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矿竭城衰"到转型遇阻,这是很多资源型城市面临的难题。近日发布的《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指数》第二批成果显示,在全国资源型城市的116个地级市中,有近一半面临着严重的转型问题。专家指出,破除转型难题,除了要解决资源依赖的问题,更要注重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有机协调。"矿竭城衰",是我国资源枯  相似文献   

2.
中国矿城:历史·现状·未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作家钱锺书《围城》里的这句名言,在中国乃至世界许多国家,不说家喻户晓,恐怕不知道的人是不会太多的了。 这在钱钟书自然是一种比喻。他是借用人类生活聚居的城市比喻男女之间由恋人走向婚姻之后的感情历程。不过,在现代社会,城市的的确确经历着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的深刻变化。眼下,在许多西方大城市,白领族不是在天天上演城里上班、城外居住的活剧吗?!在我国,北京、上海、广州这样一些大都市,同样的景观也是端倪已现,方兴未艾,正在加速度地展示。郊区化势不可挡。 有趣的是,矿业城市作为一种独特的城市类型,同样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性地演绎着在没有城市的地方诞生矿城,不是矿城的城市发展成为矿城,到头来万千矿业城市经营者、学界精英和政界要员,却不得不无可奈何地承认:矿城的出路在于变成非矿城。这难道有什么值得奇怪吗?是不是钱锺书的谶语在又一次显灵?  相似文献   

3.
在全党、全社会重视"三农"问题的今天,我们必须同时高度重视矿业、矿山、矿工、矿城问题(以下简称"四矿").如处理"四矿"问题失当,既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又将对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4.
矿业城市的资源有一个由盛而衰的过程。煤城如何避免“煤竭城衰”,走东北阜新等城市的老路,如何走出主要依靠资源开发利用支撑经济发展的煤城时代,适时转型,开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后煤城时代,是需要直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矿业城市转型问题自1997年河南平顶山第一矿次矿业城市发展论坛面向全国矿业城市提出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下,在全国矿业城市共同努力下,已取得了重要进展。为了进一步推进矿业城市转型工作,本文拟从阶梯式发展论这个角度就有关矿业城市转型问题谈点认识和意见。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地上有近20万座矿山。中国大地上有近500座城镇是因开发矿产资源而兴起或发展起来的“矿城”。然而,目前全国有50多个矿业城市已经进入休退期,就在近两年,国家就关闭了110座资源枯竭的矿山。[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矿业城市,尤其是新兴矿业城市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机,但在发展中所面临的资源、环境、运作机制等一系列问题亦越来越突出,直接决定和影响着矿业城市自身和所在区域的持续发展前景.基于此,针对我国矿业城市的形成特征,以及在向市场经济转换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矿业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8.
一、矿业城市(镇)是城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业城市(镇)是指依托矿产资源开发及其初级产品加工而发展起来的城市,或者说其主要经济功能是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初级加工产品的城市。矿业城市(镇)是城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有矿业城市(镇)390座,人口3.1亿,界定标准是以1999年为基数:矿业产值地级城市大干1亿元,县级城(镇)大于4500万元;矿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于5%;从事矿业人数大于6000人;著名的老矿业城市,发展势头迅猛的新兴矿业城市,虽然统计数据低于三项指标,也可确定为矿业城市。  相似文献   

9.
矿业城市是指先有矿后建城,以矿产开发而建立起来的城市.诸如乌海市、白银市、克拉玛依等均以不同矿种开发而形成的城市.其区域内典型的是植被稀少、生态脆弱、环境恶化,这些都与开采矿产资源人为破坏有关.矿业城市区域植被恢复是一个重大主题,内容广泛,措施千差万别,本文仅以乌海为例.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矿业城市,尤其是新兴矿业城市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机,但在发展中所面临的资源、环境、运作机制等一系列问题亦越来越突出,直接决定和影响着矿业城市自身和所在区域的持续发展前景。基于此,针对我国矿业城市的形成特征,以及在向市场经济转换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矿业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些对策。 我国的矿业城市,主要是指在非城市区域,因矿业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后形成和发展的工矿业行政建制区。其形成和发展历史较短,基本上是在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全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对矿产资源需求的大幅度上升,在…  相似文献   

11.
要像重视"三农"问题那样重视"四矿"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训 《国土资源》2002,(12):8-9
在全党、全社会重视“三农”问题的今天,我们必须同时高度重视矿业、矿山、矿工、矿城(简称“四矿”,下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大地上有近20万座矿山。中国大地上有近500座城镇是因开发矿产资源而兴起或发展起来的。这些城镇被称为“矿城”。在中国近700座建制市中,资源型城市约占五分之一。在中国西部省区,资源型城市占全国资源型城市的四分之一多。目前有50多个矿业城市已经进入衰退期,就在近两年,国家就关闭110座资源枯竭的矿山。最新调查表明:到2010年,我国46%的主要有色金属矿山将因资源枯竭而关闭;到2020年,仅有不足20%的矿山能维持生产。伴随着资源共处的枯竭,许多与资源相生相伴的城市城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济转型的“阵痛”。这种现象已经引起党和国家以及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矿业协会已经连续举办六次矿业城市论坛,探索中国矿业城市城镇的出路。2005年7月,第七届中国矿业城市论坛在甘肃白银举办。人们的目光开始聚焦中国西部矿业城市城镇。  相似文献   

13.
要像重视“三农”问题 那样重视“四矿”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党、全社会重视“三农”问题的今天,我们必须同时高度重视矿业、矿山、矿工、矿城问题(以下简称“四矿”)。如处理“四矿”问题失当,既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又将对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造成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矿业获得了蓬勃高速的发展。已建有国有矿山8000多座,还有非国有矿山十多万座,年采掘矿石量达40多亿吨,矿石采掘量和主要矿产品总量均居世界第三位,使我国由一个矿业弱国一跃成为世界矿业大国。矿业为国家建设提供95%的能源,80%的工业原材料,70%的农业生产资料与矿产资源有关。1999年,全国矿…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矿山存在资源损毁、地质灾害、环境污染三大类环境问题,其中以地质灾害中的矿山地面塌陷问题最为严重。它不但涉及“四矿”问题中的绿色矿山建设,而且影响到矿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地面塌陷是当前及今后我省矿山环境防治要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针对矿业城市发展具有的周期性、分散性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以及我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从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出发,运用区域城市发展理论,提出矿业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各国为实现工业化而进行资本积累的时期,矿业作为最主要的工业原材料,对各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而矿城则是在矿业发展和矿山建设达到一定规模后逐步形成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矿业城市的诞生与消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我国许多媒体和工业经济、区域经济、城市经济类书刊中,“矿业城市”一词不断地凸显出来。什么样的城市叫做矿业城市呢?矿业城市的产生、运行和发展,同一般城市相比,都有些什么样的差别?遵循着什么样的规律呢?──这些,都是关心我国经济和城市发展的人们所迫切希望了解的。 城市的内涵和本质 要了解矿业城市,首先就要弄清楚什么是城市。 也许有人会说,我国全国城市化宰 (通常以城镇人口占全部人口比例表示)已经达到30%以上,其中辽宁省城市化率高出全国约20个百分点,达到53%,不管城里人、农…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广大地矿工作者艰苦奋斗,我国矿也得到长足发展,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矿业开发体系。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不仅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而且提供了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解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以矿产资源开发为支柱产业的一大批矿业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各国为实现工业化而进行资本积累的时期,矿业作为最主要的工业原材料,对各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而矿城则是在矿业发展和矿山建设达到一定规模后逐步形成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高峰锡矿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业、矿山、矿工、矿城(简称“四矿”)问题已持续多年,现己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广西高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高峰锡矿)作为广西较大型矿山企业,反映出来的 “四矿” 问题,有一定的代表性,值得关注与研究。一 高峰锡矿基本情况及对区域经济的影响高峰锡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南丹县大厂镇境内,2001年固定资产总值1.9亿元,现有在职职工1089人,主要开采大厂锡矿田中世界上罕见的特富100号锡矿体,并回收锌、铟等。2000年处于鼎盛时期,年产锡、铟锌、铅锑精矿金属7.86万吨,实现工业销售产值3.78亿元、利税总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