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国际地球自转联测(MERIT)国内总结会于1985年6月1日至4日在上海天文台举行。参加总结会的除国内各主要天文台站、南大天文系等单位的代表外,还邀请了国内测绘界的部分专家、同行共33人出席了会议,其中正式代表31人,列席代表2人。 总结会进行了以下内容:(1)MERIT参加单位汇报观测项目情况;(2)资料分析中心汇报全球资  相似文献   

2.
1983年6月15日—19日在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召开了第二次地球自转国际联测工作会议,共有来自11个国家的33位代表参加。会议对1983年9月至1984年10月主联测期间各类观测技术的观测方式,资料传送进行了协调。整个议程分为三个单元,第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1990年7月19日至7月25日国际联测期间太阳活动的情况和紫金山天文台的观测情况,并对联测期间内的3个黑子群及产生的耀斑进行了一些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需要0.1ms精度的地球自转参数,而且也使这种需要的实现成为可能。因此,不久的将来,在地球自转参数测定中,新技术取代经典技术似乎是必然的。 MERIT计划将对新技术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并对它们作出评价。在MERIT计划完成以后,一个以新技术为基础的国际服务将要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5.
在1988年和1989年的6次日地事件联测期内,云南天文台新建的26cm高分辨真空太阳光球色球望远镜对规定的联测目标活动区均进行了照相监测,特别着重摄取目标活动区黑子群的细节和发生的耀斑。这些照相资料将用于黑子群演化和耀斑细节定位研究。 本文列表给出第Ⅲ次联测(1988年6月24日-7月7日)、第Ⅳ次联测(1988年12月15日-25日)、第Ⅴ次联测(1989年1月11日-19日)、第Ⅵ次联测(1989年3月8日-19日)4次联测期内AR5047、AR5060、AR5278、AR5312、AR5395等5个目标活动区内观测到的1级以上的光学耀斑。 本文选刊AR5278和AR5312两个活动区的Hα和偏带的色球照片以及AR5395大活动区的黑子群和色球的高分辨照片。AR5047和AR5060两个活动区的光球色球照片在本刊另文中登刊。本文对目标活动区及其耀斑活动的特点作简要叙述。这些资料将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第22周的峰年即将来临,这是研究太阳活动,包括耀斑物理过程及机制、太阳活动现象对日地空间及地球物理种种影响,以及太阳活动区物理等的一个极好的机会。我国已组织起全国性的太阳活动联测网,北京天文台的太阳射电观测是其成员之一,1988年间10厘米波(2840MHz)总强度射电望远镜投入常规观测。6厘米强度干涉仪的单站接收设备已研制成功,也参加了联测。在1988年的四次联测时段中(3月15日—21日;4月16日—21日;6月23日—7月8日;12月15日—25日)除第一次因天线检修有部分时日未跟踪观测外,其它次联测都有较好的联测资料。巡视时间:夏令时时期2345UT—0715UT,非夏令时时期0045——0745UT。联测时段内共记录41次爆发列于表1。表2为爆发类型的分布及所对应的耀斑级别分布,表3为爆发强度的分布。由所列各表可看出在1988年内太阳活动上升得很快:(1)联测各时段内每日射电流量密度平均值持续上升;(2)爆发的次数增加,复杂型爆发越来越多,表4中列出了一些结果。由表2可见与射电爆发共生的高能事件比例也不断增加,从年初的1/9增加至年未的5/8。图1为记录的某些爆发图形。自1988年末开始的北京天文台10厘米射电望远镜的更新工作,预计89年7—8月间完成,新的系统采用低噪声前置高放,集成微波器件,时间常数各为0.5秒及1毫秒  相似文献   

7.
南京大学太阳塔于1979年在南京郊区建成,1988年参加了全国联测,它的主要性能如下: 定天镜口径:46cm 成象镜口径:33cm 太阳象直径:20cm 多波段光谱仪可观测谱线:H_α,H_β,H_γ,H_(9-12),CaⅡ H, K 光谱观测时间分辨率:~10~s 光谱仪色散度:1.2-1.5mm/A 表1列出了1988年联测期间成功观测到的耀斑光谱(表1见下页)。  相似文献   

8.
我系3.2厘米波高时间分辨率射电镜参加了22周太阳地球物理第六次联测(1989年3月8—20日)。本文对这期间的观测资料,特别是六大耀斑-爆发事件作了形态和统计分析。发现大爆发的主相期存在时标,幅度,形态各异的精细结构(FFS)与毫米波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哈雷彗星1986年的这次回归进行观测,在世界范围内组织了一个国际性的专业天文学家与业余天文爱好者的观测网,名为国际哈雷彗星联测IHW,其领导中心分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的喷气推进实验室(JPL)与西德班贝格的Erlan-  相似文献   

10.
彗星是太阳系的一种奇特天体。在太阳辐射和太阳风作用下,彗星发生一系列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表现为外貌形态(彗发、彗尾)、亮度、光谱及运动特性等多种变化。彗星研究是天文学和空间科学的重要课题,对于了解太阳系起源、有机分子仍至生命起源、太阳风及等离子体过程都有重要意义。 著名的哈雷彗星将在1985—86年再次回归到内太阳系。它有多种彗星现象,从地面到近地空间及空间会合的各种观测及样品分析,预料会取得彗星研究的新进展。本文先概述国际哈雷彗星联测(IHW)的计划;然后,评述彗星研究的一些进展,包括:(1)彗星的化学组成和化学过程;(2)尘埃彗尾和颗粒;(3)等离子体彗尾;(4)彗发;(5)彗星的亮度、爆发和分裂;(6)彗核的蒸发、寿命及非引力效应;(7)彗核,其中也包括我国的彗星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1.
我们已熟知我国中学生参加了国际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并取得辉煌战绩,实际上,国际奥林匹克竞赛还包括天文学科,因为我国从未参加过这个赛项,所以目前鲜为人知。 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是由欧亚天文学会主办,目的在于激发中学生学习天文知识的兴趣与热情,促进中学的天文教学。 每个参赛国可派出两名领队和五名学生组成的参赛队参加比赛。两名领队为天文学家或天文教育工作者。学生为低年组(15至16岁)3名,高年组(17至18岁)2名。参赛队要交参赛费。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十三日和十六日在国际哈雷彗星射电联测时段内,由加州大学贝克利分校I.D.Pater、芝加哥大学P.Palmer、伊利诺斯州立大学L.E.Snyder组成的观测小组,用设在新墨西哥州的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NRAO)甚大阵(VLA)观测哈雷彗星的羟基(OH)谱线发射,得到了羟基最低能态(2II_3/2,J_5/3)F=2→2跃迁谱线(频率为  相似文献   

13.
以列表方式将1995年上海天文台VLBI国际联测的情况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北京天文台的10.6厘米及6厘米波段的射电望远镜参加了1989年的“日地系统整体行为研究的联测”。北台的10厘米射电望远镜的更新、改进已于1989年6月中完  相似文献   

15.
巴西天文奥林匹克竞赛于1998年首次举办,每年一届,至今从未间断。2004年举办的是第七届比赛。巴西一至十二年级的在校生(7至18岁)参加比赛,并从中选拔出九、十、十一年级的选手参加国际天文奥赛。2004年天文奥赛的参赛人数达到了120000人,全国所有的27个州都派出了代表参赛。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中国地壳运动监测网、亚太地球动力学计划(APSG)联测以及IGS速度场建立亚洲构造块体运动模型,分析其板内形变,并求出各构造块体相对欧亚板块运动的欧拉矢量,进而求出各构造块体绝对运动速度,分析各构造块体绝对运动,揭示亚洲区域构造块体的运动规律和特征.  相似文献   

17.
甚长基线干涉仪测量佘山财区的地壳垂直运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简述了VLBI测量地壳垂直运动的原理,并给出了利用上海天台VLBI站自1988年以年的VLBI国际联测资料及VLBI站与邻近基岩水准点的水准联测资料所得到上海佘山地区地壳垂直运动的初步结果为-1mm/yr。最后还提出进一步提高VLBI垂直运动的测量精度及全面了解整个上海地区地壳垂直运动的现状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大双筒望远镜计划是一个国际多单位合作计划。参加成员有意大利天文学界(各个天文台和大学)、亚利桑那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北亚利桑那大学、德国天文学界(各个天文台和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亚利桑那研究团和诺特丹大学等。各合作单位共已集资8880万美元,目的是建造由两个主镜直径8.408米镜筒架在同一机架上的双筒望远  相似文献   

19.
受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地球动力学和星表与天文常数专业委员会之托,由上海天文台具体组织的1985年度学术讨论班于5月22日至30日在上海天文台举行。各天文台站、人卫站,有关大学的天文系,以及部分测绘工作者共七十多名代表参加。讨论班以讲课形式为主,结合报告进行讨论。主题是用新技术测定地球自转参数ERP。 会上介绍了测定ERP的各种新技术:包括观测原理、仪器和台网分布、观测结果的分析处理方法以及国际地球自转联测期间所得的结果。首先介绍人卫激光测距技术SLR。报告除涉及一般原理外,还谈及我国在SLR实测方面的经验和体会。SLR资料分析原理报告不仅把国外大程序融会贯通吸收为己所用,还有所改进和创新,利用全球资料求出了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国际哈雷彗星联测组织收集并整理发行的25张哈雷彗星光盘资料库。着重说明了它的内容、资料库结构以及资料的查询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