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土地作为人类活动、生存和生产的场所与空间,具有养育功能、承载功能、仓储功能和景观价值等功能,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基地,因此,土地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关系中居于其它资源无法替代的核心地位,如何高效、集约利用土地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城市土地作为人类活动最为集聚的区域,集约利用好城市土地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土地执法监察在耕地保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以土为本,民以食为天”。土地资源是一个国家的财富之母,是生产力的重要要素,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最重要的物质资料,是直接为人类生产生活所利用的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国家经济活动和各项建设最基本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又是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对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地球上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如何解决好土地这种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利用,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永恒问题。在我国土地  相似文献   

4.
土地整理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一切能为人类所利用的自然资源中,土地是最基本、最宝贵的资源,是世代相传的人类不能出让的生存条件和再生产条件。土地是自然产物,它的产生不受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具有数量有限性、沃度差异性、位置空间性、利用可持续性和属性两重性的特点。土地的自然供给数量是固定的和无弹性的。劳动的投入可使具有弹性的土地经济供给得以增加,但由于报酬递减规律的制约,导致土地经济供给显得有限,因此,土地是一种稀缺资源,相对于其它资源而言,  相似文献   

5.
土地是人类生命和农业生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载体,土地利用是人类最基本的经济活动,土地利用的目标是为了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土地利用所得到的各种成果与劳动消耗(包括劳动占用)的相关评价统称为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经济效益评价是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的核心,通过研究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为确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结构及布局提供基础和依据,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6.
土地资源是指已经被人类所利用和可预见的未来能被人类利用的土地。土地资源既包括自然范畴,即土地的自然属性,也包括经济范畴,即土地的社会属性,是人类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土地资源指目前或可预见到的将来,可供农、林、牧业或其它各业利用的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资料和劳动对象,具有质和量两个内容。在其利用过程中,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类别和不同程度的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7.
浅谈当前我国土地规划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我国土地规划的回顾土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和资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它的利用、配置和管理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土地特别是农用地的自然供给和经济供给有限,经济技术相对落后,地力消耗大而投入少。因此,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规划,按照规划对土地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和管理,增加对土地的开发性投入,提高治水改土标准,以改善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土地规划又称土地利用规划。它是在土地的空间上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一项综合性措施。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我国的土地规划除土地利…  相似文献   

8.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最重要的财富象征。人类社会发展史无不与土地紧密相连。中国的农业产生于原始社会,最早的土地制度是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土地制度也不断发生变化。本文通过对中国历代土地制度进行历史考察和比较研究,不仅可对中国历代土地制度的变迁有一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对于我们今天市场经济建设和土地制度的完善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土地利用规划作为国家宏观调控土地利用的一个重要工具,其完善与发展受到了国家、政府以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特征是对未来的导向性,规划过程中存在着众多不确定因素,是一个信息不完全的灰色系统。在人口增加和自然资源日渐紧张的现阶段,作为人类一切生活生产活动基本载体的土地,更加凸显其宝贵的价值。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正在经历历史性的转型,运用公共管理的相关  相似文献   

10.
土地整理是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土地整理主要包括农地和非农用地整理。现代意义的土地整理,作为人类改造自然、建设家园的社会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前阶段,土地整理通常是指农地整理。  相似文献   

11.
0引言土地是人类生存和生产的最基础的物质条件,是一切经济活动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其发展不可避免地产生对土地的需求,土地资源的有限性是企业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济钢作为国有特大型钢铁企业,不但肩负贡献国家、造福股东、富裕职工的责任,更肩负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2.
一、土地储备制度产生与发展的法律动因 1.土地资源自身稀缺性与人类日益增长的经济需求之矛盾是催生土地储备法律规范的沃土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载体,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然而,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土地具有稀缺性。所谓稀缺性,是指土地因其位置的固定性、面积的有限性而不可再生的一种自然属性。土地的稀缺性是相对于人类无限之需求而言的。人类由于自身的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并且这种消耗会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而呈上升趋势。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耕地则以每年2%的速度递减。  相似文献   

13.
土地是万物之源、民生之本。土地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具有有限性、不可替代性和生产性等特点。管好用好土地资源,对推动经济健康发展、民生持续改善具有基础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中,应把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作为第一要务,实现新增用地减量化和存量土地增值化;应把优化国土开发格局作为重大举措,把调整土地空间结构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应把计划指标与规划指标挂钩作为统筹方式,通过市场配置和政府调控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土地整理是人类对土地利用混乱、不合理现象进行整治、改造的过程,是人类不断建设、重新配置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过程。土地整理分为广义和狭义的土地整理,前者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规划或城市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综合整治、调整改造,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包括农地整理和非农地整理;而狭义的土地整理一即农地整理,在一定区域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对田、水、路、林、村等综合整治,调整土地关系,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和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我国现阶段土地整理主要以项目形式进行组织开展,且农地整理是我国土地整理的主流,土地整理项目从可行性研究、立项、融资、运行到验收的整个过程的良好运作是土地整理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对农地整理项目应该具备的各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周连义  曲玮  汤凯 《国土资源》2011,(11):50-53
土地资源作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具有社会和自然双重属性,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追求土地资源的经济效用最大化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城镇化进程要以土地资源作为依托,但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城镇化过程中对土地需求之间存在矛盾。探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资源保护政策的改进,是我国建...  相似文献   

16.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恩格斯提炼了马克思一生两个最伟大的发现。其中第一个就是:“正象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而人们要解决吃、喝、住、穿这些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问题,哪一样又能离得开土地资源呢?因而,社会经济越是发展,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就越是突现。世界是这样,作为超级人口大国的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指出:“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地球提供给人类可利用的土地自然供给,是相对稳定,无弹性的。但在自然供给的范围内,对土地进行整治,以满足人类对土地需求的经济供给,则是有弹性的。土地作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资源,它的利用程度精细化的高低,就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后劲,代表着经济的发展水平。实现土地利用由粗放向精细化转变,深挖潜力,节约集约用地,是当前土地利用上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德国土地整理给我们的启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整理既是精细化、集约化、节约化利用土地资源,也是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土地整理作为发展农业生产、实施国土整治和建设新农村的一个重要途径。德国是开展土地整理比较早,土地整理制度建设较完备,土地整理理论与技术较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土地整理在改善农林业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护景观、促进农村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要求全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科学发展观是一个执政党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其实质是用科学的发展思路指导和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更全面地发展。作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更好地树立珍惜、节约资源,科学地利用每一寸土地的风尚,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资源集约利用型的新路子。马克思指出:“劳动力和土地是形成财富的两个原始要素,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从事劳动生产的基础性物质条件,是一切经济活动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当…  相似文献   

20.
土地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是直接保障人类生存的自然资源。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工业和城市的载体,是人类活动的空间和场所。因此,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生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