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古代天文学是非常发达的,诞生了很多位著名的天文学家,制造了一大批天文观测仪器,我们的祖先早在公元前就注意到了众多天文现象,并有相当数量古老、丰富的天象记录,这些对日后研究天文学做出了很多宝贵的贡献。可惜能保存下来的古代天文仪器数量较少,现存的古代仪器主要保存在北京古观象台及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上。  相似文献   

2.
北京古观象台历史沿革和文物保护崔石竹观象台历史沿革与保护北京古观象台位于建国门立交桥南侧,是世界上古老的天文台之一,已有550多年的历史,它以建筑整齐配套、仪器保存完好、历史悠久而闻名于世。于1982年2月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有天文...  相似文献   

3.
清代八架天文仪器修复工程始末崔石竹,肖军北京古观象台上陈列的八架古天文仪器,制作于清代康熙乾隆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由于明清之际正处于西学东渐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这八架铜制仪器在造型、花饰和工艺等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天文仪器的特色,而在刻度、...  相似文献   

4.
北京古观象台上,陈放的八件清制大型铜质观天仪器中,赤道经纬仪与黄道经纬仪是此台最主要的两架天文观测仪器。是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南怀仁制造的六架仪器中的两架。赤道经纬仪位于台顶南侧的最东头,重2720千克。中国自古以来天文观测仪器都是以赤道坐标为...  相似文献   

5.
玑衡抚辰仪     
玑衡抚辰仪是中国历史上制造的最后一件大型古典天文仪器,它实际上是一架简化的浑仪。它经历了三辰公晷仪、三辰仪等原始模型阶段,直至铸成铜仪,安放于北京古观象台台顶,是制作背景、历史文献、原始模型最为完整的一架仪器。  相似文献   

6.
正方案     
(一)  我国在天文学研究和制造天文仪器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正方案正是古代天文仪器创制中的一件珍贵仪器,然而不知由于什么缘故,正方案下落不明。如今,正方案的复制品(北京天文馆伊世同同志复制)陈列在北京古观象台紫微殿前的四合院和河南登封测景台。后经过文献考察,发现正方案置放在简仪底架南侧的正中。这点由杨恒《元太史院铭》铭文中一句话“正方案敷简仪下”所证实。然而对明代仿制简仪考察结果表明,简仪下放置的已是用正方案改制的地平式日晷,还发现正方案是元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设计制造的一种木制定向仪器,后人为了便于保存而…  相似文献   

7.
本介绍了上海天台1.56米望远镜光电光度计的光学设计、机械设计、电路原理和计算机软件。该光度计是在北京天台兴隆60厘米望远镜光电光度计的基础上研制的。结合1.56米望远镜的实际情况,在光学设计、机械结构设计、探测灵敏度、观测波段、动态范围、快速测光、软件功能以及仪器电路部分结构上都有了很大改进。  相似文献   

8.
预计Hipparcos测定星位的精度要远好于地面仪器的结果。对于从事地面仪器测量的天体测量学家来说,必须回答:地面仪器还能发挥什么作用?我们认为,地面仪器在未来建立惯性坐标系中仍起着重大作用。因为:1.地面经典仪器有相当长的观测历史,因此,在自行方面,有较好地面仪器观测历史的天体其精度并不亚于Hipparcos的结果。2.地面仪器观测可研究与地球物理有关的问题.3.空间卫星不可能包罗全部课题,仍有大量的课题需要地面仪器去观测。4.地面仪器研究课题的运转周期短。一般来说,空间观测的课题要10年以上的周期。5.地面仪器的改造,使得效率和精度有相当大的提高,特别是CCD探测器在天体测量上的应用。中国与丹麦合作的水平子午环,其有效口径为240mm,可观测到13~m.5的天体,因此我们的仪器将在惯性坐标的建立中发挥作用。根据本仪器的特点,可在下列课题发挥其作用:1.观测射电星,作参考系联结的工作。2.观测较暗的小行星,进行坐标系分点改正的工作。3.进行IRS星的绝对测定。4.观测射电源周围的天体,作为观测射电源的定标垦。5.改进FK5星的位置精度。本文发表于IAU141讨论会,1989年10月,列宁格勒。  相似文献   

9.
四机部1411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北京无线电工具设备厂协作研制,在云台SBG人卫照相机上加装激光测距仪的技术鉴定会议于1979年9月10日在昆明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科院二局、四机部十四院等十七个单位,共四十五名代表。 加装激光测距仪的研制任务,于1976年6月正式开始,1978年4月完成了加装调试工作,经过一年半的实际测卫试验,证明仪器良好。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天文仪器起源甚早。我们的祖先在天文学上之所以取得过辉煌成就,是和天文仪器的发明与改进分不开的。内容丰富的中国古代天文仪器在世界科技史和天文学史中古有重要地位。如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  相似文献   

11.
折半天体仪和小地平经纬仪史话小溪驰名中外的北京古观象台及所存八架珍贵铜制古仪使所有来访者流连忘返,赞叹不已,其实古观象台还有两架铜制仪器,即折半天体仪和小地平经纬仪,它们的历史鲜为人知。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城,...  相似文献   

12.
目前基本上所有天文仪器都是数字化的 ,几乎所有天文设备与计算机都有接口问题。我们在多套系统中采用计算机打印口来控制天文终端 ,认为这样做有不少好处。本文介绍了利用打印机接口天文仪器控制的技术 ,并给出两个例子  相似文献   

13.
北京古观象始建于公元1442年(明正统七年).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天文台,在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同时也经历了中西文化碰撞时的磨难与艰辛。中国的学者与西方传教士相互交流,共同完成了大量的学术著作和重要的天文仪器。这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直接相遇的开始。  相似文献   

14.
今年参加太阳黑子联合观测的有南京、北京、佘山、昆明、青岛等五台站.各台站的观测资料按太阳自转周寄宁整理,每周对外发布一次(1411周以前的资料由京台集中整理从1411周超方改由宁台集中整理).关于观测方法及使用的仪器等情况与去年相同.现在综合今年的观测资料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天文学会天文仪器专业委员会主持的《光学望远镜的附属仪器》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上旬在上海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八个单位的四十余位代表。上海天文台台长叶叔华到会向代表们讲了话,她鼓励从事天文仪器研究的同志团  相似文献   

16.
北京古观象台是世界上少有的历史悠久,保存完整的古代天文台,至今已有557年的历史。在它的光辉历程中,一百年前却受到帝国主义的抢劫破坏,古代仪器被瓜分抢走,甚至运到国外,蒙难达20年之久。今年正是世纪更新之时,也是古台蒙难百年祭,不能不为文记之。闻名世界的古台在许?..  相似文献   

17.
1921年 1921年4月7日,被掠夺的古仪运抵北京。4月14日,经荷兰公使作为中介移交北京古观象台,并按原来的布局安装于古观象台。1921年7月2日,北京《晨报》以“德国还我天文仪器之经过“为题对此进行了报道,四条副标题令人回味:“从前是九鼎入秦现在是合璧归赵这也算参战的报酬但不堪想及山东青岛”。至此十架明清古仪完壁于古观象台,清制的八架铜仪复原于台上,明制浑仪安于紫微殿的东侧,简仪安于西侧。  相似文献   

18.
张杰 《天文爱好者》2008,(12):74-74
今年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张衡诞辰1930周年,同时也是他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台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成功地测出千里之外的陇西地震1870周年。值此重要时机,河南省南阳市举办大型纪念活动。应当地政府和张衡研究会的邀请,北京天文学会的全体理事参加了这次盛大活动,同时在那里召开了“学会第十三届四次理事会”。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国科学院和日本学术振兴会同意的《中日恒星和星系活动性合作研究备忘录》的规定,今年5月22日至26日,两国天文学家在北京举行了《恒星活动性和观测技术》讨论文。 日方参加讨论会的8名代表中,包括有北村正利、小暮智一和小平桂一等国际知名天文学家;中方25名代表来自我国七个天文研究、教育和仪器制造单位。由于与会代表对这次会议作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因此大会报告与小组讨论都具有充实的内容和较高的学  相似文献   

20.
目前基本上所有天文仪器都是数字化的,几乎所有天文设备与计算机都有接口问题。我们在多套系统中采用计算机打印口来控制天文终端,认为这样做有不少好处。本文介绍了利用打印机接口天文仪器控制的技术,并给出两个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