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三角洲南部冲洪积扇区浅层地下水由于长期大量开发利用,早已形成了区域性漏斗群。通过对漏斗区现状特征、形成与发展、成因分析的研究,提出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摆脱浅层地下水日趋枯竭和咸化的威胁,解决黄河三角洲南部地区供水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日通过专家评审的《柴达木盆地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项目成果显示,柴达木盆地地下水可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每年地下水可开采的资源量逾15.23亿m^3,其中14亿m^3尚未得以开发利用。据了解,柴达木盆地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要地,矿产资源的潜在经济价值约16.27万亿元。随着国家经济建设重点西移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柴达木盆地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地下水勘查和工程性供水项目建设滞后,规模性供水骨干工程少、供水设施老化、水资源利用程度不高,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3.
一、佳木斯市地下水开发利用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 1.地下水水位下降 佳木斯市是以第四系砂砾石孔隙潜水为主要供水目的层的城市。黑龙江市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佳木斯分站多年的地下水监测资料表明(1990-2005年资料统计):佳木斯市第四系砂砾石孔隙潜水位已出现下降,下降幅度为0.13-1.19m,  相似文献   

4.
济南张夏组灰岩岩溶地下水供水潜力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济南南部广布巨厚张夏组灰岩,其中赋存优质丰富的岩溶地下水。出露众多泉水,其流量为800~8000m3/d。该文通过简述济南地区张夏组灰岩岩溶地下水的赋存条件与水文地质特征,概略计算与评价其资源量,论证开发利用这一新水源的可行性,以期为济南供水与保泉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水位的连年持续下降 ,必将引发地下水水源枯竭、地面沉降、水质污染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这是超量开采地下水的结果。防患于未然 ,使地下水资源良性循环是城市供水工作的重点。开发新的水源地 ,充分利用地表水 ,合理调减开采地下水 ,是防治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2013年以来,济南市为正确处理好保泉和市民饮用优质地下水的关系,组织实施了地表水转换地下水补源系列工程,旨在补源保泉的前提下开采地下水。大辛河地表水转地下水工程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查明大辛河渗漏补源后地下水的补给方向、径流速度等,在大辛河主要渗漏段开展了地下水示踪试验。结果显示:地下水渗漏补源后沿渗漏段—龙奥大厦—济南东区供水奥体加压站—贤文小区一线大体自南向北径流,视径流速度约45m/d,越往两侧流速越缓慢,表明大辛河地表水转地下水工程主要对东郊水源地进行补给,对市区四大泉群补给较弱。示踪试验得出的结论,对大辛河地表水转地下水工程运行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对后期管理部门合理规划补源、开采布局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促进济南保泉和供水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7.
缓解许昌市供水紧张的途径许昌市是我省严重缺水城市之一,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均较贫乏。1994年许昌市区工农业及城市居民生活用地下水9.8万m3/d,埋深大于40m的漏斗范围已达85km2,尽管市政府采取节水措施使漏斗已趋稳定,但地下水资源仍处于严重超采...  相似文献   

8.
一、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1.自然地理某县地处黑龙江省南部,松花江中游南岸。东南以分水岭为界,与方正县、延寿县、尚志市接壤,北与巴彦县、木兰县、通河县隔松花江相望,西以蜚克图河为界与阿城市为邻。  相似文献   

9.
济南泉域岩溶水系统管理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Visual Modflow软件建立了济南泉域岩溶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矩阵法建立了济南泉域岩溶水系统管理模型,重点研究并利用模型定量计算了济西、西郊、市区、东郊开采地下水以及补源等对泉水位的影响,进行了2个方案的优化管理,对济南市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为实现"保泉供水"向政府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阳曲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资源状况.阳曲矿区具有第四系孔隙水、石炭系层间裂隙水和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水三个含水系统,区内孔隙水已经超采,水位逐年下降,石炭系层间裂隙水和奥陶系岩溶水尚有开采潜力.提出未来矿井开发可采用岩溶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这样既解决了生产生活用水,又缓解了煤层带压开采的压力,但需进行排供结合的研究,以保护水资源环境.  相似文献   

11.
荆泉水源地是滕州市城区的重要供水水源地,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水源地及其上游补给区人类活动的增多,其地下水质有逐渐变差的趋势,查明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其防污性能,对开展水源地地下水环境保护、保障滕州市城区供水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充分分析水源地及其所在的水文地质单元——滕县东部丘陵谷地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的多年变化特征,采用COP法对荆泉水源地进行了防污性能评价并进行了防污性能分区,为水源地地下水的保护和动态监测提供依据。地下水防污性能高的区域位于水文地质单元北部岩浆岩变质岩山区,防污性能中等地区主要分布于水文地质单元的南部山区冲洪积平原,防污性能低区位于水文地质单元的东南部碳酸盐岩山区及其山麓一带。  相似文献   

12.
从城市供水角度来讲,水资源质量是满足用水要求、作为确定供水水源及水用途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研究对象为北安市市区内城市供水目的水层一白垩系裂隙孔隙承压水。根据研究需要,在该区不同位置取18套水样进行水质常规分析,并对其物理、化学特征进行分类总结,通过生活饮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等3个方面对其水质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3.
一、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问题1.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农村普遍饮用地下水,地下水灌溉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0%;全国660多个城市中,利用地下水供水的400多个;全国多年平均地下水供水量达1106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20%。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黄河下游流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主要成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成果表明,山东省黄河下游流域5.4万km^2的土地质量总体状况良好,绝大多数土地是清洁的。调查区内有99.9%的土壤为绿色土壤,可生产无公害小麦、玉米等农产品;一类土壤占92.7%,适宜于发展绿色食品生产;二类土壤占7.2%;三类土壤占0.1%。本次调查发现的重金属严重污染土地集中分布在城市的周边地区。浅层地下水地球化学调查结果表明,区内浅层地下水环境污染状况严重,水质优良的地段主要分布在济宁市区北、平阴周边、长清南、济南市区南部等靠近山前地段,其他平原地区的水环境质量多为较差或极差级(不能饮用)。  相似文献   

15.
泉城济南的城市供水是石灰岩岩溶地下水,每天的开采量达80万米~3。由于超量开采,造成了水位下降,泉水断流,水质污染的局面,泉城受到了“水荒”的威胁。本文根据多年监测资料,叙述了济南地区环境水文地质现状,并提出了保护泉水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了解济南市南部山区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的影响,通过分析济南南部山区垃圾填埋场的分布状况、主要污染成分、浓度及其地质环境背景,利用单因子和多因子评价方法,分析研究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质量的影响及运移情况,对济南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保障人民健康,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地下水作为地球上重要水体,与人类社会有着密切联系。地下水的贮存有如在地下形成一个巨大的水库,以其稳定的供水条件、良好的水质,而成为农业灌溉、工矿企业以及城市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成为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水资源,尤其是在地表缺水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常常成为当地的主要供水水源。何为地下水地下水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各种形式的重力水,通过水循环与其他水体交换,在地表下亦缓慢移动。地下水水量稳定,受空  相似文献   

18.
沿黄地区浅层淡水水源地傍河取水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辟区域供水新途径,经过对沿黄地区供水勘察资料的分析研究,认为临黄靠渠区,浅层地下水水质较好。从黄河侧渗补给稳化的角度分析,具备了形成中小型供水水源地的条件,技术可行、经济便利,能够满足该区村镇生活及工矿企业用水需求,是缓解该区供水危机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绥化市北林区是利用地下水作为城市供水水源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快速增长,这一地区水资源供需紧张的矛盾日益突显。笔者在实际勘查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在市区北侧的呼兰河漫滩区修建地下水库的设想。这是一种替代性水资源调蓄形式,其根本作用就是把呼兰河、诺敏河多余的水资源(洪水)利用人为的手段补给地下含水层,调蓄地下水,从而改变其补、径、排条件,调节水资源在时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达到开源节流,以丰补欠,增加地下水可开采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根据济南市地下水动态资料 ,拟定判断泉水出流状态的两种标准 :低标准 ,济南泉水流量年均 17× 10 4 m3 d ,市 (泉 )区喀斯特水年均水位 2 8m ;高标准 ,泉水流量年均 33× 10 4 m3 d ,市 (泉 )区喀斯特水年均水位 30m。依据保泉的低、高两种标准 ,建议分两步走 :第一步为近期对策 ,解决可利用水量 70× 10 4 m3 d ,可基本满足市区生活用水 ,泉水基本上可常年出流 ;第二步为长远对策 ,解决可利用水量 12 0× 10 4 m3 d ,市区人民可常年用上优质地下水 ,泉水可保持较佳的常年喷涌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