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是贯彻落实土地基本国策的长远要求,也是贯彻中央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战略部署的现实要求.近几年来,辽宁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节约集约作为国土资源改革创新的主线,以资源利用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以资源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探索构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2.
牟傲风 《国土资源》2011,(12):10-11
节约集约用地是实施节约优先战略、缓解资源约束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贯彻中央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战略部署的现实要求。近年来,辽宁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国土资源改革创新的主线,以资源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探索构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3.
《国土资源》2014,(6):32-33
正发展是硬道理,节约是大战略。《2013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这一年,国土资源部将节约集约作为国土资源工作的核心和主线,从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深层次推进节约集约,以资源利用方式转变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效推动了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相似文献   

4.
国土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之本,节约集约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基。山西省作为资源枯竭型地区,土地利用较为粗放,集约利用程度不高;矿山企业呈现"多、小、散、乱"的格局,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的问题十分突出。当务之急是推进经济转型,从资源低效滥用粗放扩张型,转为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质量效益型,把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突破口和切入点,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等有关规定,今年,嘉兴市国土资源局南湖区分局及时调整了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机制。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加大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力度。结合项目推进,着力做好土地文章。  相似文献   

6.
在国土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日益迫切的形势下,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委、区政府抢抓机遇,奋勇争先,以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为契机,以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为根本,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先试先行,全力创新资源利用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了一些新模式、新机制和新经验,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国土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7.
国土资源是发展之本,节约集约是可持续发展之基。节约利用土地,高效利用资源,是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也是衡量科学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标志。近几年来,黑龙江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认真落实中央节约优先战略,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管理工作的三次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以转变土地粗放利用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开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县(市)创建活动为抓手,采取堵疏结合、多措并举的方式,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今天是第20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集约用地”。开展这一主题宣传,旨在促进全社会充分认识土地国情国策、倍加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在全社会营造依法依规、节约集约管地用地的良好氛围,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9.
在这春意盎然的四月,在风光秀丽的千岛湖畔,我们迎来了第46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确定这个主题,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公众对国土资源国情国策的关注和认识,普及国土资源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引导全社会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给予我们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正概述2013年,国土资源系统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大力推动审批制度改革和职能转变,稳步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不断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有力地促进了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严格保护耕地,为实现粮食产量"十连增"奠定坚实基础。●强化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对国土资源管理更是明确提出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要全面促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  相似文献   

12.
<正>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永恒的主题。近年来,我省以强化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为抓手,鼓励引导各类用地集中、集约、集聚使用,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书写着中原大地节约集约用地的美丽篇章。2008年,省委、省政府作出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行"五规合一""四集一转"、产城互动,按照分工协作的产业体系来培育产业集群,从而推动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产业升级,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融合,提升竞争力,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13.
绍兴市是一个缺乏资源的城市,特别是土地资源尤为紧缺,全市国土总面积8256平方公里,其中农业用地6770平方公里,农业用地中耕地占2121平方公里,基本农田保护率为85%。全市人均耕地仅0.7亩。2003年以来,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政策。一方面,我们严格执行国家、省各项调控政策,另一方面,始终把节约集约用地工作作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来抓,不断开辟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新途径。切实推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土地节约集约新路,促进了绍兴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广泛宣传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和基本国策,促进全社会倍加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在全社会营造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良好氛围。从6月23日起,抚远县国土资源局就紧紧围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的主题,在县人民广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局党组书记、局长史胜华陪同县委常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出席主题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15.
正中原大地,春暖花开,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第45个"世界地球日"。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共同保护自然生态空间"。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共同保护自然生态空间,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也是我省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国土资源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2011年,驻马店市国土资源局党组提出了以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首要任务,着力优化土地管理与服务;以加快构建资源节约集约体系为根本途径,着力促进资源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思路,强化节约集约,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破解用地难题,拓展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2011年9月,鹿寨县被确定为广西第二批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活动试点县。该县对创建活动十分重视,认真开展了土地主导型试点的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活动,始终把节约集约作为国土资源改革创新的主线。坚持以集中推进集约,以集聚促进节约,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通过工业向园区集中,盘活零散建设用地,增加发展空间。同时把创建活动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一项重点工程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至2012年底,确保了全县耕地面积不少于5500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50192公顷。在全县树立了共同珍惜、保护土地资源的责任意识和依法依规合理开发利用土地的科学理念。  相似文献   

18.
两型社会改革试点试点工作中,临沂市从转变资源利用方式、统筹国土开发与保护、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临沂实际的国土资源管理和利用的新路子,有力推动了两型社会建设。但工作中存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低、资源理念和方式有待转变、地质环境保护压力大、配套机制急需跟进等问题,今后,应以优化增量用地结构、提高用地效率、推进矿山环境治理为重点,更好地推动国土资源科学高效和可持续利用,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6月25日第24个全国"土地日"的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这一主题的主旨是:在当前形势下,土地管理工作需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切实抓好节约集约用地,促进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一、根本出路:以节约集约用地缓解土地供需矛盾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当前的经济形势是今年土地日主题"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的主要背景。第一,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我国土地资源的基  相似文献   

20.
宣传口号1.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2.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3.发展是硬道理节约是大战略4.保障科学发展坚守耕地红线维护农民权益5.严把土地供应闸门促进节约集约用地6.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资源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