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剪切带型金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金剪切带型金矿是指包括脉状和浸染状矿床,以剪切作用为成矿机制和剪切带控制因素的金矿床.本文详细介绍了剪切带与剪切带型金矿床的相互关系,总结剪切带型金矿的矿化类型和特征、剪切带在时空演化过程中对金矿的控制作用,揭示了剪切带在金矿成矿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为我们今后寻找剪切带型金矿提够了指示条件.  相似文献   

2.
威海罗家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家金矿为中低温热液黄铁绢英岩型金矿床。矿区NNE向断裂与其他方向断裂交会部位及其附近为金矿有利成矿部位,矿床具分带现象,花岗细晶岩脉与成矿关系密切。矿石类型以黄铁绢英岩型为主,含金石英脉型次之,矿石含金品位较高,并伴生较高的Ag,Cu等有益元素。通过对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的研究,在分析找矿标志的基础上,提出应进一步查证物化探异常,加大矿区深部及外围的找矿力度,以期发现新的金矿体。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八角山一带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体特征、成因类型的分析,认为区内金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氧化矿.金矿体主要赋存于断裂带内,严格受北北东向和北北西向次级断裂构造控制.通过矿床成因分析,认为该区存在寻找金矿重大突破的可能性,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运用韧性剪切带成金理论,对桐柏山—大别山地区的金矿作了成因分析,划分出同剪切带期内带型、同剪切带期外带型和浅成热液型三个成因类型,建立了韧性剪切带“三型一体”成金模式。论述了韧性剪切带演化过程中金的活化、迁移、沉淀及富集机制,同剪切带期金矿形成于韧性剪切带活动主峰期,浅成热液型金矿形成于后剪切期的脆性构造叠加阶段。由早到晚,金矿化从韧性剪切带中向外不断迁移。  相似文献   

5.
为了查明青海斑红山地区金成矿前景,笔者结合地质勘查项目,从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金矿点地质入手,分析了控矿因素、矿床成因。认为研究区矿体受岩体与围岩接触带的控制,产于破碎蚀变带中。区域变质作用及岩浆侵入作用为金元素的活化、迁移提供了热源,断裂构造为金矿体的富集提供了空间。区内成矿作用方式主要为含金热液充填交代成矿。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交代)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斑红山地区具有较好的金矿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6.
川西北地区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主要产于具轻微变质的沉积岩地层中;矿石中除见极少中一细粒显微状自然金外,金主要呈超(次)显微状赋存于含金矿物中;矿石中与黄铁矿、辉锑矿、雄黄等紧密共生的毒砂,呈针状和梭状,低显微硬度,矿物成分以富硫高铁贫砷,并含金贫银及多种杂质元素。成分复杂的含金低温型毒砂,为寻找该类型金矿的标志矿物之一,并具有成因标型意义。  相似文献   

7.
山东新城金矿位于华北板块胶北隆起内,矿床成因主要为构造热液蚀变,焦家断裂为其主要控矿构造。矿床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据成矿物质的生成时序、共生组合,将成矿阶段划分为含金石英菱铁矿黄铁矿阶段(Ⅰ)、含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Ⅱ)、石英-黄铁矿阶段(Ⅲ)、石英-方解石阶段(Ⅳ)4个成矿阶段和5个成矿世代。黄铁矿的标型特征与金矿的含金性密切相关,不同成矿阶段和成矿世代的黄铁矿标型特征是不同的。以不同成矿阶段和成矿世代的黄铁矿的标型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黄铁矿的形态特征研究,认为晶形差的黄铁矿比晶形好的黄铁矿含金性好。晶形为五角十二面体的黄铁矿比晶形为立方体的黄铁矿含金性好。通过黄铁矿的物性特征研究,认为铜黄—暗黄色的黄铁矿相对浅黄—亮黄色的黄铁矿含金性好。通过黄铁矿的结构特征研究,认为细粒结构的黄铁矿比粗粒结构的黄铁矿含金性好。通过黄铁矿的成分特征研究,认为发生类质同象替代的黄铁矿比不发生类质同象替代的含金性好。  相似文献   

8.
祁雨沟式金矿包括隐爆角砾岩型、斑岩钼(金)型、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及石英脉型。本文从构造角度论证了含金角砾岩带在宏观上受北西向褶皱构造控制,断裂既是控矿构造,又是运矿通道和容矿场所。上述四种类型金矿实质上是同时、同源,同成因形成于不同空间的多型一体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统介绍了黄土岭韧性剪切带与含金石英脉的主要特征,阐述了含金石英脉与韧性剪切带内在的成生关系,指出了韧性剪切带内的次级R、R′、P、P′和D组剪切裂隙是含金热液运移的通道,富集的有利场所,是含金石英脉最有利的赋存空间,最后确认含金石英脉属同韧性剪切型金矿脉。  相似文献   

10.
广西红土型金矿是90年代初发现的一种新型金矿.文章通过对广西红色风化壳及红土型金矿分布的研究,依据含金红土类型及金矿源体矿化特征将全区红土型金矿划分为7 种基本类型;并结合其成矿环境和控矿条件的剖析,认为广西红土型金矿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提出碳酸盐岩类、火山岩类及蚀变构造岩类红土型金矿是广西红土型金矿的主攻类型,主攻地区为桂西百色-平果、桂中横县-贵港、桂西南凭祥-崇左等地.  相似文献   

11.
金矿带位于胶北隆起的西北部,栖霞复背斜北翼。矿床类型为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严格受NE、NNE向构造控制。金矿床最佳元素组合是:Au、Ag、Te、Bi;Au、Ag、Cu、As、Pb。找矿指示元素为:Au、Ag、Te、Cu、Pb、Zn、Sb、Mn、Ba等10种。Au与Ag、As、Te、Bi、Cu密切相关,Au与Ag、As、Te相关系数接近1。矿体异常按三级浓度带圈定,出现三个浓度带的元素有:Au、Te、Ag、Cu、还有Zn、Mo。外带与蚀变带空间展布基本一致,内带反映矿体空间位置。矿体元素轴向分带自上而下是:Sb、As、Ag、Pb、Bi、Cu、Se、Te、Au、Zn、Mn、Ba、Mo。矿体不同标高元素对比值(As×Ag)×100/Mn,矿体头部比值>2;矿体中部比值>0.5,<2;矿体尾部比值<0.5。矿体头尾晕判别函数分带指标,判别函数是:y=0.0685Ln(Ag×As)-0.0182Ln(Au×Te)-0.0203LnCu-0.1046LnMn。判别临界值Yc=-0.4960,当判别函数Yc大于或小于-0.4960时,分别为矿体头部和尾部指标。金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异常元素在矿体空间有明显浓度分带和垂直分带。异常受构造控制,并与构造方向一致,且呈带状分布。矿体头部元素:Sb、As、Ag;近矿指示元素:Au、Te、Bi、Cu、Pb;矿体尾部指示元素:Mo、Ba、Mn、Zn。金矿原生晕可以有效地直接圈定破碎蚀变带及脉体含矿富集地段,以及寻找深部盲矿体和判断矿体剥蚀程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设想把华北陆台北缘前寒武纪变质岩区韧性剪切变形-变质带中金矿成矿作用做为区域变质作用-构造作用-岩浆作用旋回中的一部分。这类金矿主要形成在这一旋回的晚期,变质地质体被抬升的阶段,并就位于低温韧-脆性变形变质带中,属于各种内动力地质作用的综合产物。分析韧性剪切变形-变质带(DDMZ)内金矿成矿过程中的这种多因素、多阶段的各种信息,我们提出如下参数:区域性参数富铁质变质岩石组合和壳型剪切带;最佳区段参数—低温韧-脆性变形-变质带和弱碱性钾质花岗岩;金矿化带参数—岩石-流体交代带。其目的是明确找矿目标,提高金矿预测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沿浙江诸暨石角、陈察分布的前寒武纪超基性岩分别为绍兴一江山对接带古洋壳下覆含水地促残留作和华夏古地体原始地侵高温底辟侵入体。两地超基性岩结构构造的独特性,与所处古地质构造单元之间推覆超法的运动学性质有关。岩体在地质特征和宕石化学、矿物化学等的明显差异,以及由此引致的特殊的成因条件,是分划两个不同古地质构造单元的依据:石角、陈蔡超基性岩体,应分别属于不同威尔逊旋回,同一俯冲阶段的前寒武纪上地幔深部成因的侵入岩。  相似文献   

14.
利用区域化探成果,论述和探讨了37种元素在辽宁省全域及各地质子区水系沉积物中的分布与分配特征及省内7种类Au、Cu、Pb、Zn典型矿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景观地球化学标型元素是Al(强烈富集)和Ca(大量流失),出露地表的岩石以遭受化学风化作用为主;组成重砂矿物的微量元素(亲铜和亲铁元素)在水系沉积物中趋于富集;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石是Au、Cu、Pb、Zn、B元素最重要的矿源层,蓟县纪地层富含Au、As、Sb、Bi等元素,是寻找浸染型金矿的有利层位;排由楼金矿区元素组合特征与太古界相似,该区可能一直处于相对封闭体系。  相似文献   

15.
作者在野外工作中,于遂昌─大柘变质岩断块(下称遂昌变质岩断块)北西侧,麻车─后山垵等地的地表或探矿巷道内,相继发现了多处糜棱岩化岩石露头,认为这一带存在一条较大的韧性剪切带。经对该带的地质,地球化学及金银矿分布的特征的综合分析研究,指出该韧性剪切带有关的金银矿化活动可分为两个期次,即早期金在韧性剪切活动中初始富集,晚期的脆性变形在局部地段形成金矿体。提出在该韧性剪切带找矿工作中,应重视继承韧性剪切带的脆性断裂和断裂带内的浅色蚀变组合及矿化特征。  相似文献   

16.
根据对马超营断裂带系统进行的地质—地球化学剖面研究,探讨了该带断裂构造活动及其元素地球化学迁移富集规律与构造地球化学分异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蚀变、矿化与成矿的关系,认为早期面型蚀变伴有成矿元素的活化和迁移,但无矿化富集,后期带状蚀变伴有金的富集成矿且以硅化、绢云母化为主要标志。从而,为马超营断裂带这一重要的以金为主成矿带的进一步工作、研究,提供了地球化学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对比了桂西地区Au、As、Hg、Sb元素的时空区域分布,并经与岩石样对比,发现上古生界以碳酸盐岩为主的地层为高背景,三叠系为低背景,Au的高背景区呈NW向展布,这与右江裂谷区地壳演化的独特历史有关。桂西地区上古生界金主要来自深源,三叠系碎屑岩中金主要来自陆源。从Au元素丰度与存在形式考虑,高背景的碳酸盐岩夹泥岩、硅质岩、火山岩建造及毗邻的碎屑岩对金成矿更有利。  相似文献   

18.
滩间山金矿床产于韧性剪切带叠加的中元古界万洞沟群碳质糜棱片岩和华力西晚期侵入岩中。基于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笔者认为成矿物质不仅来自容矿碳质糜棱片岩,华力西晚期侵入岩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秦楼铜金矿是三铺地区以金为主的矽卡岩型铜金矿床,位于安徽省濉溪县四铺乡秦楼村北部。矿区位于三铺岩体北接触带东端,岩体复杂,接触带及围岩层间裂隙为主要控矿构造。通过对秦楼铜金矿地质特征及矿床特征的认识,结合矿床物探异常特征,系统总结了三铺地区铜金多金属矿地质和物探找矿标志。研究表明:寒武纪中上统碳酸盐岩地层是三铺地区铜金多金属矿重要的赋矿层位;燕山期早白垩世的中酸性侵入体是寻找铜金多金属矿重要的标志;矿体赋存于局部磁异常的边部、局部磁异常梯级带上及布格重力异常梯级带上,为本区寻找铜金矿床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研究姑婆山花岗岩体西南缘矽卡岩中含Au丰富 ,以及其上部风化土壤中各不同分层中金含量变化情况 ,分析金在矽卡岩风化土壤中的迁移富集机制 ,认为相对还原、碱性的C层是主要含金层 ,所形成的“泥巴矿”金矿化及矿床是一种新的金矿化和矿床类型 ,具有找矿意义和理论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