙凤山组主采煤层(4煤层)在西区呈西厚东薄、北厚南薄的趋势;在东区呈南厚北薄的特点。4煤层煤类为长焰煤,高挥发分、低硫、中高发热量、中灰,且灰分含量沿盆地边缘向盆地中心明显减少,西区焦油产率沿盆地边缘向盆地中心明显增加。探讨了煤炭开发利用方向为动力燃料用煤、民用煤。主采煤层其自燃倾向性属容易自燃—自燃,应切实做好防、灭火工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井田水文地质特征及矿井充水因素的分析,认为矿井的主要充水水源为3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含水层及三灰岩溶裂隙含水层。采用"大井法"对矿井涌水量进行了预算,确定矿井的正常涌水量为279 m3/h,预算结果为矿井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栗洁 《山东国土资源》2007,23(6):2006/9/22-2007/2/6
山东省巨野煤田正邦井田地质条件较复杂,主采煤层为石炭纪太原组16煤层,属于薄煤层勘探区。根据区内地震地质条件,采用高分辨地震勘探,了解断层、褶曲、16煤层赋存范围等地质问题,经钻孔验证,获得了较好的地震勘探精度和效果。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单县煤田张集井田主采煤层为3煤,该煤层结构简单,煤质优良,为低灰、低硫、强黏结性、成焦率较高的焦煤(JM25),次为肥煤(FM26)和1/3焦煤(1/3JM35),是山东省稀缺的优质炼焦用煤。煤质的综合研究表明,为达到珍惜和合理利用资源,并使其效益最大化,该煤层应以冶金和铸造用焦为主要加工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宁阳煤田茅庄井田补充勘探成果分析,该次补充勘探共施工钻孔34个,总工程量为11 366.38m;所有钻孔均进行了测井工作,测井总工程量为11 295.20 m;对钻孔坐标及高程进行了测量工作,采取16个样品进行了煤质化验。勘探区可采煤层4层(3上,3下,16,17),平均总厚度为9.18 mm。可采煤层中3上,3下煤层为稳定煤层;16,17煤层为较稳定煤层,均为简单结构。共获得可采储量+预可采储量共150.7万t。  相似文献   

18.
采用了地层学、沉积学、煤地质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对菏泽地区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系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进行了基准面旋回划分,通过分析该地区基准面旋回变化特征,探讨了其与成煤作用的耦合机制。研究发现:菏泽地区石炭—二叠系沉积可以划分为2个超长期、5个长期、12个中期和30多个短期基准面旋回。通过对比整个菏泽含煤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总结出基准面旋回与成煤作用关系,发现LSC1中的17煤层、18煤层主要形成于障壁海岸环境之中,主要发育于基准面由快速上升转变为缓慢下降,为典型的水退成煤。LSC2中的16煤层是形成于潮坪环境之中,发育于基准面快速上升时期,为海侵事件成煤。LSC3旋回中的3煤层形成于陆表海浅水三角洲环境之中,发育于基准面由海平面快速上升到减缓上升然后转为缓慢下降,为典型的三角洲海退成煤。  相似文献   

19.
水害已成为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灾害之一,不仅会对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还会给煤矿的经济造成重要的损失。煤矿的水文地质条件受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影响因素较大,使得水害的类型繁多,特别是对隐伏型导水构造的精细探查预测能力不足,使其成为了矿井水害的重要导水通道。霄云煤矿1313工作面发生突水灾害,虽然该区域位于三维地震范围内,但受地震技术手段的限制,3煤层之下岩煤层分辨率很低,三维地震精细报告及井下瞬变电磁成果均未解释此区域内有陷落柱发育。通过对矿井内的地质地层、构造、岩浆岩及水文地质概况等资料的研究以及对突水后的水质、邻近奥灰长观孔水文观测、水温的分析,认为突水水源为奥陶纪灰岩含水层,通过后期的注浆钻孔漏失深度及注浆情况,能够确定该处存在一个半径约为9.00m的陷落柱,发育高度约为116m。据此综合判断该次矿井突水的通道为隐伏在3煤层底板之下的陷落柱构造。  相似文献   

20.
针对内蒙古农乃庙井田的具体情况,对研究区的含煤性及煤层分布特征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然后采用了地震波层位对比和地球物理测井曲线对比方法对各煤层进行了对比研究,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