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7 毫秒
1.
为了研究东濮凹陷新生代断裂系统的发育特征,通过对凹陷内不同区段地震剖面的解释,根据断层活动速率分析了东濮凹陷新生代断裂的活动特征及其强度,并对凹陷内不同部位的断层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东濮凹陷不同区段的断层发育特征既有一定的相似性,又有一定的差异性。断裂发育受到欧亚构造域和滨太平洋构造域的共同影响,同时在各区段受到的影响又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2.
华南(研究区)由杨子地块东南部和华夏地块组成。前者划分为三个次级构造单元;江南构造城,怀玉山—浙西北构造域,彭庐构造域;后者划分为二个次级构造单元;闽北—浙东南构造域,桂粤湘赣闽构造域。华夏地块相对于扬子地块是比较活动的构造单元。  相似文献   

3.
湖底扇是黄河口凹陷古近纪一种重要的沉积类型,扇体储集物性和含油性较好,具有勘探价值.研究黄河口凹陷沙河街组沙三下亚段岩心、测井、地震反射特征,认为A区含油砂岩体为在半深湖—深湖环境形成的2种类型湖底扇沉积.低位域时期发育远岸的深水浊积湖底扇;湖扩域和高位域时期发育由三角洲前缘砂体滑塌进入湖底堆积而成的滑塌浊积湖底扇.从空间分布看,深水浊积扇主要发育在低位域湖盆内二阶断裂的下降盘;滑塌浊积扇主要发育在研究区南部的断裂陡坡带,位于扇三角洲前方,且扇体规模较大,发育时间长.湖底扇的发育受沉积坡折和断裂坡折的控制.由于构造背景、湖平面变化及物源供应不同,湖底扇的位置、规模和形态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地处中亚一蒙古构造域和太平洋构造域交接复和部位,地层出露较全,构造复杂,岩桨岩发育,非金属矿产较丰富,矿产种类繁多,每一矿种有诸多成因类型,相当多的非金属矿种共生或伴生,成矿规律错综复杂。据不完全统计,我省目前已发现工业价值并探明了储量的非金属矿产有40余种,矿产地有400余处。这些非金属矿床与其构造环境,含矿建造、成矿系列密切相关。本文仅就含矿建造予以简要的归纳、阐述。  相似文献   

5.
发刊词     
广西地处祖国南部,位居环太平洋多金属成矿带南岭东西向成矿域的西端。在漫长的 地质发展历程中,曾经历了多次强烈的地壳运动,形成了具有较为特殊的大地构造环境和 丰富多彩的地质现象。地层发育齐全,并具有各种不同岩相沉积区;岩浆活动频繁,部份 旋回且很强烈;构造形态复杂,类型多种多样。因而矿产丰富,矿床类型繁多,特别是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南海西南次海盆V型尖端地壳岩石圈发生最终裂解的特征及其演化过程,通过精细的构造解释、断层活动性定量分析、不同构造演化阶段盆地原型分析、沉降速率分析、沉降史模拟等方法综合分析表明,南海西南次海盆V型尖端临界破裂区为远端带和洋陆转换带构成的地壳岩石圈强烈伸展区,依据地壳岩石圈几何形态,该区域可进一步划分为箱型域和楔型域。楔型域内盆地原型可划分为断陷盆地(Tb-SD)、拆离盆地(SD-PD)和拗陷盆地(PD-Bi);箱型域在古新世-渐新世(Tb-SD)盆地原型为断陷盆地,之后该区域进入被动沉降期。新生代以来,南海西南次海盆V型尖端在构造演化过程中,盆地沉降中心由陆向洋方向逐渐迁移,岩浆作用在断拗转换幕发育最强烈,致使岩石圈地壳最终发生裂解。区域资料对比分析表明,南海西南次海盆V型尖端在不同构造带内,盆地构造-地层格架具有差异性,且南海西南次海盆V型尖端经历"双拆离作用"后地壳发生破裂,岩浆侵入,形成原洋洋壳。该认识对南海西南部深水盆地内油气勘探具有重大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笔者从六个方面厘定了丰山有色金属矿田拆离滑脱构造:地层厚度变薄甚至缺失;界面处构造岩发育;岩体顺层分布;界面处含矿热液作用异常发育;界面性质鉴定;断层组合特征。研究了丰山矿田拆离滑脱构造特征;初步探讨了其形成机制。从三个方面研究了丰山矿田控岩控矿规律:构造的拆离和构造剥蚀作用形成了最佳成矿组合序列;有利的容矿(岩)构造;多期矿化叠加。  相似文献   

8.
渭河裂谷盆地是汾渭裂谷系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喜山期以来秦岭造山带北缘在环太平洋构造域与特提斯构造域联合作用的产物。它的演化经历了前燕山期挤压收缩所造成的正扇形断褶隆起;早喜山期初始扩张断陷;中喜山期的强烈伸展裂陷和晚喜山期的联合扭动改造作用,而形成现渭河裂谷盆地。  相似文献   

9.
以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刻画了辽东湾坳陷东部地区新生代断裂体系平面和剖面发育特征,对以断裂特征为主的构造样式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区域动力背景探讨了构造的发育演化与成因机制。结果表明:辽东湾凹陷东部古新世-渐新世的构造主要由NNE向的拉张正断层组成;渐新世时期以走滑构造样式为主,主干断裂附近出现走滑效应产生的增压区和释压区,同时发育似花状构造和多级“Y”字型构造样式,次级断裂多表现为NEE向的雁列状构造样式;新近纪时期断裂体系仍以雁列状断裂为主,发育共轭状剪切破裂以及“背形负花状”构造样式。构造特征体现了研究区新生代走滑构造系统与伸展构造系统的叠加改造过程,可以将辽东湾坳陷东部地区的构造演化阶段划分为古新世-始新世的弱走滑强拉张时期、渐新世的弱拉张强走滑时期以及新近纪的弱挤压弱走滑时期。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断裂构造差异变形特征及其成因机制,在二维和三维地震资料精细断裂解释的基础上,对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断裂构造分层、分期和分区发育强度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纵向上,断裂可以分为以逆冲构造为主的盐下基底构造、以盖层滑脱为主的盐上下古生界、以断层相关褶皱为主的上古生界和新生界4个构造层,自盐上下古生界至新生界构造变形总体逐渐减弱;平面上,玉北地区东部断裂活动更为强烈,以叠瓦冲断构造为主,次级断裂更为发育,密集分布,而玉北地区中西部冲断作用较弱,以逆冲滑脱、高角度逆冲构造为主,次级断裂不太发育,相对分散分布;断裂演化时间上,加里东中期玉北地区东部断裂活动强,中西部断裂活动较弱,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东部断裂相对稳定,中西部断裂活动相对较强,反映断裂活动自东向西的迁移特征;断裂构造发育位置、走向和分布受先存基底构造、构造应力场背景和膏盐岩滑脱层等共同控制;加里东中期断裂主要密集发育于先存基底构造薄弱带,受SE向挤压应力控制,断裂沿中、下寒武统由NW向朝SE向被动逆冲,形成多排NE向差异分布的逆冲断裂带。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区域地质构造演化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省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分为5个阶段.①陆核形成阶段形成太古宙高级区,地壳分异成稳定的花岗岩穹窿和活动的绿岩带,第一次克拉通化完成.②陆块发生形成阶段地壳向刚性发展,在华北陆核硅铝壳的基础上先后有3次张开、闭合裂谷作用,第二次克拉通化完成.这一阶段演化在鲁西地区主要表现为挤压作用,形成大量造山花岗岩;鲁东地区则以拉张作用为主,形成海槽,产生沉积.③秦昆洋形成演化阶段四堡期沿鲁东南部地壳拉张,在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间形成秦昆洋.晋宁期秦昆洋关闭,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对接碰撞,沿胶南造山带产生大量同碰撞花岗岩,同时产生超高压变质作用及形成丰富多彩的碰撞构造.晋宁运动最终形成统一的原始中国古陆,第三次克拉通化完成.④陆块发展阶段鲁西地区地壳频繁升降,形成广泛的海相及海陆交互相沉积;鲁东地区则以造山抬升为主,地层沉积较少.⑤滨太平洋发展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断块构造发育,形成盆岭构造格局,产生大陆边缘花岗岩,构造体系由古亚洲构造域转向滨太平洋构造域.  相似文献   

12.
逆冲构造是较为常见的构造形式,其由弱到强的变形过程及应力定量分布状态目前还不是很清楚。以库车前陆盆地东部逆冲构造为例,基于构造剖面的解析,将逆冲构造活动分为4个阶段:初始期、发展期、成熟期和改造期,并运用有限元计算分析方法对不同阶段剖面进行了精细数值模拟计算。研究表明:逆冲构造的扩展并不是一个简单线性发展的过程,而是前翼、后翼不断往复迁移推进的历程。简单的逆冲断褶带发育于逆冲构造初始期,应力主要集中在后翼;变形向后翼扩展,转折端范围不断增加对应逆冲构造发展期,应力主要集中于转折端;变形向前翼扩展,前翼范围开始增大对应逆冲构造成熟期,应力主要集中于转折端和前翼靠近转折端区域;后翼掀斜,前翼竖直,前翼前缘大量新的逆冲断层发育对应逆冲构造改造期,应力主要集中于前翼前缘。理清逆冲构造变形过程及应力集中分布范围的差异,可为后期指导裂缝发育部位以及超压异常发育带的预测奠定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南堡凹陷5号构造带火山岩广泛发育,是油气富集的有利区域。利用地震识别、测井分析、岩心观察等技术,以及薄片分析、稀土元素与微量元素分析等方法,研究南堡5号构造带沙河街组火山岩的岩性、物性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火山岩发育受东、西两个火山构造控制,发育面积较大,西部火山构造以"丘状"酸性火山岩为主,东部火山构造以"层状"基性火山岩为主;火山岩储层主要发育原生的熔岩气孔、火山碎屑岩的粒间孔、次生的斑晶溶蚀孔、基质溶蚀孔、构造裂缝及晶间微裂缝等6种储集空间类型;储集物性主要表现为中—低孔、低渗储层。南堡5号构造带火山岩单体叠合面积大,与沙河街组三段、一段优质烃源岩直接接触,成藏条件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4.
临清拗陷东部自中生代以来经历多期构造运动,构造特征极为复杂,整体呈现"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构造格局.在对研究区地震资料进行精细解释的基础上,分析临清拗陷东部横向变换构造带的发育特征及形成原因,探讨其油气地质意义.结果表明:临清拗陷东部的横向变换构造带划分为三级,主要发育在边界断层的上盘,是造成研究区南北分块的原因;盆地基底结构先存构造、不均匀的伸展作用,以及主要断层沿走向的分段活动,控制横向变换构造带的形成;横向变换构造带的发育影响和控制油气聚集,这些区带具备良好的油气聚集条件,是有利的油气勘探目标区域.  相似文献   

15.
珠江口盆地白云东区是白云凹陷2个有利成藏区之一,目前勘探正面临转向古近系深层的阶段,急需重新认识深层洼陷结构构造。为了解决珠江口盆地白云东区古近系深层缓坡带砂岩变少,与伸展型半地堑储层发育模式矛盾的问题,利用改善深层成像的重处理三维深度域地震资料及钻井数据进行综合解释,开展了白云东区古近系及基底之下滑脱面全三维构造解析。研究结果表明:按动力学机制对盆地演化阶段进行了重新划分, 构造层序由一个被动裂陷旋回,修改为被动裂陷-主动裂陷-被动裂陷3个旋回;构造幕由3分细化为6个幕次,即由断陷幕-断坳转换幕-坳陷幕细化为裂陷两幕-褶皱两幕-裂陷萎缩幕-漂移幕,细分方案更好地反映了地层变形规律。地层变形方式表现为基底呈东西向挤压构造,盖层为南北向伸展构造。伸展构造发育过程中,主动裂陷旋回参与的基底盖层脱耦变形的新模式协调了白云东区古近纪构造-沉积响应,补充了主动裂陷阶段盆地充填富泥旋回的认识,挤压-伸展同步变形模式丰富了南海盆地空间演化模式,支持了白云凹陷深层新领域的勘探。   相似文献   

16.
天山博罗霍洛地区构造是以中—上元古界为主体组成的赛里木地块为核部,以古生界为两翼的复式背斜构造为骨架,以两翼的扇形逆冲断裂推覆构造十分发育为特征。总结其演化历史,可归纳为:早元古代古陆壳的形成;中—晚元古代稳定型大陆边缘的发育;早古生代大陆裂谷作用;晚古生代活动大陆边缘的形成与造山;中—新生代断块升降、滑脱推覆构造叠加、改造、而形成极其复杂的构造形态。  相似文献   

17.
渝东南地区页岩储层发育,以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为主力储层。此类页岩储层以构造裂缝发育为主要特征,是控制研究区油气运移与富集的主要因素。对渝东南地区龙马溪组的裂缝进行预测,可为研究区下一步勘探开发提供重要依据。以野外地质踏勘为基本方法,选取区内典型剖面,对渝东南地区的构造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研究区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建立地质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5.0进行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以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结果为依据,进一步综合页岩储层的多个影响因素,引入"裂缝综合发育系数IF",定量表征与预测页岩储层的裂缝分布与发育程度。结果表明,裂缝综合发育系数IF越大,页岩储层裂缝越发育。依此将渝东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划分为Ⅰ类裂缝有利区带(IF ≥ 3.0,裂缝发育)、Ⅱ类裂缝有利区带((3.0,2.0],裂缝较发育)和Ⅲ类裂缝有利区带(2.0,1.0]。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结果恢复再现了喜马拉雅时期的构造应力场,与实际地质构造取得了较高的吻合度。   相似文献   

18.
以地震、地质、测井等资料为基础,通过构造演化及断层落差法,分析渤南洼陷断层的分布及活动特征,为数值模拟提供地质模型。古近纪早中期是渤南洼陷断层的主要形成时期,发育NWW向、NEE向、NE向断层,断层组合以伸展构造样式为主,兼具走滑构造样式。运用ANSYS软件对渤南洼陷古近纪早中期构造应力场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古近纪早中期,最小主应力为张应力,断裂带内部为应力的低值区,断层上盘附近应力集中;差应力的高值区与断层分布一致;平面剪应力为右旋剪切特征,高值区主要发育NWW向、NE向断层,低值区以NEE向断层为主。模拟[JP2]结果显示,构造应力场与断层的关系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构造应力场控制断层的发育及分布,即差应力决定断层的优势发育区,平面剪应力控制断层发育的走向;另一方面,断层活动可以改变局部构造应力场大小,主要影响断层上盘附近一定距离内的应力场,造成应力集中,进而影响次级断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地处中朝准地台北部与吉黑、内蒙—兴安地槽接壤部位。中朝准地台为亚洲古地台之一,吉黑、内蒙—兴安地槽属古亚洲构造域。辽宁滨海地区是中、新生代时期中国东部活动大陆边缘组成部分,属太平洋构造域。两大构造域交接复合,致使辽宁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吸引了许多知名学者,对辽宁地质构造进行了多种观点的、多层次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构造调节带是裂谷盆地中的一类重要构造形变,而东非裂谷带是研究这一构造现象的理想区域。以东非Lake Albert盆地为研究对象,在对盆地构造、沉积及油气成藏精细研究的基础上,对该区构造调节带的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Lake Albert盆地构造调节带作为张性应变调节构造系,圈闭相对发育,以断块圈闭为主;同时因其在古地貌上一般表现为斜坡,对砂体注入有强烈的控制作用,在Lake Albert盆地构造调节带附近发育优质的三角洲砂体;加之其侧翼往往与油气潜在生成场所相接,因此构造调节带对油气成藏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