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外城市地质环境评价方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对粮食、水、建筑材料以及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大,人类活动已强烈地参与到自然地质作用中。与城市土地利用、资源开发、废物处理、环境保护和灾害防治等有关的地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地质环境受到的影响与压力与日俱增,甚至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和改造,从而引起城市规划和管理及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城市地质环境研究已成为全球性关注的热门课题。环境地质工作已成为当前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肩负着推动地质科学发展的重任,是地质科学发展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世纪的地质工作,如何既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是当前广大地质工作者共同思考并力求获得突破的重要问题。在去年召开的“第七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颁奖大会”上,温家宝副总理明确指出,“地质科学和地质工作是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先行性工作。地质科学和地质工作要更加紧密地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更加主动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温家宝副总理的指示,为实现地质工作的根本转变,扩大地质工作的服务领域指明了方向。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  相似文献   

3.
论地壳水平运动的两种力源李金宝(西安地质学院资源系,西安710054)在地质科学中,关于大地构造理论国内外学派众多,各派都有其所长,又有不足之处,唯其动力来源无统一定论。板块构造理论以地幄对流为驱动力。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根据全球构造运动形迹指出:“似...  相似文献   

4.
农业地质学及其基本任务李英,张连昌(西安地质学院710054)农业地质学是地质学与农业科学之间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地质背景与农业生产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为有效地发展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措施(土地利用对策)。我国目前农业...  相似文献   

5.
地质资料包括成果地质资料、原始地质资料、实物地质资料。地质资料作为地质工作服务于社会的重要载体,是地球科学和地质矿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地质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质勘查工作的重要成果,是将资源优势转化并服务于社会所必须的重要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6.
国土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的综合性调查。山东省开展国土资源调查研究的重点是对基础地质、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农业地质、地质环境进行系统的调查评价和科学规划 ,为当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和环境保护 ,为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7.
北秦岭榴辉岩一种可能的折返过程王涛,胡能高(西安地质学院资源与材料工程系西安710054)80年代以来,榴辉岩高压、超高压岩石的发现和研究迫使人们对板块边缘的地质过程及构造作用要进行重新认识,最为困惑的是其折返机制,即这些在地完四五十公里至上百公里深...  相似文献   

8.
地质科学的发展使地质的概念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一些非传统地质问题已成为地质学者研究的重点。人类作为必须关注的地质营力受到重视,地质环境安全、资源配置、气候变化及其温室效应所带来的地质灾害等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正确对待地球自然系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发展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今年4月22日,是新世纪的第一个“世界地球日”,其宣传主题是“地质遗产保护”。 地质遗产包括矿产资源和地质遗迹,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是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创建文明的物质基础。而地质地貌景观、地质剖面、古生物化石等地质遗迹,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有着极高的观赏价值,同时对研究地球发展历史和生物演化也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资源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五”计划建议,把加强人口资源环境管理,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列为必须着重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江泽民总书记在今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指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在新的世纪这项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对这项重大的经济社会工作,必须始终抓得紧而又紧,做得实而又实,绝不能有丝毫放松和懈怠”。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走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我省这样经济发达、资源相对匮乏的省份,加强地质遗产保护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地质工作的系统化和规模化与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和生产能力休戚相关。地质工作领域的拓宽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地质科学总是在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循环中得到完善。地质科学的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的提高永无止境。  相似文献   

11.
李文渊研究员男,1962年9月出生,甘肃省武威市人,1983年毕业于西安地质学院地质系地质普查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5年获得西安地质学院矿床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2005年获西北大学岩石矿物矿床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研究员、副主任(副所长),《西北地质》主编;长安大学、兰州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兼职教授,长安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岩石矿床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全国地质编图委员会委员;《矿床地质》、《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编委。长期…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地质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高新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广泛开发和应用正深刻地改变着地质工作的面貌。新世纪,我国地质工作要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依靠地质科学理论的不断创新和技术的不断进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年来,科学枝术进步在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地质工作是一项科学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基本内容是不断探测地球的各类信息,并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说明。因此,科学技术在地质工作领域的地位极为重要;发挥的作用十分明显。 我国地质科学的成就与 今后任务 新中国成立50…  相似文献   

13.
这次全省地质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地质工作会议和省十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对我省加强地质工作做出全面部署,全面增强地质勘查的资源保障能力和服务功能,为实现黑龙江省的科学发展、全面振兴提供保障和支撑。省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李云峰教授 ,男 ,1 945年出生于山东省垦利县 ,1 990年 2月西安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 ,获理学博士学位 ;1 991年晋升为副教授 ;1 996年晋升为教授 ;1 999年遴选为博士生指导教师。1 991年 6月~ 2 0 0 0年 1月担任西安地质学院 (西安工程学院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副主任 ;2 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5月担任西安工程学院 (长安大学 )水资源与环境工程系主任 ;现任水科学与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 ,兼任陕西省水利学会理事 ,西安水资源学会副理事长 ,西安地质学会副理事长 ,西安地球环境保护事业研究促进会副会长 ,陕西省…  相似文献   

15.
矿产资源近代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梁文艺,李金宝(西安地质学院资源系710054)未来找矿预测工作的发展必将采用更先进的设备手段获得更多的信息,并将各类信息定量化。使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计算和模拟,帮助人们更有效地判断和选择有利成矿的地段和勘探靶区,最...  相似文献   

16.
李勇教授男,汉族,1959年12月生,四川三台人,中共党员。1982年6月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找矿系,获区域地质调查专业工学学士学位;1989年6月毕业于西安地质学院地质勘探系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90年12月晋升讲师;1992年12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9年12月晋升为教授;2002年5月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院长、院党委委员、  相似文献   

17.
矿产资源是泛指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在特定的条件下形成,分布于陆地和海洋、地表和地下的,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天然矿物及岩石资源。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的一部分,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繁荣和发展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地质资源包括矿产资源、地质旅游资源、土地资源和地下水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基本源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地质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开发利用地质资源应遵循适宜、适度、综合性开发和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否则将会破坏地质环境,甚至形成地质灾害,直接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保护地质环境是关系到人类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必须采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予以保证.  相似文献   

19.
自然界中,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资源性因素有:空气、阳光、土地、水、能源、矿产及生物等.人类通过各种方式予以开发,以提高生存条件和生活水平.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不仅破坏了资源供给的可持续性,而且诱发了地质-生态环境效应,对人类生存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主要是灾害性条件,如气候灾害、地质灾害及生物灾害等.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又加剧了各种灾害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水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界中,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资源性因素有:空气、阳光、土地、水、能源、矿产及生物等。人类通过各种方式予以开发,以提高生存条件和生活水平。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不仅破坏了资源供给的可持续性,而且诱发了地质一生态环境效应,对人类生存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主要是灾害性条件,如气候灾害、地质灾害及生物灾害等。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又加剧了各种灾害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