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传统图像处理平台采集、处理速度慢,显示分辨率低,不方便携带等问题,设计了一个基于FPGA的高速图像处理平台,包含高速图像的采集、处理、及显示。图像采集通过Camera Link接口采集图像,图像处理部分利用乒乓操作对图像数据进行高速存储,FPGA完成图像预处理,DSP进行运算复杂的图像处理,图像显示部分输出标准的视频信号进行DVI显示。实验结果表明,平台完成了对图像的高速处理,体积小,处理数据量大,可以替代传统图像处理平台,并应用到多种图像处理领域。  相似文献   

2.
为了丰富应变仪器的信息量,研究了具有高速采集事件触发能力的应变地震仪数据采集系统。此采集系统除了正常记录潮汐应变信息外,还具有记录应变地震波等非潮汐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基于USB2.0总线的高速A/D数据采集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以及设备固件程序、应用程序的设计和实现.  相似文献   

4.
利用高速采集系统完整记录绝对重力仪棱镜自由下落的干涉条纹波形,能够获取更多的重力信息。详细讨论了干涉条纹电压信号幅值与ADC相关参数,如等效位数、参考电压、采样频率等对重力测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参数优化设计可以将ADC量化的影响限制在0.01 μGal。  相似文献   

5.
线阵CCD数据的高速采集与存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在各种高精度线阵CCD应用系统中,需要对像元输出信号进行快速采样、存储及数据处理。CCD数据采集的采样速率不仅与A/D转换器的转换速率等因素有关,同时还与数据传送方式密切相关。以高精度线阵CCD TCD1501D和高速A/D转换器TLC5510为例.详细分析了CCD和A/D转换器的工作时序,采用CPLD设计方法,将CCD的输出信号进行高速A/D转换,并将结果直接存入存储器中。  相似文献   

6.
为了调查内蒙古阿拉善某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预选场址中目标花岗岩体的空间展布、内部结构和边界接触关系,应用人工反射地震探测技术,采集数据并进行处理,获得了针对大型高速岩体的近地表速度剖面和地震反射波法成像剖面。针对崎岖地表工区近地表速度建模与层析静校正、强散射干扰波压制等问题,引进基于MSFM射线追踪算法的初至波旅行时层析反演与层析静校正技术、改进的矢量分解压噪方法等,并在常规高分辨反射地震数据处理流程的基础上形成了适合于高速岩体地震探测的精细数据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7.
成都气象学院大气电子工程系研制的新一代天气雷达数字化处理终端,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功能齐全,开发潜力大的特点。系统硬件全部插入微机的扩展槽内,同雷达联机实时采集处理。系统采用了先进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TMS320C25单片高速数字信息处理器),从而大大简化硬件逻辑电路,使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大大提高,数据处理的能力大大增强,速度大  相似文献   

8.
针对常见的人体生理参数检测设备的不足,设计实现了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健康监护系统.使用8位高速单片机C8051F120作为主控制器,设计实现了多个生理参数检测模块,实现了脉搏,血压,体温,血糖的采集和分析,通过短信发送模块,实现远程监控和求助功能,最终整合后,实现了一个多功能、便携、易用的健康监护系统.  相似文献   

9.
高速远程滑坡动力学机理研究一直是国际地质灾害领域长期关注的热点与前沿性科学。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系统性梳理,对高速远程滑坡动力学研究现状进行了概略性述评,厘定了本文所讨论的高速远程滑坡的定义,阐述了高速远程滑坡的典型沉积学特征,并对国内外学者提出的最有影响、最有地质证据支持的高速滑坡远程运动机理——摩擦生热减阻、滑带液化减阻、动力破碎减阻、底部裹挟减阻、剪切振动减阻、动量传递远程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与讨论了高速远程滑坡动力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今后研究所面临的深层次科学问题,并提出未来应进一步重点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在于速率相依摩阻弱化机理、破碎渐进相变耗能机理、过程相依波动减阻机理等。  相似文献   

10.
当前,高速发展的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为工业、农业、生活等多方面带来了革命性升级。该文设计的地下水监测系统可利用工业通讯技术自动采集传感器中的数据,形成基于OPC规范的数据集,并被云主机的组态软件引用和记录,实现地下水信息存储至服务器的功能。该系统对数据采集和传输技术进行了优化升级,极大提高单服务器控制的监测点数量,具备实现大规模动态监测的能力,以满足对地下水环境信息数据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USB2.0高速总线的工作原理,并运用Cypress公司推出的USB2.0控制器CY7C68013芯片加上高速A/D转换芯片实现了高速A/D采样,为今后的USB高速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и??????????????????????????????λ??????????????????????????÷??????????????????????g?????????????????÷?????????????10??3?? μGal??????????????  相似文献   

13.
使用复外差方法分析绝对重力仪中自由下落过程产生的激光干涉信号。对采样的扫频信号进行一系列复外差处理,迭代地缩窄其频带至接近零频的位置,估算落体初始速度及加速度,并用非线性拟合得到重力加速度值g。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拟合精度可达10-3 μGal,满足精确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保留RZB型电容式分量钻孔应变仪传感器功能不变的前提下,充分吸取了原RZB型电容式多分量钻孔应变仪及其他前兆仪器的优点,对其主机部分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了RZB多分量的宽频带响应(采样率提升为秒采样);采用了低功耗、高稳定性的ARM920T高速处理器内核、固化WinCE操作系统,为仪器的稳定性、连续性提供了技术保障;网络接口板外嵌触摸式显示屏,极大地方便了仪器的参数配置以及现场检修;对原供电方式进行改进,实现了集防雷、供电、充电、交直流切换于一体以及软件的远程更新、软件工作的详细日志查询等功能。通过对新仪器数据分析发现,其连续率得到大幅提升,并记录到分钟采样所记录不到的详细地震波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陕南基岩滑坡—石家坡高速滑坡的研究,提出了高速基岩滑坡的多级冲程和超前溅泥气浪问题。文中着重讨论了陕南基岩滑坡的形成条件与因素以及高速滑坡多级冲程和超前溅泥气浪的形成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京津高铁是中国第一条高速运行的城际铁路,其安全运行对轨道的平顺性有着严格的要求。地面沉降,尤其是不均匀地面沉降会引起部分路基和桥梁变形,威胁着高速铁路的运营安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可以大范围监测地表形变,对高速铁路沿线地面沉降具有较好的监测能力。本文以45景高分辨率TerraSAR-X 数据为基础,采用 PS-InSAR技术监测京津高铁北京段沿线地面沉降,获取京津高铁北京段沿线地面沉降的分布信息,从动静载荷视角结合北京地区地下水、断裂带、地质条件和含水层系统介质等数据,综合分析高铁沿线不均匀地面沉降的原因,为京津高铁的安全运营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京津高铁北京段沿线地面沉降发展在空间上存在一定差异性,北京南站至十里河区间,年沉降速率小于10 mm/a; 至十八里店区间,年沉降速率在10~40 mm/a范围内浮动;过亦庄站至东石村以东区间,最大年沉降速率达到90 mm/a;至永隆村以西,年沉降有所缓解,往东至坨堤村,沉降较为稳定,年沉降速率小于10 mm/a。地下水超采是沿线区域地面沉降的主要因素,动静载荷共同作用下对地面沉降产生一定的影响,沿线地面沉降一定程度上受到南苑—通县断裂带和旧宫断裂带构造控制,沉降量较大的路段位于粘土层较厚的大兴迭隆起。  相似文献   

17.
基于线性参照系统的虚拟高速铁路场景建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高速铁路场景能够直观地表达线路实体及其周围的地形地貌,为高速铁路相关的管理决策和科学实验提供支持。针对高速铁路空间数据的线性分布特征和地物对象结构固定的特性,本文提出了基于线性参照系统的虚拟高速铁路场景建模方法。将高速铁路对象抽象和简化为可重复利用的模型,并使用线性参照工具进行模型的空间定位,以实现虚拟高速铁路场景的构建。本文首先探讨了高速铁路线路和线性参照系统的特点;然后,详细给出了构建虚拟高速铁路场景的流程、模型属性表和事件表的设计,以及几何约束方法;最后,选择案例区域开展试验。结果表明,该建模方法将建模对象以事件表的形式进行空间定位,减少了计算复杂性,并将属性数据与虚拟场景对象进行联接,可用于高速铁路的可视化管理和科学分析。  相似文献   

18.
The emergence of rapid transit, primarily represented by high-speed railway(HSR), while reshaping the regional traffic patterns, leads to the reconstruction and re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and industry. This leads to either shrinkage or expansion of urban scale. However,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mechanisms of the urban scale has mostly concentrated on histor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factors. The influence of traffic factors is rarely mentioned in current research. Therefore, this study examines Northeast China, where the change in urban scale is most significant, to discuss the spatial impact of high-speed railway on the urban scale. Thi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erms of enriching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urban scale. The results included the following: 1) The high-speed railway produced considerable space-time convergence effects, however, simultaneously aggravated the imbalance in traffic development in Northeast China. The increase in accessibility presents attenuation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high-speed railway. Additionally, the high-speed railway has changed the mode of cooperation between cities in the provinces, inter-regional and inter-provincial cooperation models gradually become popular. 2) The change rate of accessibility and the urban scale present significant spatial coupling phenomena, with the change rate of the Harbin-Dalian trunk lines and its surroundings being more significant. 3) There are predominantly four modes of the influence of high-speed railway on the urban scale, which make difference city present expansion or shrinkage.  相似文献   

19.
高速滑坡问题是当前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学界极为关注的问题。本文对诸如滑体高速滑动所对应的时空界限、滑体滑动过程所产生的热效应以及空气浮托力等高速滑坡产生机制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