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铧厂沟金矿床北部控矿剪切带地质特征及金的富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外调研和室内分析结果表明。区域韧性剪切带在铧厂沟金矿床非常发育,并经历了右行—左行—右行多期(次)活动。北部控矿韧脆性剪切带是区域韧性剪切带演化的产物,以左行剪切为主。位于铁夹树—庙湾北部厚层灰岩的下部。北部金矿带受北部控矿剪切带控制,长度大于1km.厚度约70cm,从地表延伸至1120m标高。未见尖灭趋势。黄铁矿是该类矿石中最重要的金属矿物。自然金是主要金矿物。有明金和显微金两种。矿石结构构造较为复杂。集中反映了热液矿床的构造特征。矿带的形成可划分为热液期和表生期。原生矿石中绝大部分明金、显微金中的包体金和裂隙金都与黄铁矿密切相关。黄铁矿(Ⅰ)经历了韧脆性变形。因而是金的最佳载体矿物。北部韧脆性剪切带的多期(次)活动,使金富集成为工业矿体。结合地质特征,预测该矿带可延伸至1120m以下一定深度。  相似文献   

2.
镇旬盆地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镇-旬盆地金鸡岭向斜南北两翼是秦岭板块内重要的成金区域。区内金矿类型有三种:金龙山细碎屑岩-碳酸盐岩型、二台子钠长石角砾岩型、牛家沟石英脉-蚀变岩型。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含砷黄铁矿、黄铜矿、毒砂、石英、方解石等。金以自然金为主,次有含银自然金。本区含矿地层主要为中泥盆统古道岭组(D2g)、上泥盆统南羊山组(D3n)、星红铺组(D3x)和下石碳统袁家沟组(C1y)。近东西向的剪切破碎带直接控制矿体的分布。蚀变以黄铁矿化、黄铜矿化、毒砂矿化、汞锑矿化、硅化、方解石化等为主。Au,As,Sb,Hg元素组合直接指示金矿床的存在。分析镇-旬盆地金鸡岭复式向斜南北两翼成矿条件.得出在北带金龙山-丘岭金矿带东延的西坡岭-丁家山背斜带;中带的泗峡口-二天门带;南带的仁河口-公馆-回龙复背斜汞锑矿带;是成金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3.
以江山—绍兴断裂带北东端桐树林~潘村韧性剪切带中的金矿特征为例,阐述韧性剪切带与金矿化的关系,认为该韧性剪切带对金矿的成矿和窑矿具明显的控制作用,剪切带与神功期石英闪长岩的接触部位是金矿分布的有利地段。剪切带内浅色蚀变带和糜棱岩带及成群出现的含碎裂状黄铁矿的石英脉是良好的找金标志。根据韧性剪切带具有长期多次活动、产状变化复杂的特点,今后应注意在剪切带深部寻找工业矿体。  相似文献   

4.
西天山特克斯达坂尔戈带金矿构造特征及其控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西天山伊什基里克山东段的尔戈带金矿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室内显微构造和岩组分析得出,金矿赋矿层位属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上段岛弧火山碎屑岩。矿区在海西期发生了3次构造活动:早石炭世晚期,伊什基里克背斜核部产生的右行近东西向韧-脆性剪切带,无论沿走向还是顺倾向均呈舒缓波状,带内发育片理化带、S-C面理、A型褶皱、A型线理、石英亚颗粒、波状消光、旋转碎斑系和构造透镜体等,石英亚组构均具有小圆环带趋势和强极密部(c+g)型式,开角约36°,σ1≈317°∠84°;晚石炭世,韧-脆性剪切带经历左行剪切,随着脆性程度的增加,近东西向左行压扭性断裂形成,应变椭球为三轴扁椭球状,平面压扁型应变;晚石炭世末期到早二叠世,北西向压扭性断裂带产生。尔戈带金矿体位于近东西向韧-脆性剪切带与近东西向、北西向断裂(带)的叠加部位,韧-脆性剪切带使部分金元素从矿源层分溢出来,产生初步聚集,其后压扭性断裂中局部张扭性部位是金沉淀、富集的有利场所,并在此形成金矿体。因此,早石炭世晚期到早二叠世,矿区内发育的韧-脆性剪切带和断裂(带)对尔戈带金矿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北祁连中西段发育三套早古生代蛇绿岩及相应的基性、超基性岩,呈北、中、南三条带状分布。区内金的活化、迁移主要受控于超基性岩带和与其分布近于一致的两条韧性剪切带,金矿化主要发生在强蚀变超基性岩体内、岩体与围岩接触带、断裂破碎蚀变带内。根据包裹体测温及成分测定、稳定同位素特征资料及超基性岩中金丰度值等分析,金矿物质主要来自超基性岩,流体来源于深部,其成因属与超基性岩有关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6.
作者在野外工作中,于遂昌─大柘变质岩断块(下称遂昌变质岩断块)北西侧,麻车─后山垵等地的地表或探矿巷道内,相继发现了多处糜棱岩化岩石露头,认为这一带存在一条较大的韧性剪切带。经对该带的地质,地球化学及金银矿分布的特征的综合分析研究,指出该韧性剪切带有关的金银矿化活动可分为两个期次,即早期金在韧性剪切活动中初始富集,晚期的脆性变形在局部地段形成金矿体。提出在该韧性剪切带找矿工作中,应重视继承韧性剪切带的脆性断裂和断裂带内的浅色蚀变组合及矿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排山楼金矿床赋存于太古宙建平群东西向韧性剪切带之中。强蚀变糜棱岩即为金矿体及金矿化体。载金矿物为沿糜棱面理分布的细粒黄铁矿、动态重结晶石英集合体及铁白云石。金矿体直接受黄铁矿—黑云母化蚀变带控制。金的赋存状态以晶隙金为主,其次为少量黄铁矿包裹金。金矿化具有不同构造期的特点。金与微量元素的相关性,铅同位素及稀土元素特征都说明金来源于太古宙建平群变质岩。为同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8.
三道湾子金矿其大地构造位置属大兴安岭早古生代陆源增生构造带多宝山奥陶纪岛弧型活动带东南缘,大兴安岭中段华力西一燕山期铜(钼)、铁(锡)、铅、锌、金、银成矿带东部,洪业家—傲山一三道湾子燕山期金及多金属成矿远景区内。韩家地营子一大平北东向断裂与西马山一王八脖子东西向(古生代盆缘隐伏)断裂交汇处。洪业家—傲山—三道湾子金及多金属成矿带,  相似文献   

9.
鲁西地区基底岩系为一花岗—绿岩区,绿岩区内又分早(?)、晚两期太古代绿岩带。泰安纸房地区是发育较完整的太古代晚期绿岩带,即具有绿岩带三位一体组合的下部超基性—基性岩群,中部钙碱性火山岩群和上部沉积岩群。泰安纸房地区太古代晚期绿岩带具有韧性剪切带的特征,在其中心部位为糜棱岩带,产有几公里长的太古代绿岩带变质热液型金矿化带(含低品位金矿体)。该金矿化带明显受韧性剪切带控制。  相似文献   

10.
英城子金(银)矿床受韧脆性剪切带控制,矿体赋存在剪切带内花岗质糜棱岩和糜棱岩化花岗岩内,特别是韧-脆性变形导致的动力变质热液及动力变质分异形成的强硅化糜棱岩、石英细脉是金(银)矿化的最佳岩石。  相似文献   

11.
铁岭凡河地区元古宙地层始于凡河元古宙坳拉谷沉积,根据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年代地层学等研究成果,结合现代层序地层学理论,自下而上划分六个层序,即关门山层序,虎头岭层序、二道沟层序、石门层序、杨士屯层序、于北沟层序。每个层序仅由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组成,分别代表海侵退积地层结构和海退进积地层结构,而中间饥饿段则以加积为主。各层序间均为不整合,其类型包括海岸暴露带和海侵面。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区域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12.
对小秦岭金矿田不同时期形成的韧性、韧-脆性及脆性剪切带的地质特征、相互关系及其控矿意义作了较详细的论述,提出了小秦岭后韧性剪切带金矿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排山楼金矿发育有带状的蚀变晕。蚀变晕明显受韧性剪切带强带控制,从边部向中心根据蚀变强度不同可划分为:绿泥石化带,铁白云石化带和黄铁矿-绢云母化带。金矿化的程度与蚀变强弱关系密切,蚀变愈强金的品位愈高,因此,蚀变晕是寻找金矿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设想把华北陆台北缘前寒武纪变质岩区韧性剪切变形-变质带中金矿成矿作用做为区域变质作用-构造作用-岩浆作用旋回中的一部分。这类金矿主要形成在这一旋回的晚期,变质地质体被抬升的阶段,并就位于低温韧-脆性变形变质带中,属于各种内动力地质作用的综合产物。分析韧性剪切变形-变质带(DDMZ)内金矿成矿过程中的这种多因素、多阶段的各种信息,我们提出如下参数:区域性参数富铁质变质岩石组合和壳型剪切带;最佳区段参数—低温韧-脆性变形-变质带和弱碱性钾质花岗岩;金矿化带参数—岩石-流体交代带。其目的是明确找矿目标,提高金矿预测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辽宁丹东五龙金矿、四道沟金矿位于五龙背—大堡花岗岩体与三股流花岗岩体之间,成矿作用与三股流岩体密切。据分析,这两个岩体的岩浆来源相同,岩石化学性质相似,岩体侵位时间相当,且同处于丹东北东向韧性剪切带内,但由于岩体侵位时受控的局部构造环境不同,导致岩体以不同的方式侵位。三股流岩体在韧性推覆剪切带发展演化过程中沿剪切面理以气球膨胀式强力侵位;而五龙背—大堡岩体则是沿该剪切带晚期发育的北西向脆性张裂面被动侵位。不同方式侵位的岩体具有不同的成岩环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岩浆气水溶液的分离和聚集。强力侵位的花岗岩体在成岩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封闭条件,因此可能有利于成矿热液的分泌、聚集和保存,而被动侵位的花岗岩体则不具备这种有利的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构造控制金矿床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断裂构造控制金矿床的思想,主张是断裂构造控金,而非褶皱构造控金;是脆性断裂带控金,而非韧性剪切带控金。文中阐述了动力作用为何能形成金矿床和如何形成金矿床,同时强调了动力作用可使原有的各类金矿体富化,形成富矿体。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北秦岭西段金矿床(点)划分为断裂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分别从矿石组构、矿物组合、金银矿物的赋存状态、载金矿物、成矿作用、矿物的生成顺序等方面论述它们的特征。并提出本区的斑点板岩、综合地球化学异常区的次级断裂及韧性剪切带、煌斑岩脉、矿石组构、矿物组合及围岩蚀变等为寻找金矿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东昆仑中带金矿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昆仑中带 ,发现和查明和金矿有蚀变构造岩型、隐爆角砾岩型、矽卡岩型和石英脉型 4种矿化类型 ,其中前两者为金的主要成矿类型。研究表明 ,构造和岩浆作用是该区金矿成矿两个最主要的成矿条件。成矿显示与以闪长玢岩为代表的印支期浅成 超浅成岩浆岩密切相关 ,且金矿床及闪长玢岩等浅成 超浅成岩均受NW向剪切带的脆性复活构造控制而产出。金的成矿具深源、浅成的明显表现  相似文献   

19.
河南内乡夏馆-西峡二郎坪一带金矿床(点)广泛分布,成矿类型多样,产出条件复杂,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以及中元古代和早古生代地层中都有金矿形成.根据成矿物质、成矿流体来源和成矿机制,将产于接触带和地层中的金矿体分为5种类型,它们是在火山、火山沉积和正常沉积等不同背景下,由岩浆热液、变质热液或地下水热液叠加改造(再造)形成的,每类矿床都经历了多期多阶段成矿过程,以后期热液交代、充填成矿为主.构造对金矿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区域性深大断裂控制金成矿带,二级韧脆性剪切带控制金矿床分布,三级层间破碎带、断裂裂隙带和接触带构造控制矿体就位.构造热液的叠加改造或再造主导了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