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利用新疆天文台南山基地25m射电望远镜在6cm波段对恒星V772 Her和βPer进行了偏振观测试验.通过数据处理和校准得到恒星的射电光变曲线.探测到V772 Her的射电耀发现象,耀发时的线偏振度约达30%,偏振位置角约4°;探测到βPer的缓变成份及叠加其上的快速耀发,βPer耀发时线偏振很弱.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晚型恒星的色球、过渡区和冕区的类太阳活动,恒星的耀发活动,及其与恒星的光谱型、自转、Rossby数、年龄等恒星基本参数的关系作了综合叙述,并对有关的物理问题和研究进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恒星黑子的观测方法和结果作了综合评述。介绍了恒星黑子温度的多色测光测定方法;黑子大小,温度和分布情况的测光畸变波黑子模型解,和高信噪比谱线轮廓多普勒成像方法;以及黑子寿命观测统计方法等的基本原理和研究进展。对已取得的有关恒星黑子的观测分析结果作了概括,与太阳典型黑子情况作了对比,并对恒星黑子的巨黑子,极区黑子以及长寿命黑子特殊性作了讨论,对需要进一步观测研究的问题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本文发表了强活动色球双星HR1099(=V711Tau)在1989年12月特大能量白光耀发前后的近红外分光光度观测结果,给出该星从2.3-4.1μm首次CVF低色散光谱,以及耀发前后的变化;计算了同期观测到的子星表面黑子的影响,给出双星黑体近似辐射能谱,并与多波段测光以及IRAS观测作了对比,揭示了该双星有很强的星周物质的2.3μm发射带和3.1μm波段吸收带特征,本文对可能的星周物质成分和分布亦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作在对αPer疏散星团的观测工作中发现了一颗罕见的早型亮耀星。从对其光谱观测的结果,可以确定它为-A5型星,这与传统恒星耀发理论是相悖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作者在对αPer疏散星团的观测工作中发现了一颗罕见的早型亮耀星,从对其光谱观测的结果,可以确定它为-A5型星.这与传统恒星耀发理论是相悖的。  相似文献   

7.
汪景璓 《天文学进展》1994,12(2):115-125
假定太阳是一颗普通的恒星,对太阳磁场的高分辨率观测,则从内禀磁场强度,尺度谱,面积填充因子,成穴分布趋势,双极分布特征和演化时标等多方面,为类太阳恒星磁场测量提供了一个基本标度,本文综述了与恒星磁场测量有关的,太阳磁场若干观测特征,与类太阳恒星测量结果对比表明,类太阳恒星磁场的内禀强度与太阳磁场接近,但面积填充因子大1-2个数量级,这可能真实地反映了恒星磁场的内禀强度成太阳磁场接近,但面积填充因子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叙述太阳耀斑的初始不稳定性方面的问题,先简述了一下耀斑的观测事实,从这些事实出发自然导致了目前流行的或大家基本共识的耀斑初始不稳定性-快速磁重联。进而人重联谈到粒子加速和各电磁辐射以引出耀斑现象的多样性,以便为研究类太阳天体中的耀发现象提供一些借览知识。  相似文献   

9.
研究表明,耀发的能谱延迟与耀发特性参数(峰值时间、宽度、上升时间和衰减时间)有较强的相关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耀发变宽,能谱延迟变大。使用离散相关函数(Discrete Correlation Function, DCF)对一个具有10个耀发的多耀发伽马暴(GRB 051117A)进行能谱延迟研究发现,在GRB 051117A内,能谱延迟与耀发的峰值时间、宽度、上升时间、衰减时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即lag∝t_(peak),w,t_(rise),t_(decay)。在伽马暴内部耀发也随时间演化,即随着时间的推移,耀发的宽度越宽,能谱延迟越大。将伽马暴之间存在的能谱延迟与耀发特性参数的关系拓展到伽马暴内部,可以帮助我们对多耀发伽马暴有更深的理解。GRB 051117A内部的耀发特性参数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与多个伽马暴之间甚至是瞬时辐射脉冲高度相似,这也为X射线耀发与瞬时辐射脉冲可能是同一物理起源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
恒星物理研究室成立于1977年。它的前身是1972年成立的选址组。全室36人。其中副研1人,助研6人,工程师5人。目前有6个研究课题组(详见附录一“人员组成表”)。 1.红外光度计研制及红外天文(目前作碳星及Mira变星测光)。 2.光谱观测手段的建立及恒星光谐(目前作长周期分光双星光谱分析)。 3.照相观测手段的建立及照相测光(目前作球状星团,BL Lac天体及爆后新星照相测光)。并致力于理论与实测相结合的一些课题。  相似文献   

11.
耀变体是一类喷流与视线方向近似平行的活动星系核,高偏振是其区别于其他活动星系核的一个典型特征。耀变体的偏振一般认为是由喷流中相对论电子的同步辐射产生的。通过对光学偏振的观测,可以充分约束喷流性质,也给其他波段的光变信息提供补充。主要介绍耀变体光学偏振的研究情况:首先介绍耀变体及其偏振的一些背景;随后介绍耀变体偏振产生的原因、耀变体的去偏振效应、耀变体偏振随波长变化的研究,以及高能耀发与光学偏振相关性研究;最后,对耀变体光学偏振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简单回顾了红外天文学观测技术进展情况。对银盘和银心的红外观测作了详细总结和讨论。简单总结了星系演化的两个基本参数:初始质量函数(IMF)和恒星形成速率(SFR),以及讨论了红外观测在这两个参数研究中的贡献。 最后指出今后大尺度红外巡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耀变体在多个波段的微光变和能谱变化多年来是中外天文观测研究的热点课题.耀变体的微光变于20世纪60年代被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现很多源的微光变具有不同的特性,目前对其物理机制的认识和理论、模型的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该文总结了7个目前观测最多的耀变体(3C 66A,3C 279,3C 454.3,AO 0235+164,BL Lac,OJ 287,S5 0716+714)在光学波段的微光变和能谱变化的观测历史和最新进展,并对其理论模型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4.
恒星耀发是剧烈的恒星活动过程,对恒星周围行星的大气构成和生命演化有重大影响.恒星耀发的辐射主要分布在光学和X射线波段,其中耀发时X射线波段流量可以增大数十至数百倍.M型耀星是最有可能存在类地行星的宿主恒星,因此,研究M型耀星的X射线耀发分布对寻找宜居的类地行星具有重要意义,并且也可以为即将发射的爱因斯坦探针卫星(Ein...  相似文献   

15.
王强 《天文学进展》1989,7(1):32-42
本文对银河系恒星形成区的OH和H_2O脉泽的观测、研究的各个方面:形态特征、生成区域、运动状况、时变性质、物理环境和脉泽产生机制,作了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6.
毫米波VLBI观测结果表明,类星体3C273喷流中子源的洛伦兹因子γ并不是常数,子源在向外运动过程中有相互超越的现象,根据1988年用全球毫米波阵对3C273的观测结果和多波段上总流量的观测结果,该源的频谱可以被分解为若干个子源的频谱,我们首次获得3C273的“核”和产生流量耀发的新了了源的频谱,它为我们提出新的解释模型提供了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把“太阳当作一颗恒星”研究的天文意义,基本的观测方法和观测仪器,在云南天文台实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从RXTE(Rossi X-ray timing explorer)观测原始数据出发,分析了耀变体3C 273在X射线波段2~10 keV从1996年2月2日(MJD 50115)到2007年8月27日(MJD 54339)的数据.一共得到了1 010次观测数据的光子谱指数和相应的流量,平均每次观测时间为1 666.76 s.通过分析3C 273在观测期间2~10 keV硬X射线的能谱变化及光变行为,发现在2000年2月,2003年3、4月,2004年2、3、7月,2006年及2007年,其光子谱指数Γ与流量lgF_(2~10 keV)存在显著反相关.在1999年和2000~2007年观测期间,Γ与lgF_(2~10 keV)月平均行为也同样存在显著反相关.对整个观测期间的光变行为作定量的分析,发现几次较大的光变,并在部分光谱拟合中发现Fe发射线存在的证据,其平均宽度为93.85±21.49 eV.通过分析光变强度与Fe发射线特性,发现3C 273同时具有耀变体与Seyfert星系的一些性质.  相似文献   

19.
肖胡兵 《天文学报》2022,63(3):37-140
<正>耀变体是活动星系核的一个具有极端观测性质的子类,耀变体是目前已知的宇宙中辐射最强最持久的天体,其辐射包括电磁辐射以及中微子辐射.费米大视场望远镜的发射对耀变体的研究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自从其2008年发射至今已经公布的4代源表包括了3000多个耀变体的伽马波段观测数据.本文中将分别从数据的统计分析,耀变体全波段SED (spectral energy distribution)拟合,以及Me V波段探测的设计模拟出发对耀变体进行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刘清耀 《天文学进展》1994,12(3):221-228
晚型矮星色球CaⅡH和K级及Hα线发射的波动的时序分析,能提供我们关于恒星活动的许多信息。在晚型矮星上都观测到类似太阳色球活动行为的所有时标变化。在类太阳恒星上找到了类太阳的"Maunder极小”长期宁静统计意义上的证据;在晚型矮星上完全肯定地观测到十年左右周期的;已用几天到几星期时标的色球活动区的自转调制来测量晚型星的自转周期;在若干晚型星上也已发现几分钟到几小时时标的类耀发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