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零开始     
地球作为一颗行星围绕太阳公转,在地球上可以观测到在地球公转一周期间,太阳穿过黄道十二星座和黄道上的二十四个节气点。由于地球的自转轴与它的公转轨道面成66.5°交角,太阳光线直射点在地球表面上就有半年落在北半球,半年落在南半球,一年中有两次直射在赤道上,因而地球上就产生了四季交替、昼夜长短变化和极昼极夜。所有这些内容不仅天文课上要讲,地理课上更是必讲的,而且是这两门课的基本点、重点和难点。其难就难在要表现的是一个既有平面上的地球绕太阳运行和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  相似文献   

2.
一、简介 我们聪明的祖先很早就开始利用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物体产生的投影来测算时间,例如中国的圭表和日晷。而测量某一物体在正午时刻影长,不仅可以计算时间,还可以求出测量所在地的经纬度、地球周长等等一系列地球参数。本文中的实验测量证实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已知物体原长与影长,结合测量时间与测量日期,就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出地球周长和测量地的地理经纬度。  相似文献   

3.
1.What can one see in the Moon’s sky moreoften?the Sun or the Earth? 译文:在月球上太阳和地球哪个更常见? 解答:由于长期潮汐作用的影响,导致月球的自转周期与绕地球运动的公转周期相同,都是27.32天。因而在月面上有一半的地方永远可以见到地球(我们习惯上将其称为月球的正面),而在另一半地区却永远见不到地球。月球在太阳系内的运动包括自转,绕地球的公转和与地球一起绕太阳的公转,由于月球的自转,  相似文献   

4.
最新一项研究表明,一颗分裂的小行星或彗星与地球碰撞的可能性比以前预测的要小。 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报道,美国和加拿大组成的一个科学家小组根据军事卫星的资料,估算出与地球碰撞而爆炸的天体的数量和大小。他们预  相似文献   

5.
《天文爱好者》2008,(6):43-43
最近,美国夏威夷大学的科学家们和他们的合作伙伴发展了一种新技术,可以帮助辨认有水存在的系外行星。像金星这样“炼狱”般的行星,大气密度很大,与地球相比,当呈现出满月形的相位时,它要比地球亮一些。但是呈现为新月形的相位时,阳光会从地球的海洋表面掠过,使边缘亮度增亮,因此要比新月形的金星更亮。通过这两种相位下的行星观测,  相似文献   

6.
5.科学史上最著名的传说之一是关于牛顿的:苹果落在他头上使他悟出了:使物体落向地面的力与使月球环绕地球以及行星环绕太阳的力是相同的。他将这一认识用众所周知的万有引力定律确定下来。此定律描述了两物体间的重力与它们质量的乘积以及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比例。见等式:F_G=G Mm/R~2其中 G 称为万有引力常数。在地球表面各地,引力通常是不同的,这是由地球半径的微小不同引起的。地球自转也会产生某些影响,但这与半径的影响相比就要小得多了。简而言之,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使物体产生一个加速度,其表达式如下:g=GM_T/R_T~2这里 M_T 为地球质量,R_T 为其平均半径。我们在举起物体时能“感觉”到它的重量,这是由于我们正在施加一个与引力反向的力。下面有两个问题。下图中的球代表地球,四个人位于地球表面,分别处于北极(A)、南极(C)、巴西(B)和新几内亚(D)。他们每人手持一石块并将同时松手。  相似文献   

7.
<正>地球自转表征了固体地球与大气、海洋、地幔和地核在各种时空尺度上的耦合过程,地球的自转运动可以用地球定向参数(EOP)(主要包括极移两个分量和日长变化)来描述.EOP是地球参考系和天球参考系之间的转换参数,在深空探测、卫星精密定轨和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由于复杂的数据处理过程,空间大地测量技术获取的EOP存在几天至两个星期的延迟.现代空间导航等对EOP预报值的需求日益增长,使得寻求高精度EOP预报方法成为一项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  相似文献   

8.
月亮与人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认为,地球上生命的发生、发展与得以延续,除地球自身的自然条件外,太阳的光和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而巨大质量的木星吸引了众多的小行星,大大减少了地球遭受小行星碰撞的厄运,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殊不知,月亮却是地球上生命的保护神,而且月亮与人的健康、一些战争事例和人的情绪都有密切的联系。月亮与生命1987年,美国的宇航工程师皮尔生(J.Pearson)指出,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关键之一在于有较强的地磁场。而该磁场的产生又要归功于月亮。皮尔生为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描述了这样一幅图景:在太阳系刚形成不久,地球掠过月球的瞬…  相似文献   

9.
太阳从诞生至今已走过大约46亿年漫长的岁月,今天还是精神焕发地照耀着我们,哺育着地球上万物的生长。没有太阳,就没有地球上的万物生灵。今年是〈天文爱好者〉杂志诞生50周年,在50年的风风雨雨中,《天文爱好者》杂志茁壮成长,拥有了成千上万的天文爱好者读者群,也可以说《天文爱好者》杂志也是一束明媚的“阳光”,在她的哺育下,众多天文爱好者从中汲取着天文的营养,幻想着浩瀚的宇宙,从而激励着他们学习知识的动力与对未来的憧憬,这就是《天文爱好者》的魅力和科普的魅力。我期盼着《天文爱好者》像普照万物的太阳一样,朝气蓬勃地走向未来,“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永远陪伴着天文爱好者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0.
把古代日食的观测记录用于地球自转长期减速和月亮在轨道上的长期加速的现代研究中,只要记录可靠,分析得法可以得到与现代观测同样精度的结论。甚至于还可以得到现代观测所不能得到的结论。近十几年来西方科学家对中国古日食记录表现了极大的兴趣。他们的研究的结果几乎一致认为中国的观测记录是很可靠的,因此这些记录在人类科学史中具有很高的价值,这种局面也引起了国内天文界的注意。我们认为到现在为止,中国古代日食记录还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且在已经应用的资料中出现了一些  相似文献   

11.
天文学家对宇宙中的恒星总数做了新的评估,提出了一个甚至让他们也感到吃惊的数字。 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于7月在悉尼召开的一般性会议上发表了他们的结果,根据他们对一小块天区的观测,推断宇宙中有7×10~(22)颗恒星,也就是说比地球上所有海滩和沙漠中的砂粒还  相似文献   

12.
从零开始     
太阳系八颗行星中金星和水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在地球公转轨道的内圈,称为内行星。在地球上观测,内行星总是不离太阳左右,它们有几个月时间出现在太阳东侧,另外几个月出现在太阳西侧,夜半时分是看不到内行星的踪影的。当金星或水星运行到同太阳正好在同一个方向的时候称为合日,与地球各在太阳一侧的称为上合,金星或水星正好在地球与太阳之间叫下合,合日前后是看不到它们的。  相似文献   

13.
我们的地球     
我们的地球李恩杰行星地球孕育了生命,是人类文明产生和发展的摇篮。从古到今,人类在不断地探索着自己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力求了解它的运动、形状、大小和结构等。地球的形状及大小最早提出“地球是个球形”的人是2000多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们,他们从几何图形中球...  相似文献   

14.
地球自转变化与中国大陆地震活动关系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利用天文观测的日长变化时间序列和我国地震资料,统计分析了地球自转十年尺度变化、年限变化和季节性变化与中国大陆地震活动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变化在时间尺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全局性联系,地球自转变化引起的附加应力可能对中国大陆地震活动起一定的触发作用,中国大陆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变化在空间尺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地区性联系,以东西向的天山地震带与日长变化的相关性最为显著,南北向的中轴地震带和东西向的燕山地震带次之,而北北东向的山西地震带跟日长变化则没有确定的对应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天文观测的地球自转资料可以为我国大陆地震预测提供一种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比较分析了用两种不同方法求得的地球形状间接摄动公式;通过建立地球质量多极矩与地球引力场系数的关系。证明了当只考虑地球质量四极矩是[1]与[2]公式的等价性;因而尽管[1]方法给出的公式更完整,但在目前观测精度下这两套公式可以等价使用。  相似文献   

16.
太阳观测的意义 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也是唯一可以作为面源观测的恒星。对太阳上各种物理现象的观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物理实验室,用以检验各种物理理论的适用性。同时,太阳又是唯一一颗与地球生命直接相关的恒星。太阳风和日冕物质抛射(CME)带来的日地空间电离层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地球大气外层空间,甚至可能带来地球大气的许多变化。因此,充分理解太阳以及太阳上的各种物理现象无疑是十分必要和十分有意义的。 为什么要进行空间观测 要想把握太阳活  相似文献   

17.
星空无尽,奥妙无穷。人们好奇于自己的生命和周围的世界。天文学家更是如此,他们挖空心思,用尽聪明,想搞清楚那一闪一闪的星星到底是什么,那些星星的旁边也有类似我们地球上的生命吗?他们用各种手段,不辞繁琐,探究着远方的星星世界,向我们展示着星星的生命历程。超新星、中子星、黑洞、引力波等名词和概念近来常被人们提及。这些极端天体现象大都与X射线有关。X射线天文是20世纪中期伴随着火箭和卫星的发展开始的。尽管人们不能直接通过自己的眼睛观测和体验X射线波段的天空,人们可以通过X射线探测器一窥其貌。  相似文献   

18.
在比较系统地分析了原始太阳星云气体演化全过程和地球与行星大气观测事实的基础上,本文讨论了地球与行星大气起源;地球应有一初级原始大气阶段,其主要特征是还原志。文中还求得了初级原始大气的上下限,讨论了这一大气的性质与演化。  相似文献   

19.
地球的灾变(一)张国栋一、历史上的地球灾变我们的地球,是在渐变与灾变两种完全不同形式的变化中演化过来的。渐变即缓慢地变化,这种变化是从百万年计的时间尺度才能较为明显的反映出来的变化,如地壳的板块运动和地质上的构造运动,都属渐变。大山大海的形成主要是板...  相似文献   

20.
有天文学家说,含有地球生命起源重要线索的地球碎片可能正躺在月球上等待我们回收。 华盛顿大学的john C.Armstrong和他的两位同事不久前撰文指出,就像在地球上搜集的几十块火星岩石一样,地球在遥远的过去与小行星和彗星碰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