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瞭望     
我国最大海下采煤工作面投产近日,山东能源龙矿集团北皂煤矿海域H2303工作面开始回采,这标志着我国海下采煤的第七个工作面正式投产。截至目前,北皂煤矿已累计开采海下煤炭突破500万吨。由于海下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情况复杂,为提高开采安全系数,杜绝水文地质灾害发生影响海下采煤工作进展,此次北皂煤矿加大海下水文地质探查力度,将工作面瞬变电磁水文地质条件探查由工作面形成后进行改为工作面掘进中进行,通过超前探放杜绝地质水文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
针对在特殊地质条件下和不规则回采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工作面切眼采取扇形布置能够回收三角区域煤炭资源,从而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通过改革现场设备安装,解决了前后部运输机和转载机的搭接问题,获得了开采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数据,从而保证了扇形区段的安全回采,可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3.
我国煤矿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井水文地质基础工作薄弱;现有水害防治技术手段推广应用不够;防治水技术与相关工作投人不足;矿井防治水专门人才缺乏;超层越界开采、超强度开采煤炭资源等一系列问题,都威胁着矿井的安全开采。因此,详细研究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可为安全开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蒋庄煤矿的主采煤层将由开采3煤层逐渐变为16煤层。为了合理设置和调整矿井排水系统,更好地开展16煤层矿井防治水工作,尽可能准确地预计矿井涌水量。矿井16煤层已开采了多年,其矿井涌水规律需要根据近几年的资料进行总结和研究,对涌水量进行预计。简要分析了蒋庄煤矿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结合矿井实际,对16煤层充水因素进行了分析,确定开采16煤层主要充水水源为十下灰含水层。在此基础上对16煤层涌水量进行了预计,并对预计结果进行了评价。该文分别采用大井法、比拟法和趋势线预测法等3种方法对矿井涌水量进行了预计,其中对传统的大井法进行了改进,并创造性地运用了趋势线预测法,并对各种方法的可靠程度进行了评价,对各种方法预计结果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确定预计的矿井涌水量,从而使得预计的结果更加科学、合理,为下一步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鸡西煤田,影响矿井划分、采区布置、采掘工作面安排的地质因素主要是断层和褶曲。大型断层和褶曲在建井之前已基本查明川、的断层和褶曲由于受勘探程度和精度的限制,在勘探阶段难以查明。同时,中小构造是影响矿井定开拓布局、生产的一大难题,特别是小断层直接影响回采工作面的布置,研究中小断层的赋存规律,对搞好采区内中小断层预测、指导生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带压开采工作面突水危险性受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开采影响等多个因素影响,而底板富水性是突水与否的前提,掌握底板含水层富水性无疑是分析评价突水危险的关键,不同的矿井甚至不同工作面底板富水性差异较大,因此即使同等地质条件也会出现差异性突水情况,采用瞬变电磁法探测底板及构造带富水性,结合突水因素分析评价底板危险性对安全生产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滨湖煤矿16煤开采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涌(突)水现象,影响了矿井的正常生产。全面分析16煤开采的充水条件,才能排查出水患威胁的各种原因,从而制订出合理有效的防治水措施,对保障滨湖煤矿16煤层的安全顺利开采具有重要意义,对滕县煤田其他煤矿16煤的开采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矿井涌水一直是煤矿安全的一个重大隐患,文章基于贵州省习水县大丰煤矿多年生产涌水量资料和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对矿井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分析,采用解析法和水文地质比拟法对矿井涌水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采用比拟法预测更为准确,可为下一步矿山开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偏碱性矿井水演化过程中的水岩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中国淡水资源相对贫乏、煤矿开采不同程度地使水资源受到污染的现状,以阜新矿区为例,应用水文地质学和水文地球化学原理,研究煤矿开采条件下偏碱性矿井水演化过程中的水岩作用.结果表明:地层为碱性岩石和煤层含硫量偏低使矿井水酸碱度大于7,呈偏碱性.偏碱性条件使铁离子质量浓度降低,同时促进了氨氮硝化反应进行,使矿井水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质量浓度增加.偏碱性条件也可能是造成氟质量浓度超标的主要原因.煤岩层地球化学特征是本地区偏碱性矿井水形成的基础,水岩作用对矿井水各组分的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我国,煤炭资源仍是主导能源。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国家对煤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不断淘汰落后产能,释放先进产能,也伴随着行业与煤炭相关产业链的不断发展进步,煤矿的开采速度也在不断加快,煤炭需求量稳步增长。但是,煤矿工作人员在煤炭采掘过程中,如果无法正确运用合理的开采技术,矿井煤炭资源的开采质量和煤炭产出数量将受到影响,势必对煤炭资源不能科学合理利用造成影响,并且长期不合理的开发将会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资源不能合理利用既造成煤矿工人的安全没有保障,又严重不符合国家对煤矿管理的产业政策。因此在煤矿开采过程中,提高煤矿开采技术也逐渐引起了人们关注。本文通过对我国煤矿井下开采技术现状的分析,介绍了不同地质条件下应用的采煤开采技术、薄煤层长壁开采技术、采煤工艺等技术的应用,以青海能源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鱼卡公司为例,分析了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在柴达木盆地高海拔鱼卡矿区煤矿(井筒标高3200米)经过13年的经验开采的应用,围绕包括井田地层与地质构造、煤层煤质、设备选型、采煤工艺等井下采煤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高海拔地区对复杂条件下薄煤层开采如何实现高产高效及保障井下煤矿开采的安全策略,对加快推进高海拔地区煤炭科学采煤技术进步,促进煤炭工业走向新型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道路,实现煤炭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分析王寨勘查区详查勘查阶段获取的地质成果,通过勘查方法、勘查区地质、煤层煤质特征、水文地质特征、煤层顶底板工程地质特征、其他开采技术条件、资源量七个方面对区内的赋存地质特征进行总结和研究,为今后煤矿规划与建设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地质实验工作要以国家和地质工作需求为导向,坚持地质实验工作紧密地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更加主动地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方针,及时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信息资料。《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简称《决定》,下同)的实施对地质实验工作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地质实验工作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地质实验工作面临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3.
一、地质测量工作是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 煤矿井下生产工作是一项地下施工的艰苦工作,危险性大,不确定因素多,特别是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给巷道的掘进、煤炭的回采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给安全工作提出一道难解的课题,也是需要我们必须破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月10日,青海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行委鱼卡矿区建设的90万吨矿井主生产系统竣工投产。这是青海省机械化程度最高、单井生产能力最大的现代化矿井。这座矿井的建成投产,结束了青海省煤矿无机械化开采工作面的历史,是青海省煤炭工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一件大事,也标志着柴达木煤炭工业又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  相似文献   

15.
蔡依超 《山东国土资源》2007,23(11):11-12,16
放顶煤开采是在开采过程中沿厚煤层的底部布置采煤工作面进行开采,并利用矿山压力及其他辅助措施将顶煤从工作面后方一起放落的一种采煤方法。该文从放顶煤工作面顶煤的稳定性入手,详细阐述了采矿活动中顶煤受力破坏情况,支架与围岩的关系,进而探讨了控制顶煤的有效措施,对煤矿放顶煤工作的安全性、可操作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制定疏干措施,防止矿井突水淹井事故的发生,煤矿必须对矿井涌水量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但矿井涌水量受大气降水、地表水、水文地质条件、开采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呈现出较大随机性和波动性。用灰色理论残差GM(1,1)模型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可有效弱化其随机性,规避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该模型机动灵活,预测结果精度高,为矿井设计的最优化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煤矿断层导水是引起煤矿水害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对煤矿断层的导水性勘查与评价是煤田水文地质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也是煤矿采区布置与安全开采必须解决的问题。在煤矿开采初期查明矿区内断层构造的空间分布及其含导水性,对指导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充分收集新安煤矿矿区地质、水文及物探资料的基础上,利用瞬变电磁技术,对区内断层等构造的含导水性进行了勘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煤矿的开采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有效地预防了煤矿开采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根据区域和矿区地质资料 ,结合岩溶陷落柱的形成地质条件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 ,得出了否定的认识 ,对正确认识永夏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 ,有效地开展矿井防治水工作 ,正确指导生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12年12月11日至12日,由河南省煤炭工业信息化厅组织的生产矿井地质报告评审会在郑州市将军宾馆举行,由河南省煤炭地质勘察研究总院编制的9个矿井报告一次性通过评审。本次参加评审的矿井报告是济源鹤济煤业有限公司财源、富源、金捷、顺达、王屋山、磨庄、克二、济联8个煤矿以及郑州鹤郑公司东兴煤矿井地质报告。其中财源、富源、金捷、顺达、王屋山矿5个报告由煤勘总院矿井地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推进我省煤矿结构调整,加大力度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开采的煤矿,规范煤炭资源整合工作,近日,省政府转发了由省经委制定的《黑龙江省煤炭资源整合工作方案》。这标志着我省煤炭资源整合工作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