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慧城市"建设是当前城市发展的前沿热点,是在北京市"数字城市"建设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本文阐述了国内外"智慧城市"的发展形势,提出了从基础测绘到数字城市,再到智慧城市的"智慧空间信息服务"的建设思路;论述了北京市基础测绘工作在"数字城市"建设中发挥的保障作用;总结了北京"数字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数字城市"是"智慧空间信息服务"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智慧北京"空间信息服务云平台建设思路,并对其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2.
日前,国家测绘局下发文件,同意将濮阳、南阳两市列入2011年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推广城市,确立"数字濮阳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和"数字南阳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程,从而使河南省"数字城市"由8个上升为10个, "数字城市"建设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3.
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数字城市建设已基本完成,如何充分利用数字城市的已有资源,广泛深入地开发建设地理信息应用系统变得日趋重要。利用"智慧韶山"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数据,天地图API,Arc GIS API for Flex等二次开发技术来完成的韶山市群众路线时空服务平台的实践过程,证实了利用现有数字城市,尤其是县域数字城市数据资源快速开发实现完整可用的地理信息应用的有效性与便捷性。  相似文献   

4.
8月29日是全国测绘法宣传日。今年测绘日的宣传主题是:"推进数字城市建设,提升测绘公共服务水平"。数字城市建设是近年来信息化测绘发展的最大亮点之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发展最快、信息最丰富的区域,城市的建设、管理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测绘保障服务,对地理信息资源更新要求也最为迫切。目前,国家测绘局试点和推广的数字城市已达112个,约占全国地级市总数的1/3。数字城市已在城市建设、社会管理和政府决策等方面初见成效,为发展低碳经济、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和社会管理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三维数字城市在道路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城市"建设成果在国民经济建设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以直观、可视化、信息更加丰富为显著特点的"三维数字城市"建设成果,成为应用创新的助推剂,而当前,传统的依靠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开展道路设计规划成为一种需要突破的变革趋势,选择基于三维数字城市建设成果开展道路规划设计,以其显著的优势成为道路设计规划变革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2013年11月,以信息技术特别是以地理空间信息为核心、以"物联"网络为支撑、以信息共享功用为目标而建立的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体系——"数字玉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通过广西测绘地理信息局正式验收,玉林市成为广西第4个通过验收的地市,由此跨入"数字城市"时代。该系统运行1年多来,在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近日走访了"数字玉林"的承建单位玉林市国土资源局,解密"数字玉林"。  相似文献   

7.
经中共中央组织部批准,日前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在湖北省武汉市举办的"数字城市建设"专题研究班如期举行。烟台市人民政府李建平副秘书长向国家局领导及全国各省市专家代表做了"构筑数字城市,成就和谐烟台——数字烟台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实践"的专题经验交流,这也是本次国家级研究班唯一一个地级市代表向与会代表做汇报,受到广泛好评和赞扬。  相似文献   

8.
"Google Earth"让我们对数字地球有了直观的认识.而湖南地理的数字化正在火热地进行之中,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数字湖南将很大程度地改变湖南人的生活. 2月22日下午,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杨维刚在长沙给来自全省各市州、各省直部门的负责人讲了一堂生动的"数字湖南"的科普课.他透露,湖南计划在"十二五"末完成全省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  相似文献   

9.
智慧城市是对传统城市发展的变革,也是新型城市化的重要内容和新的形式。本文通过对智慧城市的涵义、产生的源头、技术特征、空间表现形式、目标和结果进行探索,提出智慧城市三大技术特征、四大核心技术、五大空间、六大效果表现特征,并论述了新型城市化、智慧城市与数字城市的关系,分析了当前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十个一"为重点的智慧城市的建设思路和技术路线,强调智慧城市要以数字城市为基础来整合城市各种数据和信息,才能消除"信息孤岛"实现城市协同高效的智慧管理。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数字摄影测量原理在城市地形测绘中的应用.利用RSI摄影测量系统,DMS摄影测量工作站测绘的数字线划图(DLG),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DOM),为"数字城市"提供了空间基础信息,能满足城市规划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