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地质灾害是指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气候多变,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非常复杂,是世界上地质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2.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产生和人为诱发的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包括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崩塌、海水入侵、瓦斯爆炸等。地质灾害已成为造成我国人员伤亡的主要灾害之一,平均每年造成1000多人死亡,经济损失上百亿元。受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环境脆弱等不良自然条件的影响,广西是全国7个地质灾害多发省(区)之一。  相似文献   

3.
《山东国土资源》2004,20(1):17-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4号公布自二○○四年三月一日起施行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防治地质灾害,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第三条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第四条 地质灾害按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大小,分为四个等级:(一)特大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世界各地的洪涝、干旱、地震、泥石流、滑坡、森林火灾等灾害事件频频发生.全世界每年因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数以亿计,灾害大多与人类的活动,特别是与人类经济-工程活动有关.结合灾害事例,特别是地质灾害事例,从生态、气候、城市及地质环境等方面加以论述,阐明人类经济-工程活动加快诱发了对环境的危害,希望引起人们,特别是政府部门和有关专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这些,都严重制约着灾害多发地区的经济发展,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在汛期,受气象因素的影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经常造成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6.
地质灾害指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随着瑞安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工程活动规模与强度不断加大,滑坡、崩塌、泥石泥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7.
栖霞市生木树泥石流隐患点为烟台市471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其中1处,曾于1979年7月因暴雨引发泥石流灾害,给当地村民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以该泥石流沟流域作为研究区,并以区内泥石流发育的自然环境、基本特征及形成泥石流的地质条件、物源条件和水源条件等勘察成果为基础,综合分析区内泥石流发育特征、类型、形成机理、引发因素,并选取相关参数对泥石流基本特征值进行计算,为同类型泥石流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综合研究确定区内泥石流易发程度为轻度易发,现阶段泥石流沟发展阶段为发展期,泥石流灾害趋于相对稳定,但一旦遭遇暴雨至特大暴雨,可能会再次引发泥石流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8.
通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红眼川乡移民小区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危害的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技术依据,以减少因不合理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同时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进行用地审批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主要地质灾害有矿山地质灾害、海(咸)水入侵、岩溶塌陷、水土流失、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其发育和分布严格受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的制约,同时也受气象、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这些灾害危害很大,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伴有人员伤亡。文中对其分布规律、危害程度、致害因素及区域活动性等做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对策及防灾减灾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地质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生活条件。近年来,各种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例如地震、山体滑坡、雪崩、泥石流、地面沉降、隧道塌陷、涌水及堤防渗漏等,造成人员伤亡、房屋倒塌等危及人员生命,造成财产损失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由于地质过程导致地质体或地质环境变化而造成灾害的地质过程,都可称之为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11.
制定地质灾害灾情统计标准的必要性及意义 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条件复杂,地质构造活动强烈,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分布面广,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最为普遍,也最为严重。全国有400多个县(市)、1万多个村庄受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威胁;有24个省(区、市)存在严重或较为严重的地面塌陷现象;岩溶塌陷危害大中城市30个,危害县城、乡镇500多个;地裂缝在17个省(区、市)危害严重。每年全国各种地质  相似文献   

12.
根据山东省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分布与发育规律,结合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将山东省分为7个主要地质灾害区(地面沉降、地裂缝、采空塌陷、岩溶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崩塌泥石流、海咸水入侵)、26个地质灾害地段。通过调查及综合研究,对各区段地质灾害特征和发生规律等进行了概略评价;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的行政性对策建议,并针对不同类型地质灾害提出了技术性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广西属地质灾害高发区,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地质灾害发生的数量和由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都在大幅上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形势更为严峻,任务更加艰巨。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对地质灾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淳安县面积4427平方公里,是浙江省面积最大的一个县,该县有30个乡镇,899个行政村,2375个自然村.由于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自己施工的新安江水电站建成后,该县45万人口大多生活生产在海拔110米高程的山坡上.这里的地形又是以切割破碎的丘陵山地为主,不仅山高坡陡,地表分化严重,而且第四系坡层积厚度大,地质环境条件较差,是地质灾害高发区、易发区.该县共有130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其中直接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有488处.2000年前,这里几乎每年都要发生因地质灾害造成重大和特大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据1990年至1999年统计,该县因地质灾害造成51人死亡,1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506万元.  相似文献   

15.
正6月22日强降雨以来,遂昌县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加强科学防御、完善应急处置,坚决做到"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将地质灾害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据不完全统计,自6月22日以来,全县虽己累计发生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200余起,但未发生一起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事件。特别是6月29  相似文献   

16.
2008年6月15日, <汶川地震甘肃省灾区地质灾害应急排查总结报告>完成.报告显示:截至6月10日,甘肃和来自内蒙古自治区、福建省、北京市等省区的地质工作者共排查汶川地震新引发和加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2332处,其中特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102处.地震引发地质灾害直接造成150人死亡,伤468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88亿元.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41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7.
1999年 4月 19日 ,广西区政府主席李兆焯签署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令第 3号 ,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 ,自 1999年 6月 1日起施行。地质灾害是指因自然和人为因素造成地质环境变化 ,给经济建设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危害的地质事件。广西境内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 (含岩溶塌陷和非岩溶性塌陷 )、地面沉降、矿坑突水、海水入侵等。人类居住的地球在其形成、发展、演化的 4 6亿年间 ,从来没有停止过运动 ,当部分运动危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时便形成地质灾害。我国幅员辽阔 ,地质构造和地理条件十分复杂 ,…  相似文献   

18.
刘维 《国土资源》2012,(9):15-17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受威胁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地质条件复杂,构造活动频繁,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灾害隐患多、分布广,且隐蔽性、突发性和破坏性强,防范难度大。特别是近年来受极端天气、地震、工程建设等因素影响,地质灾害多发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国土资源战线的地质灾害防治尖兵们,始终奋战一线,面对严峻的地灾防治形势,从不畏惧,永不言弃,挽救了无数生命。而今,地质灾害防治上升为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保障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全局性工作,主动防灾减灾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资源、能源消耗持续增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矿山地质环境形势严峻,治理难度越来越大,矿山地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为此,要充分认识矿山地质灾害的产生,并对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作为矿山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正>杭州市淳安县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质灾害易发区占县域国土面积的96%左右,其中高、中易发区占11.55%,是浙江省受地质灾害威胁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县地质灾害呈"隐患数量多,分布范围广;灾害类型多,崩塌、滑坡占多数;灾害规模小,危害程度大"的特点,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按照浙江省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除险安居"三年行动要求,该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持以人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