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CO67—186μm谱线在天体物理研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瑞青  缪源 《天文学报》1999,40(4):376-381
采用球型大速度梯度模型,对IRC+ 10216 、AFGL2688 和NGC7027 等经ISO 发表的首次数据证明有相对强的CO67 - 186 μm 发射线的天体作模型计算.统计平衡辐射转移计算共覆盖低于能量4863 cm -1(v = 0 ,J= 0 能级的能量为0) 的全部能级,即v = 0 、J= 0 -50 ,v = 1 、J= 0 - 37 和v = 2 、J= 0 - 17 的107 个能级.计算表明CO 谱线的流量相对值对于上能级转动量子数Ju 的分布函数,是该谱线发射区物理条件的良好探针.IRC+ 10216 的CO远红外发射线主要由中央星激发形成,而AFGL2688 和NGC7027 区则是因温暖和致密的冲击气体所致.对ISO 首次数据涉及的其他天体的CO 谱线激发机制,也作了一些讨论。CO 的谱线是在67 - 186 μm 波段探测动能温度数百度以上的热天体,诸如富碳、富氧演化星包层,行星状星云、年轻星和恒星形成区复合体物理条件的重要探针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一批包括高、低质量年轻星休珠分子外流源进行了800μm、COJ=3-2谱线的观测,同时给出了AFGL4029和L1582B两块云的扫描观测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3.
恒星形成于分子云之中, 分子外向流是恒星形成正在进行的重要动力学特征, 也是研究和认识恒星形成的重要契入点. 利用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德令哈13.7m毫米波望远镜, 采用5种分子谱线探针(包括12CO、13CO、C18O、HCO$^+$ $J=1-0$和CS $J=2-1$, J为角动量量子数), 对一个包含IRAS 19230+1506、IRAS 19232+1504和G050.3179--00.4186这3个源的大质量恒星形成复合体进行了成图观测研究. 通过对以上分子谱线数据并结合红外波段巡天数据的分析, 在这3个源中首次探测到了分子外向流活动, 并确定了分子外向流的中心驱动源. 最后对这3个源进行了分子外向流相关物理量参数的计算, 分析了这些物理量参数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分子外向流的性质与中心驱动源的性质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有大质量恒星形成的分子云与其它分子云之间的差异,对北天的59个作为大质量恒星形成区的Spitzer延展绿色天体(Extended Green Objects,简称EGOs)视线方向进行了分子云~(12)CO J=2-1和J=3-2频谱观测,并与文献中对同一批天体方向观测得到的~(12)CO J=1-0频谱数据合并进行分析.对与EGO天体成协的分子云(简称EGO分子云)和其它non-EGO分子云进行了CO多跃迁谱线强度和宽度的统计比较分析.在数据统计的基础上,讨论了这两类分子云的气体温度分布、密度分布、速度场分布对观测数据统计特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直接决定是否有大质量恒星形成的关键因素可能并不是巨分子云的质量是否足够大,而是巨分子云的引力塌缩程度足否充分(即分子云团块的体积填充因子是否足够大).  相似文献   

5.
利用紫金山天文台青海站的13.7m毫米波望远镜,对NGC1333/IRAS6-9附近的一个10.3'X10'和6.8'X8'的恒星形成区,进行了13CO(1-0)和C18O(1-0)的成图观测,发现了多个新的分子云核和沿SSV12-IRASS方向的13CO(1-O)双极外向流.本文给出了每个云核的观测特性和物理参数.分析了这一区域的云核分布和速度场结构.详细讨论了该区域的云核分布、双极外向流和群集的年轻天体、红外源以及HH天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利用青海站13.7 m毫米波望远镜对17个与星团成协的恒星形成区进行了~(12)CO(J=1-0)、~(13)CO(J=1-0)和C~(18)O(J=1-0)的同时成图观测.除了IRAS04547+4753,这些源均探测到较强的C~(18)O(J=1-0)的谱线发射.由于分子云的大小不同,有13个源观测到~(13)CO(J=1-0)谱线积分强度极大值的一半处,其他源因分子云延展范围较大,没有进行大面积的成图观测.基于观测数据,计算了各云核的谱线线宽、亮温度、尺度、密度和质量等,~(13)CO和C~(13)O云核的维里质量与局部热动平衡(LTE)质量之比分别为0.66和0.74,它们接近于维里平衡状态.为了从形态方面比较云核与星团,将谱线的积分强度图与2MASS的K波段图像叠加.同时,计算了与云核成协的星团的大小和质量,数据采用了2MASS的近红外点源测光结果.基于云核与星团的质量结果,计算了分子云的恒星形成效率,大致在10%~30%的范围.  相似文献   

7.
给出红外点源IRAS 20231 3440附近恒星形成区近红外.JHK’和H2成像观测结果,以及与该IRAS点源成协的近红外点源IRS1的K波段分光观测结果..JHK’观测显示该区域存在嵌埋的年轻星天体,H2窄波段观测揭示了若干个氢分子发射结点,其中有几个结点排列成线形,暗示分子氢喷流的存在.喷流的北部与已知观测的分子外流成协,表明二者之间存在联系.喷流的走向提示IRS1可能是其激发源,对IRS1的K波段分光观测给出了进一步的证据.从近红外、MSX及IRAS资料估计出IRS1的能谱分布,表明它是一个处于ClassI状态的中等质量的年轻星天体.  相似文献   

8.
大质量分子云核的CO同位素搜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紫金山天文台 13.7 m望远镜上新安装的 SIS系统,对 64个高色指数 IRAS源和水脉泽源进行了 CO同位素13CO和 C18O J= 1-0的搜寻,并对部分源作了成图观测.结果在 64个源中全部测到了这一谱线对,而13CO的辐射一般较强,说明与稠密分子区成协,其中约60个源为首次作CO同位素谱线对巡测.用高斯拟会导出了天线温度、线心速度和谱线全半宽.对辐射强度、话线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恒星形成时期强远红外源的红外发射与赫罗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锦  唐歌实 《天文学报》1997,38(4):412-425
本文从IRAS点源星表(PSC)中选择了一批流量只F100μ≥500Jy,且属于正在形成或早期演化阶段的强远红外源,利用北京天文台兴隆观测站的1.26m红外望远镜,对这批源进行了J、H、K波段的近红外观测,得到了12个源的第一次J、H、K测光资料.结合外台站的红外观测资料和IRAS点源星表数据,我们对强远红外源的红外发射进行了修正的黑体光球模型、双壳层尘埃发射模型以及详细的辐射转移等模型的拟合,得到了这些源的一系列重要的物理参量,如中心星的等效光球温度,近红外消光以及包层的尘埃温度和密度随半径变化的幂律等.本文利用红外导出的中心星光球温度和光度,得到了与这些强远红外源成协的大质量年轻天体在赫罗图上的位置和演化特征.我们发现,对质量一定的大质量年轻星,沿着向主序演化的方向,红外谱在12μ-60μ间的斜率S有逐渐增大的趋势;而对演化到同一时间线的星,随着质量的增大,S也有增大的趋势.本文分析了这一性质.并提出了利用红外资料研究赫罗图的方法,它是一种研究深埋于分子云和尘埃包层的大质量年轻星早期演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房敏  姚永强 《天文学报》2004,45(1):1-15
给出恒星形成区GGD12-15的宽波段JHK和窄波段H2v=1-0S(1)近红外成像观测.观测图像揭示了致密的年轻红外星团和与红外源成协的红外星云,并发现了以H2发射结表征的星团外流活动.大多数红外点源在光学波段不可见;对76颗红外点源的JHK′测光结果显示,有32颗具有红外超,其中5颗表现原恒星特征,表明分子云中的恒星形成活动很活跃.以B8光谱型作为大质量星分界,由色星等图估计出大质量星所占星团比例为-10%~26%.GGD12—15星团的K′星等分布的峰值位于15.0mag,并在13.0mag-16.0mag平坦分布;[H—K′]色分布的峰值出现在-0.7mag,在此以上更红的星团成分占70%.在GGD12-15区新发现的氢分子发射结集中在星团中心领域,其空间分布明显与剧烈的恒星形成活动相关;有5个发射结位于分子外流的中心区域,暗示其激发可能与分子外流同源.  相似文献   

11.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JHK colours of late-type stars which were investigated as part of a survey of South Galactic Cap (b < -30°) IRAS sources selected on the basis of their 12/25µm flux ratios as high mass-loss candidates. Near-infrared two-colour diagrams provide an effective technique for distinguishing between various groups of late-type stars. Such diagrams are also useful in indicating which stars are likely to be peculiar and worthy of more detailed study. The late-type stars isolated by this survey comprise: 61 Mira variables (3 of which are carbon stars with very thick shells), 3 young stellar objects, 4 interacting binaries, 2 semi-regular carbon variables and 154 oxygen-rich giants.  相似文献   

12.
若干恒星形成区的^12CO(J=1—0)与^13CO(J=1—0)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利用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13.7m毫米波射电望远镜对若干分子云与恒星形成区的~(12)CO(J=1—0)和~(13)CO(J=1—0)分子辐射进行了观测,得到了各自中心位置的谱线轮廓。作为一个实例本文将介绍如何通过对分子云~(12)CO(J=1—0)和~(13)CO(J=1—0)谱线的综合分析与计算得到云中的物理参数。  相似文献   

13.
利用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13.7米射电望远镜对源IRAS053910217和IRAS065720742进行了12COJ=1-0观测,获得了气体的相应参数;用IRAS及其他红外观测资料,获得了尘埃热结构;探讨了云中气体的热平衡.对于IRAS053910217中由远红外得出的Td<Tk的情形,考虑了几种可能的加热机制.光电加热对该云可能是比较重要的;激波可能是另一种加热途径.  相似文献   

14.
The excitation of H2O masers usually needs very high density gas, hence it can serve as a marker of dense gas in HII region. We selected a sample of H2O maser sources from Plume et al. (four with, and four without detected CS(J = 7-6) emission), and observed them in 13CO(J=1-0) and C18O (J=1-0). C18O (J=1-0) emission was detected only in three of the sources with detected CS(J=7-6) emission. An analysis combined with some data in the literature suggests that these dense cores may be located at different evolutionary stages. Multi-line observation study may provide us clues on the evolution of massive star forming regions and the massive stars themselves.  相似文献   

15.
对IRAS 23385+6053进行了~(12)CO J= 1—0的成图观测,获得的谱线具有较宽的线翼,显示出其中高速气体的存在,证认其为外向流.对外向流参数及其驱动源的分析表明,它是一个与大质量年轻星体相关的高质量、高能量的外向流.利用CO谱线测量作为T_(k)的探测手段,对环境气体的热特性也进行了研究.T_(K)和T_(D)的比较表明,靠近这个红外源处不满足标准的Goldreich-Kwan能量图像,对其可能存在的加热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The results of a spectroscopic survey of late-type M stars in three regions of dark nebulae are given. The observations were made on the 1-m Schmidt telescope of Byurakan Observatory with a 4° preobjective prism. A method of detecting late-type M giants is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the presence of TiO absorption bands in their spectra. The area of the regions studied is 48 sq. deg. We found 96 new late-type M stars, 22 of which exhibited brightness variability during our observations and are new variable stars. The limiting magnitude on the plates obtained in red light is 16m.0, which enables us to state confidently that all late-type M stars (starting with M4) brighter than R = 15m.0 have been detected. Translated from Astrofizika, Vol. 40, No. 4, pp. 595–607, October-December, 1997.  相似文献   

17.
本项研究给出了17个具有Ⅱ类星际甲醇分子脉泽源的致密氢11区的轫致辐射、尘埃红外辐射和中心年轻恒星Layman辐射的特征.以脉泽的光子发射率和辐射亮温度作为两个主要的辐射抽运约束条件,讨论了Ⅱ类星际甲醇分子脉泽的几种可能的激发机制.我们认为热辐射亮温度为100K与致密氢Ⅱ区成协的红外辐射体很可能是Ⅱ类甲醇脉泽的抽运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