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以郴州市苏仙区矿业用地为例,分析了矿业用地的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产生矿业用地问题的原因,并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提出了实现矿业用地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创新土地利用方式,促进矿业用地利用集约化;落实土地复垦责任,实现矿业用地复垦制度化等项规范矿业用地利用的可操作对策。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采矿用地方式改革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为更好地推进采矿用地改革,结合辽宁省实际情况,省自然资源厅深入到鞍山、朝阳、抚顺几个矿业大市进行调研,通过座谈讨论及实地勘察,对全省在采矿用地方式改革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矿业用地属于土地管理和矿产资源管理的"接合部",是自然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矿业用地包括探矿用地、采矿用地和选矿用地及附属用地,由于矿业用地具有占地面积大、用地情况复杂等特点,长期以来一直是自然资源用地管理的难点,特别是在矿业经济大市是一项非常棘手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矿业用地是直接从市场上获取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这打破了国家垄断的建设用地市场,导致了市场权利结构的改变。对国家所有权的约束就是对集体土地权的解放和扩展,但是又必须对被解放和扩展的新权利设定边界。集体土地权人获得新的权利和自由以后,集体土地用途的保障问题更加突出。在矿业用地的经济利益驱动下,为防止擅自将农业用地改变为建设用地,必须强化农村集体土地的用途管制,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指标,合力保护耕地面  相似文献   

4.
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合理有效地使用矿业用地是各国矿业生产的重要内容,各国结合自身的法律传统和管理实践,建立起了各具特色的矿业用地管理制度。美国:对矿业用地实行分类管理美国对矿产资源实行分类管理,明确对不同矿种的供地制度,联邦土地上针对不同的矿产资源管理制度规定了不同的矿业用地取得制度,主要分为  相似文献   

5.
正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矿业发展也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然而,由于采矿用地的特殊性及政策法规方面存在障碍,采矿用地已经成为制约矿业发展的瓶颈。为解决采矿用地矛盾,创新矿业用地管理模式,国土资源部在我国部分省区开展了采矿用地方式改革试点工作,辽宁省做为其中一个采矿用地方式改革试点省份,在采矿用地管理制度上进行了积极的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6.
我国矿业用地使用权的设置与改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矿业用地使用权设置、矿业用地取得程序、土地使用权的某些设置等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问题,给探矿、采矿,尤其是矿业权的市场化进程带来了消极影响。●国家应赋予矿业权人以土地使用优先权,矿业权一旦取得,并依法交纳有关规费外,即可对抗原土地使用权。●尽快制定矿业用地条例,规范矿业用地。●政府在矿业权拍卖、招标出让之时,应将矿业和土地使用权合二而一,一同处置。  相似文献   

7.
左云县矿业存量土地整合利用以国土资源部、山西省人民政府签订的《关于创新矿业用地管理机制的合作协议》为指导,通过整合利用关闭矿山、废弃工矿存量土地为农用地,作为新增建设用地的周转指标进行区位调整.真正做到“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相似文献   

8.
近日,都兰县金辉矿业五龙沟金矿选矿厂扩建工程(二期)项目建设用地通过省国土资源厅预审,进入项目建设用地审批阶段。都兰县金辉矿业五龙沟金矿选矿厂扩建工程(二期)项目位于我县宗加镇,项目用地已列入《都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拟用地面积22.6481公顷,其中国有天然牧草地1.9183公顷,  相似文献   

9.
巍巍太行,神奇历山。山西长治沁水县素以煤炭资源见长,"沁水煤田"更是让沁水在全省乃至全国闻名遐迩,煤炭企业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但是,山多地少的窘境成为制约煤炭产业发展壮大的瓶颈。自山西省创新矿业用地管理机制以来,沁水县就抢抓机遇,积极探索,加快推进矿业用地改革新机制,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服务于全县转型跨越发展,率先在全省获批矿业用地整合利用方案。沁水县矿业用地整合利用实施方案共涉及18个煤矿企业,设定项目区18个,每个项目区由"建设区"和"复垦区"组成。建设区规划用地总面积175.05公顷。其中,农用地为47.95公顷(其中耕地25.84公顷),建设用地102.54公顷,未利用地24.56公顷,拟使用周  相似文献   

10.
正矿业区用地属于土地管理和矿产资源管理的"接合部",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辽宁是我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之一,也是矿业大省。近年来随着国务院先后批准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和《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两大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作为矿业大省,辽宁"一区一带"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矿业用地合理利用和管理也面临一系列深层次、结构性、机制性的矛盾。因此,如何使矿业用地在  相似文献   

11.
采用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方法及技术路线,以蒙阴县历史遗留采煤塌陷区为调查单元,进行业内判读和现场核查,充分掌握了塌陷区土地利用现状、塌陷区稳沉状况及破坏现状,对塌陷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建议,为采煤塌陷区治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蒙阴县汇泉峪地区石灰石资源开采历史悠久,过去粗放式开采造成山体及周边土地破损、占压严重,矿山废弃多年未得到有效治理。为消除破损山体视觉污染、地质灾害隐患,减少山体周边水土流失,实施了废弃矿山综合生态修复工程。通过矿区基础地质调查和现状测绘,综合分析了废弃矿山开采现状和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结合建筑边坡、结构设计等建筑方面的相关要求,深入分析矿区地质条件、采石立面岩体特性和周边基础设施情况,详细介绍了桩板式挡土墙后覆土绿化的采石面治理方式,分析了综合治理模式的成效和适用条件,为露天开采矿山综合治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煤炭资源的开采引发了采煤塌陷、农田损毁、生态破坏、农民失地等后果,给矿区带来了一系列经济、社会、环境问题。该文以兖州煤田为例,对平原地区高潜水位条件下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表塌陷现状进行调查,充分掌握了塌陷区土地利用现状、塌陷区稳沉状况及破坏现状。分析了兖州煤田采煤塌陷区的土地损毁特点,研究了塌陷区综合治理的手段和方法,针对性地提出了高潜水位地区采煤塌陷综合治理的途径,为采煤塌陷区的规划治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土地损毁程度分析是矿区土地利用方向的重要依据,煤炭开采将对矿区范围内的土地造成地表下沉、裂缝和倾斜等破坏。以李粮店矿区土地损毁程度分析为例,根据这些破坏情况,将不同类型土地损毁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种类型,并预测各类土地损毁程度及面积,为下一步复垦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当前,城市的快速扩张导致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油田工矿废弃地整治作为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用地指标转移、有效耕地面积增加、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为查清东营市胜利油田工矿废弃地的复垦利用潜力,首先对石油开采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胜利油田工矿废弃地的基本类型,进而对工矿废弃地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依据废弃地所在区域的规划用途、灌溉条件、排水条件,盐碱程度、区位条件进行了潜力分区和测算,最终获得了东营市胜利油田工矿废弃地潜力测算的相关数据,可以为该区域工矿废弃地的整治及建设用地、耕地指标的流转与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简要回顾采煤塌陷区土地质量研究状况,根据科学性、代表性、可行性、敏感性的原则,以徐州市采煤塌陷区为研究对象,运用PSR概念模型,尝试给出针对具体采煤塌陷区的土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体系共分为3层23个指标,较全面的涵盖了社会经济、物理化学、政策法规等不同范畴。  相似文献   

17.
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是对因采煤造成地表塌陷沉降的区域进行综合治理,使塌陷的土地恢复其农业可利用性的复杂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该文结合兖州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实际情况,对在采煤塌陷地治理过程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济南北跨城市规划区为例,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及GIS空间分析技术,构建了"先建后采、先采后建、只建不采和只采不建"四种情境下的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适宜性评价模型,选取了对研究区综合效益影响较大的9个因子,采用德尔菲法确定了各情境下单因子内部的效益性评价分值,通过赋值叠加处理,得到不同情境下各评价单元的因子赋值结果,最...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以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研究区域,利用2003,2007和2010年3个时相的遥感影像,分析了土地利用的变迁状况。研究表明,在研究时段的7年间,耕地面积减少趋势显著,总面积减少了1 727.00hm2;另一方面工矿仓储用地面积直线上升,总面积增加了1 703.12hm2。总体上来说,主要表现为耕地向工矿仓储用地和城镇住宅用地的转化,两者的转化量分别占耕地减少总面积的71.16%和14.35%;其次是林地和空闲地向工矿仓储用地的转化,前者的转化量占林地减少总面积的68.86%。  相似文献   

20.
德州市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进一步规范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工作,促进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拓展建设用地空间,德州市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工作。通过现状调查和潜力分析,合理确定德州市未来3年工矿废弃地利用项目规模、布局和实施时序,以期为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项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