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使用数据处理软件GAMIT软件对青海省某地区CORS站数据进行解算,并对解算结果进行了时间间隔为2小时的大气可降水量反演,与当地气象实测数据进行比对,从比对情况来看两者降水趋势基本吻合。为今后CORS站在气象监测、预报、水汽含量分析方面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针对IGS、MGEX和iGMAS的超大观测网数据,提出一种多模GNSS非差精密定轨的快速数据处理方法,分析超快速轨道产品的精度以及数据处理耗时。结果表明,4系统超快速轨道产品的数据处理效率得到明显提高。由于解算时间缩短,给数据准备和下载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全天的观测数据能够全部参与定轨解算,各系统的定轨精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选取全球范围内分布的76个IGS服务站的观测数据,采用RTKLIB、gLAB和G-NUT 3个开源精密单点定位(PPP)软件进行静态模拟动态PPP解算。将不同软件解算的对流层延迟和坐标与IGS提供的参考值进行比较,评估其对流层解算精度、收敛时间以及收敛后的坐标解算精度的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软件均可解算得到cm级对流层解算精度,其中RTKLIB的解算精度优于1 cm;2)对于坐标解算而言,G-NUT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收敛到指定的精度;而收敛后不同软件均可获得cm级的坐标解算精度,其中RTKLIB解算精度最优,但由于数据预处理策略不完善,会导致部分测站产生较大偏差; G-NUT水平方向解算精度与RTKLIB相当,高程方向稍差;gLAB水平方向解算精度较差,高程方向优于G-NUT。  相似文献   

4.
为对比PPPH、MG-APP、GAMP三种多系统开源PPP软件的特性,选取6个MGEX测站的观测数据,使用3个PPP软件进行GPS单系统和GRCE多系统精密单点定位解算,分析对比其解算的定位精度、收敛时间和对流层延迟。结果表明,3个软件解算的GRCE多系统的定位精度和收敛时间相比于GPS单系统均有所改善,MG-APP和GAMP解算的定位精度相当而PPPH略差,MG-APP相比于PPPH和GAMP收敛时间更短。3个软件解算的GPS和GRCE静态精密单点定位在平面上优于1 cm,高程上优于2 cm;GPS动态精密单点定位在平面上优于2 cm,高程上优于5 cm;GRCE动态精密单点定位在平面上优于2 cm,高程上优于3 cm。3个软件解算的ZTD与IGS发布的ZTD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均能满足ZTD精度要求,GAMP相比于PPPH和MG-APP解算的ZTD稳定性略高。  相似文献   

5.
新疆伽师地区现今构造运动和地形变GPS监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伽师及帕米尔东北侧地区的GPS监测网进行加密和复测,采用GPS高精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解算,获得了高精度的观测结果,基线的相对精度达10-8~10-9.根据观测结果,初步得到了该地区的现今地壳形变速率图及各基线矢量的时间序列.结果表明,伽师地区向北推移、塔里木盆地对天山的正向挤压是该区地壳运动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6.
分别利用GLOBK和QOCA软件对陆态网络260个基准站的GNSS观测数据进行处理,获得站点在ITRF2008框架下的坐标和速度。通过比较分析两个软件的解算结果,证明了QOCA 软件能更好地处理测站位移的非线性变化,并通过拟合周年、半年项、剔除共模误差等手段提高解算精度。结果表明,相比于GLOBK软件,QOCA软件得到的拟合残差序列的RMS在E、N、U 3个方向上分别减小70%、80%和70%。  相似文献   

7.
应用GPS技术解算ERP参数时,其精度受到测站的选取、网形结构等因素的影响。针对该问题,利用全球IGS站的GPS数据并采用控制变量法,依次分析了不同测站数目、不同观测弧段长度等因素对解算ERP参数的影响。研究发现,这两种因素对解算ERP参数有较大影响,应当根据不同的测站数目选取相应的观测弧段长度,才能达到最佳的解算效率和解算精度。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大规模GNSS网在数据预处理、组织管理、基准站选取、处理策略、分区方案、质量检核与评估以及现有研究中速度场模型数据量小、连续性不佳、现势性不强等问题,首先基于2011~2017年陆态网260多个连续运行基准站的观测数据探讨大网解算的一体化数据处理流程,给出适用于大规模GNSS网数据处理的优化原则与质量评估方案,并着重分析不同的数据解算成果评估策略,其对大规模GNSS站网的高精度数据解算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然后基于解算得到的ITRF2014框架下高精度速度场成果,采用克里金插值构建中国大陆水平格网速度场模型,并利用国内IGS站和陆态网区域站的精确速度值,对格网内插结果进行外部检验,结果表明,东、北方向速度残差的平均误差和中误差均小于2 mm/a,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可靠性、简便性与现势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GPS地壳运动监测网于1992~1996年进行了多期观测,观测资料全部采用SNAPS软件和精密星历进行解算,对解算结果的统计分析与精度评定表明:全国网的基线长相对精度为10-9,区域网的基线长相对精度为10-8。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大规模GNSS网在数据预处理、组织管理、基准站选取、处理策略、分区方案、质量检核与评估以及现有研究中速度场模型数据量小、连续性不佳、现势性不强等问题,首先基于2011~2017年陆态网260多个连续运行基准站的观测数据探讨大网解算的一体化数据处理流程,给出适用于大规模GNSS网数据处理的优化原则与质量评估方案,并着重分析不同的数据解算成果评估策略,其对大规模GNSS站网的高精度数据解算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然后基于解算得到的ITRF2014框架下高精度速度场成果,采用克里金插值构建中国大陆水平格网速度场模型,并利用国内IGS站和陆态网区域站的精确速度值,对格网内插结果进行外部检验,结果表明,东、北方向速度残差的平均误差和中误差均小于2 mm/a,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可靠性、简便性与现势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不同的解算软件,采用三维七参坐标转换模型和二维四参坐标转换模型,把1980西安坐标系成果转换成2000坐标系成果,利用大量检核点进行坐标转换成果精度检查,并对检查点点位精度做了详细的统计、分析;不仅阐述坐标转换方法和要求,而且得出在2种坐标转换模型应用的条件与要求。  相似文献   

12.
利用遥感应用软件,对SPOT5遥感影像进行纠正,在Photoshop和Geoway等软件支持下,叠合卫星遥感影像与航空影像,确定变化区域,进行遥感影像与矢量数据同名点的配准,矢栅叠加,再结合外业调绘,进行数据库更新。  相似文献   

13.
气象部门研制的业务系统应用软件,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及一定的经济效益。但由于注意标准化系统化不够,难以推广移植。而九十年代因更多信息交换的需要,不仅要注意软件开发的工程化,还应注意系统总体设计。在八五课题实施研究的时机,应大力推行系统总体设计和软件开发的工程化。  相似文献   

14.
VAV��ETERNA��ϫ���������ıȽϺ��о�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VAV??ETERNA??????????????????????????????????????????????????????????????????????人???????????????з????????????, ??????VAV?????????????????ETERNAС,??????????????????????????????????????????????????????????VAV??ETERNA?????????????  相似文献   

15.
南方开思、MapGIS分别在数据采集、地理信息系统管理方面具有优越性,在南方开思中进行地形图的编辑是很多外业测量人员一贯的作业方法。该文通过总结潍坊市中心城区数据建库事例,对两种不同格式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两种数据格式之间的转换,探讨了实现一体化数据建库的方法和流程。  相似文献   

16.
遥感软件有强大的影像处理功能,地理信息软件有强大的矢量功能;由于遥感软件以国外进口软件为主,与国内常用的地理信息基础不适应。通过对遥感影像专题图的制作的研究,有效地解决了遥感软件和国产地理信息软件不匹配的问题,为各类遥感专题图制作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桂林是广西石灰岩矿的主要产出地之一,及时合理地处理矿区地质灾害是关系到矿山安全建设和解决地质环境问题的关键环节。该文以桂林桐木湾石灰岩矿山为例,通过分析该区现状地质灾害发育程度,结合矿山地质环境特征,进一步预测采矿活动可能引发和加剧的地质灾害类型以及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危险区,并在此基础上作出地质灾害综合发育程度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防治监测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新疆尉犁县赛列克西勘查区位于中国西部偏远地区,为了更加清晰明了地表示出该区地形地貌,以便为后续地质工作提供高质量的基础资料,采用Section、Surfer和南方CASS 3种绘图软件根据实测资料绘制该勘查区的地形等高线图,通过对比分析,找出更加合适的等值线图绘制工具。  相似文献   

19.
天气雷达用于抗灾和减灾很重要,本文提出一种人工降雨和驱冰雹软件,给出了程序流图,对编程的关键进行了分析,最后结果表明它能提高人控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前利用计算机绘制图形的软件很多,特别是作平面等值线图的软件,如SURFER、GRA-PHER等,但这些软件在平面上作图时均不考虑地质构造线,因此这些图件远不能满足地质工作者的需要。为此,本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从数学方法、原理方面作一简要说明,对于计算机处理过程作了较完整的叙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