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民 《华北国土资源》2012,(3):39-42,133
从刘春明的写意仕女画中,我们不难看出画家既有对"笔墨当随时代"的思考,又能在传统与未来、继承与创新中选择"原创与前瞻"的姿态.更为可佳的是,他的作品没有割断与历史、传统的文脉关系.当代人物画的发展表明,对绘画传统的任何绝对化态度都是不可取的,应有的态度是,我们不能否认一切艺术都是文化的产物,从传统走来与"原创和前瞻"之间并不截然对立,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其区别在于言说的指向不同而已,即外在的表达与内在的独白,它们带来了回顾式的或是前瞻式的艺术形式与语言样式的不同. 刘春明作为当代中青年画家,其写意画当属性灵派,追求笔墨意趣和文人画的精湛与凝练,除其性情之外,更凸显出他对中国画传统的认知与把握,以及他的写意方式之主观性、纯粹性和寓意元素等等.对传统进行有选择的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强化自我的主观感受和体悟,并在实践中锤炼、锻造自己的艺术,进而以表现心性、理念为目的,使艺术返回天真率意,做到心手合一,物我两忘,摒弃雕琢,一任从容自然的挥洒,在心无挂碍中信笔抒写.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风景名胜地图艺术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风景名胜地图脱胎于中国山水画,因此与中国山水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同时,由于受时代条件的限制,古人更多将关注点放在地图的艺术特征层面上。古代风景名胜地图是中国特有艺术与文化的产物,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书法、绘画等多种艺术于一身,具有重要的文化与艺术价值,值得探寻与传承。本文从地图学的符号设计、制图综合、比例尺、方位与色彩、注记与文字、传统思想等多种角度对中国古代风景名胜地图的艺术特征进行了探讨,并以图的形式对相应特征作了阐述。这些艺术特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与结晶,有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尤其是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从根源上无形有形地影响古代风景名胜地图的艺术性的发展。古代风景名胜地图的艺术性能为当代以二维居多、艺术性严重不足的现代地图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并且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今天,具有重要的文化战略意义与传承价值。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调查随之发展起来.对网络调查与传统调查方法进行了比较,并论述了在统计调查中传统调查方法与网络调查如何综合应用和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4.
庞其武先生在桂林生活、工作多年,现供职于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性格温文尔雅,做事脚踏实地,不喜高谈阔论,低调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一颗对艺术孜孜以求的心。他不慕虚名,执着于山水画艺术创作,有选择地借鉴传统技法,适当地融入现代生活感受,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创作了一批  相似文献   

5.
以早期电影作品为考察对象,透视影片中"大团圆"现象背后所蕴涵的文化心理:既是"中和之美"的儒家美学理想在艺术中的体现,也是中国传统的循环人生观等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浸润出来的结果,有着深厚的民众基础和文化根基。在此基础上对其文化意义从正反两面进行辩证的评判,以此引发对当今中国电影叙事观念以及创作手法的更新变化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华夏思维与信息思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科学前沿发展”这一个跨学科论题,内地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华夏思维中的朴素系统论已有不少论述,本文从另一角度探讨信息思维和华夏思维之关系,中国传统文明在未来世界科技发展中位置和贡献。焕发华夏后人在新的地球文明来临前之醒觉,迎接廿一新世纪之到来。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诗创立具有一定的诗学因素,诗人们难以在传统诗歌领域推陈出新。在其理论并不成熟,而且没有生产出优秀作品的前提下,新诗主要是作为新文化运动和白话文运动的一分子被人们所接受,并且迅速确立其社会地位。新诗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也一直具有强烈的社会与政治关怀。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新诗逐渐放弃社会责任,企图回归艺术。可是新诗的艺术成就本来不高,放弃社会责任对于新诗来说其实是放弃了存在的主要理由。摆在新诗面前的是一条漫长的艺术探索之路,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新诗最终的成败。  相似文献   

8.
山水画乃中国绘画之大宗,山水画理论也是中国学术史的重要组成内容。中华美学精神形之于绘画,也以体现在山水画上最为清晰。山水画历史久远,它产生于魏晋六朝时期,而宗炳的《画山水序》和王微的《叙画》两部山水画理论也产生在同时期,它的出现对前汉后唐两个时代艺术的总结和开拓起了转折与通筋舒络的作用,以自己鲜明的艺术特色丰富了早期的中国美术史,并对后世中国画和画论的发展产生了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9.
艺术反映时代,真正的艺术作品能源呈示出艺术家的学术精神、学术探索和学术发展.从这十二位北京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正是这样一种姿态,可以说,这也正是当代中国书画发展的一个标识. 书画艺术是写心写意的艺术,是艺术家禀赋、阅历、性情、学养、品格的综合反映,是画家情感的挥发、思想的折光.笔墨修养的单薄,使中国画创作流于一种浅薄,甚至是苍白.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0月27日至31日,在每年一届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山西省王修筑先生在一粒米上刻的15首诗,吸引了全国不少人的目光,像这么小的微雕,以前在山西还没有见过.大家看过后都惊叹不已. 微刻是我国传统艺术中最为精细微小的艺术,所以被历代称之为"绝技".据考证,早在西周时期就出现了甲骨上的微刻,这说明微刻的历史几乎与书法同步.在漫长的3000多年文字发展过程中,书法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艺术门类,而微刻却沉入历史的冰川暗谷.直到明末清初,也只有一篇《刻舟记》问世.  相似文献   

11.
中国市井风情小说的历史源远流长,现代小说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市民文学的艺术形式。中国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对小说家的创作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得现代小说形成了两次市民文学浪潮,出现了以北京为代表的"古都中国市井"、以上海为代表的"挟带洋场风韵市井"、以大江南北小镇等为代表的"闾巷市井"三种最具代表性的市井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12.
16世纪末,西方制图技术传入中国,相对独立发展的中国传统地图学,开始受到西方的影响。直到民国的3个多世纪内,西方包含经纬度控制和投影变换等的精确制图技术,在每个阶段传入和传播的过程中,对中国传统地图学的发展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以明末、清初、清末至民国时期作为研究的主要时段,着重分析了每个时期西方制图技术的传入背景、受其影响产生的地图作品,对中国传统地图学的影响,并梳理中国传统地图学在西方制图技术的影响下,由独立发展到对西方制图技术的抵触和借鉴直至吸收,到完成中国地图学由传统旧法向现代新法的转变,构建起符合中国社会发展需求的近代制图理论的过程,以期能对现代的地图制图产生相应的启发。  相似文献   

13.
正古琴,也称七弦琴、瑶琴,也就是古代文人所说的"琴棋书画"中的"琴"。它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有着三千年的悠久历史。萧,唐至今专指竖吹之萧,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中爱不释手的器物,被尊为"国乐之父""圣人之器",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与其他思想和艺术形式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14.
《国土资源》2002,(11):47-47
《中国21世纪议程》是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环境与发展的总体出发,提出的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以及人口、教育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和政策措施方案。它是制定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一个指导性文件。1994年3月25日,国务院第10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继宋朝科学发明进入集中期之后,元代与明代在地图制图学上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峰。元代和明代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较长的封建王朝,从这个时期起,不同民族在统一政权所辖之下,相互学习,互相促进,朱思本创立了承先启后的地图系统"三大支柱",其绘制的《舆地图》,影响了明代以至后来地图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源远流长,从楚汉浪漫传统到晚明叛逆洪流,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由幼稚走向成熟,也逐渐产生了和现代浪漫思潮相同的精神内涵,这就是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反叛意识;20世纪"五四"时期,在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上发展出全新的、更为自由奔放的、波澜壮阔的现代浪漫主义文学巅峰。由于政治环境、文化氛围、文学传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在广度、深度等方面都与现代浪漫主义文学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著名书画评论家刘会彬先生讲:孔夫子把艺术看成是"成性亦修身"的内省功夫的一部分,因此饱受儒学浸染的中国传统艺术,包括绘画艺术,就无可避免的具备了可以乐而不可以淫,可以哀而不可以伤的中庸之美的特质.  相似文献   

18.
“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中国冶勘的决策者们在党的十六大提出21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际,全面分析和总结了中国冶勘的历史与现状,审时度势,用全新的眼光和理念明确提出了“培育和打造市场经济主体——中国冶勘集团,实现中国冶勘经济跨跃式发展”的宏伟战略,谋划了“十五”后三年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体制构架、思路与战略措施。这是中国冶勘在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发出的动员令,这将意味着我们多年习惯的体制、机制、工作方式,甚至沿袭了多年的传统思维、传统意识都将面临着冲击。毫不夸张地说,这将是中国冶勘一次重塑自我的艰苦创业历程。  相似文献   

19.
云计算技术及产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云计算与物联网的关系入手,分析了云计算的产业现状和核心工作内容,对云计算的架构方法提出了观点,云计算技术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计算和存储问题上;从产业和技术角度论述了云计算对中国信息产业的重要意义,云计算是中国未来信息产业振兴的机会,中国能在云计算时代走出一条符合中国产业特点的路,中国传统文化也会为云计算产业的发展提供创新的源泉.  相似文献   

20.
国际欧亚科学院的宗旨 国际欧亚科学院(简称欧亚科学院)是根据欧亚国家一些著名学者的倡议于1994年组建的。 欧亚科学院是由世界各国著名科学家、技术专家、文化活动家组成的科学团体。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政府组织已在联合国注册。他们联合起来为了研究欧亚大陆最重要的、具有空间相互联系的共同性紧迫问题,其研究对象和现象既可能有地区分布的性质,也可能具有全球分布的性质。通过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领域科学家、技术专家与社会活动家的共同努力与通力合作,促进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当今社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