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科学的伟大奠基者李良图1伽利略(1564~1642)在上一期本栏里,我们介绍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发现。开普勒既是一个哥白尼日心说的忠实信仰者,又是一个大胆的革新者,在科学研究中,他最后除了两个最一般的哥白尼理论(太阳是静止的及地球有公转和自转)...  相似文献   

2.
毋庸置疑,约翰内斯·开普勒是大家最熟悉的科学伟人之一。他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被人们誉为“天空的立法者”,也为哥白尼创立的“太阳中心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他在光学技术方面也有颇深的造诣,对伽利略的望远镜进行改进后制成的望远镜被称作开普勒望远镜,流行一时。  相似文献   

3.
哥白尼环形山一日“游”哥白尼环形山是月球上典型的环形山之一,这不仅是因为它以波兰著名天文学家哥白尼的名字命名,回习左为哥白尼环形山,右上为埃拉托斯特它环形山更主要的是环形山及其周围是一片结构复杂和特别有趣的地区。哥白尼环形山的北面是雨海,有关其成因的...  相似文献   

4.
引力理论的发展宣焕灿不论是托勒玫地心体系还是哥白尼的日心体系,都是一种几何学的模型。它们描述了行星、太阳、月亮等天体如何运动,但却没有回答这些天体为何会作这种运动。率先对这一问题进行理论探讨的是开普勒。1609的,开普勒提出了行星运动的第一定律和第二...  相似文献   

5.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是历史上一位重量级的科学大师。他不仅通过一系列有关运动物体的实验,推翻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传统运动观念,还自己动手制造望远镜,并第一次用它观察星空。自古以来,日月星辰像磁石吸铁一样始终吸引着人类的目光,伽利略使用望远镜观天是科学史上非同小可的事,一方面是他获得了一系列激动人心的天文新发现,以观测事实证明哥白尼“日心地动说”的正确性,另一方面,是他由此彻底结束了人类仅用肉眼观天的时代,开创了宇宙探索的历史新纪元!  相似文献   

6.
探测恒星距离的艰难历程刘宇星伽利略、开普勒和牛顿等人的天文发现,为哥白尼的日心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然而,对于恒星的认识,在哥白尼的“日心体系”中沿用了托勒密的观念:恒星间的相对位置恒定不变,而且恒星是被固定在最外一层的球壳上,繁星构成了笼罩太阳和行星...  相似文献   

7.
行星运行三定律的发现李良在上一期本栏文章中,我们介绍到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日心说的问世。日心说的最成功之处在于,它表明了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地球与其他行星都在围绕太阳旋转。历史事实告诉人们,任何一种科学理论的成功并非是一蹦而就的,作为天文学上第一次革...  相似文献   

8.
生命出现是天体演化的必然结果15世纪时,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引起了人们宇宙观的大革命。哥白尼学说的主要传播者之一,意大利思想家布鲁诺毫不含糊地宣扬日心说并且提及”外星人”是否存在问题,他这样写到:“(宇宙中)存在着无数的太阳,存在着无数绕自己太阳运转的地球,就像我们的七个行星绕着我们的太阳运转似的……。在这些世界上居住着各种生物。”  相似文献   

9.
李良 《天文爱好者》2008,(12):42-45
“哥白尼学说撼动人类意识之深,自古以来无一种创见、无一种发明可与伦比。当大地是球形被哥白尼证实以后不久,地球为宇宙主宰的尊号也被剥夺了。自古以来没有这样天翻地覆的把人类意识倒转过来的。如果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无数古人相信的事物将成为一场空了。谁还相信伊甸的乐园、赞美诗的歌颂、宗教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10.
太阳东升西落,北斗星"静坐"不动,月亮走我也走,天体究竟是怎么运动的?对天上天体运动的观测和研究,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甚至,天体还会怎样运动,也成了科学家深入研究的课题。 托勒密的地心说描绘了月亮、水星、金星和太阳等等,都围绕着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在日夜不停地转动。哥白尼不同意他的观点,把宇宙的中心搬到了太阳上,认为水星、金星和地球等,在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开普勒虽然没有动摇宇宙的中心,却把太阳挪到了椭圆的焦点上:行星是在围绕太阳作椭圆运动。  相似文献   

11.
我们知道,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需要经过一定过程,不仅在于新事物有着诸多不完善,不能彻底否定旧事物,旧事物中也存在很多比较合理的成分,而且旧事物已经深入人心,要将人们观念中旧的部分转变为新的不是能一蹴而就的。日心说代替地心说就是一个很生动的例子,这个过程延续了一百五十多年。公元1543年,科学巨人哥白尼出版了划时代的巨著《天体运行论》,标志着近代天文学革命的开端。在这部巨著中,哥白尼提出了以太阳为中心、地球作为一颗行星绕太阳运行的宇宙体系,批判了古代天文学以地球为中心、太阳绕地旋转的地心说。在随后的一百五十多年里,伽利略的观测发现、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和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逐步证实了  相似文献   

12.
德意志博物馆的哥白尼行星仪 上期我们介绍了18世纪荷兰的艾辛格行星仪,它被安装于艾辛格起居室的天花板之上,整个房间被布置成演示星空和太阳系模型的空间,这样的理念已经非常接近今天的天象仪和天文馆的概念了。  相似文献   

13.
哥白尼以科学的日心地动说战胜了托勒玫的地心说,康德以太阳系起源于星云的这种宇宙发展论来反对牛顿和林奈为代表的宇宙不变论,在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人类认识宇宙的历史,就是一部唯物论战胜唯心论、辩证法战胜形而上学的斗争史.  相似文献   

14.
为什么哥白尼抱憾看不到水星在不少书中提到哥白尼1506年从意大利回到波兰后就一直没有见过水星。原因何在?水星和金星在地球轨道之内,称为内行星。从地球上看去,内行星总是徘徊在太阳近旁(水星和太阳的角距离不超过28°),像两个拉着妈妈衣襟的小孩子,经常被太阳的光辉所淹没。如下图所示当水星走到地球和太阳之间,三者成一线时是“下合”,当水星走到地球对面时称为“上合”;当水星走到离太阳最远的两个位置时称为“大距”,在太阳西面称为“西大距”,在太阳东面称为“东大距”。在合的时候,水  相似文献   

15.
水星,或与朝阳同辉,或沐落日霞光,总是与太阳的升落如影随形,想要看到它的身姿,实属不易,尤其在高楼林立的大都市,由于受到建筑物或烟雾等因素的影响,看见水星的几率就更低了。著名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穷其一生,也未能一睹水星的真容,落下无尽遗憾。  相似文献   

16.
《崇祯历书》中引进的西方天文仪器及伽利略观测成果雀石竹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先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当耶稣会传教士在中国开始进行活动时,欧洲天文学有两项极其重要的特点:(1)发明并使用了望远镜;(2)接受了哥白尼的日心说。17世纪,欧洲发明了望...  相似文献   

17.
从零开始     
行星在星空背景上的运行动态自古以来就引人注目。哥白尼就是从观测行星动态入手创立日心说的。太阳系八颗行星中,除地球外,水星因为距离太阳太近不易看到,天王星和海王星则过于遥远,肉眼不能直接看到。人们能够经常看到的是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  相似文献   

18.
地球是太阳系中惟一有众多生命栖息的行星,数千年来,人类对赖以生存的大地有过种种猜想、探索。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时月面上出现的圆弧影子曾推测大地是球形的。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做了环绕地球的航行,确证地球为球形。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著名的日心地动说,认为太阳是行星等天体的主宰中心,地球只是一颗行星,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  相似文献   

19.
从托勒密地心体系的完成到哥白尼(1473~1543)日心体系的建立,人类历史走过了漫长的一千三百多年。欧洲的人文主义者将欧洲的历史分为三个时期:一是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时期,二是中世纪基督教会统治的黑暗时期,三是文艺复兴时期。公元前最后的二百年,罗马人用武力使它的版图横跨整个欧亚非大陆,地中海附近的广大希腊领土,也不例外地被纳入了罗马的版图。由于罗马人专注于政治和军事问题,对与之相关的军事工程、城市建筑等方面的实用技术问题,投入了很大的力量,但对纯粹的自然科学理论则缺乏兴趣和热情。他们注重实际,不喜玄  相似文献   

20.
自古以来,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古人们“日出而作,日没而息”。尽管古代就有一些睿智的杰出人物也曾怀疑过太阳的周日运动可能只是表面现象,但当时许多“铁的事实”都使“地心说”成为金科玉律。直到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石破天惊的“日心说”,才使人们领悟到,周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