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西虎岭黄铁矿床围岩蚀变的研究认为,围岩蚀变大致可分为6种基本蚀变类型,5个蚀变阶段,3个蚀变带。各蚀变带以矿体为中心对称分布,各带之间呈渐变过渡关系。同时认为矿床成因类型属中低温热液充填型,并指出围岩蚀变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铁炉坪银、铅矿床围岩蚀变的研究,划分出6种基本蚀变类型,3种蚀变带。各蚀变带以矿体为中心对称分布,各带之间呈渐变过渡关系。并指出由蚀变作用引起围岩化学成分及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岩石化学成分与矿物成分变化相一致,成矿与围岩蚀变相辅相成。还指出了围岩蚀变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厂矿田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矿产地,不同类型的矿床围绕花岗岩体呈带状分布,由于围岩岩性、空间位置不同,围岩蚀变呈现多样性,同时又有一定的变化规律。文章对大厂矿田围岩蚀变地质特征——蚀变带特征,以及蚀变与不同岩性围岩和岩体的空间关系、蚀变带与矿床的关系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围岩蚀变为主轴,描述了围岩蚀变的特征,并从原岩成分、构造与岩浆活动特征出发,分析了与围岩蚀变的内在联系,进而运用巴尔特的“原子交换”法阐明了围岩蚀变的成因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绿硐掌金矿为一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矿床的形成受地层、构造、围岩蚀变等因素的影响。本文阐述了绿硐掌金矿的形成与地层、构造、及围岩蚀变的关系。对矿区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的说明。五台群柏枝岩组在后期吕梁运动进一步受到强裂改造,发生韧性剪切作用,并伴随强裂的热液活动,Au元素进一步富集,形成的金矿(化)体。  相似文献   

6.
根据对元岭金矿三条蚀变破碎带一般地质特征、微量元素特征的对比研究,并借鉴邻近矿区蚀变破碎带的矿化特征,本文阐明了元岭蚀变破碎带矿化的有利构造部位,总结了蚀变破碎带特征与矿化强度之间的关系,指出蚀变破碎带的矿化蚀变元素为中低温组合,矿化蚀变愈强则参与元素的种类愈多、数量愈大。围岩性质对矿化蚀变有一定影响,围岩中的易迁移亲铜元素和亲硫铁族无素对矿化有利。据此,为进一步成矿预测、评价蚀变破碎带的含矿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康山金矿田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及黄铁矿化。蚀变具有明显的分带性 ,蚀变与金矿化关系密切 ,是金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潼关金矿田含金石英脉蚀变矿化的主要特征,指出该矿田含金石英脉的蚀变围岩可分为两个带,即绢云母石英片岩带(或千枚岩带)和蚀变片麻岩带,认为整个蚀变带具典型的中温热液蚀变特征;在围岩热液蚀变过程中,Au、SiO_2、K_2O、CO_2和H_2O是带入组份,而Mg、Ti、Na_2O、Fe_2O_6、FeO和CaO是带出组份,Au未表现出明显的扩散效应.  相似文献   

9.
文章利用ArcGIS及MAPGIS空间分析属性分类统计方法,研究了广西1∶20万区域地质图53个图幅中围岩蚀变的类型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并对围岩蚀变类型的空间分布规律与广西线型构造、大中型矿床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对山西省灵丘县刁泉银铜矿的矿区的区域地质特征、矿区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以及围岩蚀变进行了阐述,对矿区的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找矿标志及成矿规律.  相似文献   

11.
建昌县大石沟金矿床与南大线金矿床相连,二者实为一个金矿床。矿床受控于大青山火山机构,在火山机构的南侧接触带及其附近的中侏罗统髫髻山组安山质火山岩中热液蚀变发育。蚀变有两种类型,即面性围岩蚀变和线性围岩蚀变,面性蚀变岩受接触带控制,线性蚀变岩受断裂构造或劈理(带)控制,前者控制了金矿床或矿化带,后者控制了金矿脉(带),这种控矿断裂或劈理(带)是大青山火山机构破火山口塌陷过程中形成的裂隙系统。依据矿床产出的地质背景、构造环境、矿床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等建立了矿床模式,以利于今后的成矿预测和资源评价。  相似文献   

12.
湘西合仁坪钠长石-石英脉型金矿床围岩蚀变及质量平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西柳林汊一带钠长石-石英脉型金矿十分发育。为了揭示该区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过程及成矿流体信息,对该区最典型的合仁坪钠长石-石英脉型金矿床围岩蚀变特征进行研究,并利用标准化Isocon图解法,对围岩蚀变过程中物质带入、带出进行质量平衡计算。结果表明:合仁坪金矿床的围岩蚀变主要包括绢云母化(褪色化)、黄铁矿化和绿泥石化,其中褪色化分布最为广泛,是该区金矿床最重要的蚀变类型;在合仁坪金矿床形成过程中,围岩中的Al2O3为惰性组分,Na2O、Sr、V、Cr、W、Nb、Th及部分挥发分(S、CO2和H2O)等组分被带入围岩中,而SiO2、Fe2O3、K2O、CaO、MgO、Cu、As、Pb、Zn、Ni、Co、Sb、Li、Rb、Ba等组分从围岩中迁出;轻稀土元素的迁出程度远远大于重稀土元素,围岩蚀变过程中轻、重稀土元素发生强烈的分异;矿脉中钠长石的钠质并非来自赋矿围岩,而是由成矿流体从外界带入的;矿脉石英中硅质则部分来自赋矿围岩。  相似文献   

13.
西秦岭温泉斑岩型钼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温泉斑岩型钼矿床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围岩蚀变及蚀变矿化分析研究的同时总结了其找矿标志,为矿床外围及其它地区寻找同类型矿床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4.
焦家金矿属于蚀变岩型金矿,围岩蚀变发育,是我国储量最大的金矿床之一。该文对蚀变带中的钾长石的赋存状态、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与未蚀变的玲珑岩体中的钾长石进行对比。认为焦家金矿床主要存在三种成因类型的钾长石,即原生钾长石(岩浆成因)、高温热液钾长石、低温热液钾长石。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探讨了热液钾长石的形成与成矿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矿围岩蚀变和构造分析是找矿研究的重要内容,遥感异常信息提取、遥感地质解译,结合野外调查能查明围岩蚀变分布情况和构造特征。本文以河南省卢氏县西部地区的成矿远景区为研究区域,选用ASTER多光谱数据和SPOT5高分辨率数据,利用遥感图像波段比值处理方法及特征主组分分析、光谱角填图分类等分析方法,对该地区重要成矿区段做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及遥感地质综合分析并提供了新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6.
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产于拆离断层附近陡倾斜破碎带中 ,矿体定位明显受控于拆离断层。文中分析了不同成矿阶段、围岩蚀变和含金破碎带产状变化对矿化富集的影响。根据矿化和主要蚀变类型的对称分布特点 ,认为拆离断层是金矿的直接导矿构造。  相似文献   

17.
大瑶山地区是广西著名的金成矿带之一 ,金矿化常伴随围岩退色蚀变 ,两者具有共同的成因机制 ,在空间上关系密切 ,退色蚀变是金矿化最后阶段的产物 ,其规模可能与矿化强度有关 ;并具有独特的宏观外貌 ,对找矿有指导意义 ,正确认识退色蚀变的成因机制 ,有助于提高金矿的找矿效率  相似文献   

18.
四川石棉大水沟独立碲矿床堪称世界首例,其矿体两侧的围岩蚀变较窄,且蚀变带与矿脉及未蚀变岩呈清楚而截然的接触关系。主要围岩蚀变为白云石化、白(绢)云母化、云英岩化及电气石化等。这些蚀变作用分别发生于177.7~165.1Ma和91.71~80.19Ma。蚀变作用过程中SiO2大量析出,Al2O3、TiO2、CaO、MgO、K2O、H2O、CO2、Fe2O3、MnO则有不同程度地带入。与此同时,REE在此过程中包集体迁出,Te、Bi、AS等元素的含量则决定于蚀变作用及其强度,而与原岩无关。  相似文献   

19.
围岩蚀变现象是热液矿床成矿作用发生的重要标志之一,使用遥感数据进行蚀变信息的提取能够降低找矿成本,提高找矿效率.多光谱遥感数据以覆盖范围广、获取容易、价格便宜等优点成为蚀变信息提取的主要数据之一.根据 LandsatG8OLI和 ASTER数据各自的波谱优势,把两者进行集成,得到 AO 数据;然后融合 AO 和 LandsatG8OLI全色波段得到融合后的 AOM数据.基于 AOM 数据,利用波段比值、相对吸收深度、混合调制滤波对研究区的矿化和围岩蚀变进行了提取.为了验证 AOM 数据在矿化蚀变信息提取中的优势,对比了数据集成和融合前后的蚀变信息提取结果.对比结果表明:①AOM 数据能够充分利用LandsatG8OLI和ASTER的波段信息,包含了比任何单个数据都多的蚀变信息;②AOM 数据能够提取出更多的信息,尤其是对一些细节信息提取效果更好,可应用于矿化信息提取研究.   相似文献   

20.
南东庄金矿位于胶东昆嵛山-乳山凸起西北部,牟(平)-乳(山)金成矿带北端。该文通过矿床地质特征、围岩蚀变、控矿构造等方面展开综合研究,划分了蚀变组合分带及成矿阶段,总结了矿体赋存规律。矿体严格受NNE或NE向断裂带控制,呈脉状、透镜状产出,具尖灭再现特点。围岩蚀变主要有绢英岩化、硅化、黄铁矿化、钾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等,并具明显蚀变组合分带。矿床的成矿阶段划分为5期,其中石英-黄铁矿阶段和多金属硫化物阶段是主要的金成矿阶段。通过区域及矿区两方面成矿地质条件分析,认为该区具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