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8年11月,由《中国土地科学》编辑部、广西土地学会、广西财经学院、广西师范学院共同主办的新时代边境土地利用与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在广西南宁市举行,来自广西、北京、江苏、广东、云南、四川、黑龙江等地的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学生代表等100余人齐聚一堂,为边境地区土地利用与乡村振兴建言献策。研讨会在边境土地利用现状、政策和技术建议等方面主要提出了以下观点。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呼唤文化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要求。这表明,乡村振兴是经济、生态、文化、科技、社会的全面振兴。"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和主干,乡村文化的复兴在乡村振兴中具有基础和战略意义,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举。  相似文献   

3.
正土地利用转型,是指在社会经济变化和革新的驱动下,某一区域的土地利用形态,在一段时期内由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的过程。研究土地利用转型,可以方便我们分析某一区域土地利用形态的变化,探究其内在驱动机制,从而更好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本文主要探讨丽水市莲都区的土地利用转型,通过分析研究该县域内批而未供清理、低效  相似文献   

4.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而做好农民建房管控与风貌提升是实施乡村振兴,建设"乡村大花园"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农村建房问题事关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既是重大民生问题,也是重大发展问题。笔者作为基层国土资源人,结合自身工作,简要谈谈农民建房管控与风貌提升方面的几点浅见。一、农民建房当前较突出的问题和成因1.缺乏规划引导,土地利用率低  相似文献   

5.
"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十四五"期间自然资源管理工作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落脚点.全区自然资源系统应发挥自然资源规划优势,结合土地利用情况合理安排布局,宜山则山、宜水则水,呵护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描摹广西最美生态图景,振兴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是党中央对乡村发展的最新战略要求,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大省、农村人口大省,河南省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系列讲话精神,立足国家及地方经济建设,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与测绘专业设置与实践,讨论了国土空间规划与测绘专业人才培养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重要性,简要介绍了国土空间规划与测绘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与日本农业经营结构相近,文化背景相似,日本在推进乡村振兴方面积累的经验对于完善中国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日本,乡村是相对于城市的地域概念,是指以从事农林渔业为主要经济活动,相对独立的、具有特定的社会和自然景观特点的地区综合体,又称为"农山渔村",或者"农村"。乡村不仅仅是农林渔业经营主体及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场所,同时具有水源涵养、自然保护、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8.
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启动实施的时代背景下,为有效服务城市和乡村的协调发展,选取具有城乡二元混合特征的城郊融合类乡村作为研究对象,尝试对其振兴潜力进行评价研究。基于前人研究,结合西部省区发展实际及国家战略部署,从社会吸引力、经济生命力、生态承载力、空间承载力、地质环境稳定度、国家战略关联度等6个维度系统构建了西部省区城郊融合类乡村振兴潜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22个一级指标和107个二级指标,尝试建立了西部省区城郊融合类乡村振兴潜力综合评价模型;并以陕西省镇安县永乐街办中合村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的转型已成为促进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城乡地域结构的转变特点和影响因素,本研究多角度量化了宁波市城乡结构的发展与经济转型的关系。提出量化城乡地域结构的指标体系:土地利用面积与景观格局的变化,并提出衡量经济转轨的角度:全球化、去行政化以及市场化。结果表明:城市地区受市场化和行政分权政策影响,整体景观格局趋于破碎化、不规则化。乡村地区由于财政分权,整体格局呈现破碎化和单一化。城市建筑用地扩张受市场化和全球化影响,农田的减少与市场化政策有关。本研究得到了不同城市规划区域对经济转型的响应形式,为政策制定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土地利用规划进展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土地利用的多元化和非农用地的增长,呼唤一部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城市化与经济全球化、后现代思潮出现叠加,出现了逆城市化的过程,越来越多的人返回乡土、返回田园,返回的动机、方式、路径虽各不同,但构成了一股返乡的潮流,潮流的精神动力是乡愁,但不能忽视的物质动力是资本下乡,一些企业家在乡村寻找商机,寻找发明传统,以文化经济的方式,复兴乡土社会。重新发现乡土价值,振兴乡村日渐成为当代社会的共识。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明确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农村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引领下,河南省自然资源系统顺势而为,积极开展土地利用综合改革。城镇规划区内建设用地、农村耕地和乡村建设用地这"三块地"的利用改革,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总要求。推动乡村振兴,需要强化规划引领,统筹部署,科学安排,以发挥乡村优势,引导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便于综合协调和规划实施,需要适应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要求,融合经济社会发展、产业振兴、村镇建设、土地利用、生态保护治理等有关规划,形成"多规合一"综合规划。  相似文献   

14.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是推动我国土地利用水平迈上新台阶的重要抓手,也是在新时代时期推进城乡融合的重要支撑。本文通过熵权法和耦合协调模型,探究了山东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特征,研究发现:山东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性总体表现为不均衡特征,各地市综合评价结果差距较大。山东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度空间部分区域差异显著,以高水平耦合为主,且呈“工”字形分布。山东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度空间分布呈“东高西低”态势,以低水平协调为主。提出了推进山东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国乡村正处于转型发展的新时期。截至2018年,中国有5.6亿人生活在乡村,乡村聚落仍是乡村居民重要的生产和生活的空间载体。然而由于乡村无序的扩张以及城市的"挤压",乡村聚落出现"乡村病""空心化""布局分散"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以乡村居民生活质量为导向,进行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变研究,探索其驱动因  相似文献   

16.
正经济结构变革与村庄转型是传统农区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内在需求,"农二代"社会和经济行为特征的变化是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主要动力。不同世代的农民与宅基地的粘度不一,代际差异决定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节奏与速度。文章以四川省泸县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为例,分析传统农区经济结构变革和村庄转型对宅基地制度变革的影响,指出:乡村经济结构正在质变;村庄的分化和相对集聚;城乡互动与宅基地价值显化。同时,文章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土地作为农村中最根本、最重要的要素资源,起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本文通过对海盐县农业农村发展和土地利用现状情况的调查,分析当前农村用地方面的问题,探索提出解决的思路建议,为破解乡村振兴发展中的用地矛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矿产资源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现代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保障。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矿产资源因其主要分布在乡村的特性而与乡村发展密不可分。近几年随着资源的紧缺,矿产资源的价格不断增长,在利益的驱使下,农村中与矿产资源相关的矛盾纠纷、违法行  相似文献   

19.
正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如何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土地要素保障和政策制度供给,助推乡村振兴,是摆在国土资源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命题。在省委省政府统筹部署和自然资源部的支持指导下,通过广泛深入的调  相似文献   

20.
<正>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经营性建设用地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对于高水平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一、研究背景在城乡二元体制下,长期以来我国乡村的投资强度普遍较低,建设用地一般为集体建设用地或国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