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地球在宇宙中李良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最早是从地球开始的。后来,人们发现了太阳系,即以太阳为中心,由九大行星及其卫星、彗星、小行星等天体构成的天体系统。随意观测技术的进步,天文观测的视野又扩展到更遥远的银河系、河外星系、星系团和超星系团等,宇宙有多大?其...  相似文献   

2.
天文系统角动量之谜许梅宇宙中的物体很少有不旋转的。地球一刻不停地转动着,导致人们生活在昼夜交替的景色之中。自转着的地球和所有自转着的姊妹行星都围绕着自转着的太阳运行,而太阳又和近二千亿颗自转着的恒星一道绕着银心旋转,组成我们的银河系。银河系的旋涡结构...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太阳活动、太阳系天体的行为与自然灾害的关系,阐明天文因素对自然灾害的诱导、触发或调制作用是明显的。指出利用太阳活动和地球自转资料不仅可以预测某些灾害发生的趋势,而且通过监测其变化也可能预测某些灾害的发生。同时指出,行星和月球的运动及其变化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仍需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4.
据以色列和美国的两位天文学家称,像银河系这样大的星系是在大爆炸后10亿年形成的。 为了回到如此久远的过去,天文学家观测了类星体,宇宙中最亮的天体。来自最遥远的类星体的光在到达地球前要经过数十亿年,因此能提供反映早期宇宙环境的图像。  相似文献   

5.
天然卫星,与地球的关系尤其密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纵观宇宙,益智明心”。开展天文观测活动,学习天文科普知识,不仅能满足广大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能丰富知识,培养能力,同时还可以启迪人的思维、开阔视野、增长智慧、陶冶情操、开发智能,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提高学习兴趣和自觉性。伟大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有一句名言:“人的天职是勇于探索。”人类在文明史的道路上探索了几千年。如今,“探索宇宙的奥秘”已成为许多学科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全球8.5M以上巨震的天文背景,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巨震大都发生在处于月亮轨道运动所对应的地震活跃期的地震带区,太阳活动的下降段与地球自转的加速期。这是就天文因素的长周期变化而言。对于天文因素的短周期变化,无论是对于地方时,地方恒星时与月相,都有集中发生在某一段时间的现象;对于地球自转的短周期变化更是比较明显,要么发生在其变化最快时期,要么发生在其变化的最慢时期。这一切都表明,这些地震的发生是受天文因素的影响的。天文因素是外界发震动力之一,长周期变化的天文因素可能是对地震的孕育、发展与发生起着调制作用,而短期变化的天文因素则是当其作用于远离平衡态的发震构造上时,引起系统的巨涨落,从而诱发地震。  相似文献   

7.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每一个求知者都渴慕的境界。本刊最新推出的,由广州新时代影音公司出版发行的《太空探索》和《地球奇观》VCD光碟,将会成为你扣开宇宙之门、追问地球之秘的良师益友。 《太空探索》包括“宇宙的起源、太阳系的奥秘”、“地球地外的生命、征服太空”、“地球的真  相似文献   

8.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天文观测技术取得了“从可见光到全波段”观测和“从地面到空间”观测这两个方面的重大突破,不仅极大地开拓了天文学研究的新视野,也使整个天体物理学的研究方向发生了重大转变。从对稳恒天体及其天体系统的稳态平衡结构及其长期宇宙学演化规律的研究转向了对宇宙弥散介质的动力学过程的研究和活动天体的爆发现象、正常天体上的活动现象等高能爆发活动及其瞬变动力学演化过程的研究。宇宙各类天体的能量驱动来源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天体物质坍缩过程中释放的引力势能、恒星内部核燃烧释放出的核能和各种磁天体环境中等离子体-磁场相互作用释放的磁能。  相似文献   

9.
从“天圆地方”到日心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天圆地方”到日心说李良天文学是伴随着数学、物理学和观测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在今后几期“青少年学天文”园地里,我们将循着一条脉络阐述人类对于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及大宇宙的认识过程。对于青少年读者来说,不仅应该知道古今天文学的伟大成就,而且还...  相似文献   

10.
按照计划,2009年初欧洲的“赫歇尔”和“普朗克”天文卫星将一起升空,发射到第二拉格朗日点(L2)。这一位置距离地球150万千米,可以提供理想的温度和操作环境,能够与地球保持稳定的无线电通信,并保证观测时间的不间断,是国际天文观测计划选定的最佳位置。它可观察人类以前从未知晓并只有通过远红外光谱才能观测到的宇宙物质,对红外空间天文学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太阳从诞生至今已走过大约46亿年漫长的岁月,今天还是精神焕发地照耀着我们,哺育着地球上万物的生长。没有太阳,就没有地球上的万物生灵。今年是〈天文爱好者〉杂志诞生50周年,在50年的风风雨雨中,《天文爱好者》杂志茁壮成长,拥有了成千上万的天文爱好者读者群,也可以说《天文爱好者》杂志也是一束明媚的“阳光”,在她的哺育下,众多天文爱好者从中汲取着天文的营养,幻想着浩瀚的宇宙,从而激励着他们学习知识的动力与对未来的憧憬,这就是《天文爱好者》的魅力和科普的魅力。我期盼着《天文爱好者》像普照万物的太阳一样,朝气蓬勃地走向未来,“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永远陪伴着天文爱好者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2.
天文学的重要使命是探讨人类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人和宇宙的关系,宇宙的构造和演化发展以及为宇航事业的拓展服务,其中也包括探索系外行星、系外类地行星和搜索外星人——具有智慧生命的地外文明。  相似文献   

13.
优良站址的选择是射电望远镜完成既定科学目标并实现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影响射电望远镜选址的主要因素包括电磁环境、水文、气象、地质条件、隔离性与可及性等。对于射电天文观测而言,来自宇宙天体的射电信号往往极其微弱,对望远镜系统及设备的灵敏度要求极高。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使用的电子通讯设备越来越多,无线电干扰源呈爆炸式涌现。在射电望远镜选址工作中,进行电磁环境监测,选择一个电磁环境良好的站址,对于射电望远镜实现常规观测运行、获取有效数据资料至关重要。同时,电磁环境监测结果也是射电望远镜接收机系统研制、站址电磁环境及无线电宁静区立法保护的重要依据。中阿天文学者和技术人员历时1年半完成了16个候选站址的初步勘察,并对优选出的3个主要候选站址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电磁环境监测工作,获得了大量可靠数据。中阿双方依据电磁环境监测结果并结合各主要候选站址的水文、气象、地质及道路等条件,最终将位于Talacasto戈壁的3号候选站址确定为中阿CART射电望远镜的建设站点。  相似文献   

14.
由于所观测的宇宙信号非常微弱,射电天文极易受到有源业务的干扰。有限的频谱资源和中国观测台站无线电环境的日趋恶化,制约了中国射电天文研究的可持续发展。为保护射电天文观测频率,广泛调研国际电信联盟的相关规则和建议书;结合实测,分析中国现有和规划中的台站无线电环境情况,开发适用的无线电干扰监测系统。对于中国部分现有和新建的大型射电天文设备,通过与各级主管部门协商,在台址周边设立无线电宁静区,从而为射电天文观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无线电频谱保障。  相似文献   

15.
简要说明了天文地球动力学范畴内所研究的潮汐现象,包括由日月引潮力引起的固体潮、海洋潮、大气潮和由于地球自转轴的极移引起的极潮,以及这些潮汐对地球自转和地球自转的测量产生的效应。重点阐述中国天文学界在这一领域里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涉及潮汐影响地球自转的机制,也就是各种潮汐效应与极移、自转速率变化和章动的关系,包括构建这类关系的理论模型,分析潮汐对它们的影响,利用中国古代丰富的天象记录计算地球自转的长期减慢,计算弹性或滞弹地球的洛夫数,依据某一地球模型计算潮汐效应或章动序列等等。研究也涉及在测量地球自转参数的不同技术中各种潮汐效应对测量结果产生的影响及其改正,并涉及与潮汐有关的观测方法的优化和数据处理过程的改进。最后介绍了中国学者所发现的脉冲星的周期和周期变率测量中的潮汐效应,尽管它们的量级甚微,但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天文学会首届学术大会于2000年9月21~23日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召开。这是我国天文界第一次召开这样大规模的综合性学术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178名天文工作者参加了这一盛会。会议安排了大会特邀报告、三大组(分太阳与太阳系、恒星与星系、应用天文与仪器三个大组)报告和各专业委员会会议。大会特邀报告共有九个专题。它们分别是:1.宇宙大爆炸学说;2.我国近年来天文的新发现;3.天文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所起的作用;4.γ暴研究新进展;5.星系形成与演化;6.应用天文学研究进展;7.太阳系探索和地外生命…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地球人不仅受到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威胁,还受到失控航天器坠入地球的威胁。2011年,在轨退役的美国“高层大气研究卫星”和德国“伦琴”天文卫星先后再入地球大气层;2012年1月15日,因故障而停留在地球轨道的俄罗斯“火卫——土壤”探测器坠入太平洋智利海岸附近。  相似文献   

18.
《天文爱好者》2014,(2):F0003-F0003
剧场开幕后首部影片《追逐天空的奥秘》场面宏大、内容精美,为观众打开了通往世界上最著名的天文台——莫纳克亚天文台的大门,与来自夏威夷大学的天文学家分享各种奇妙的天文故事-如通过美国宇航局的红外望远镜探索发现小行星;使用英国的UKIRT系统发现隐藏在银河系中的星空瑰宝等…3D球幕特效营造出的极具真实临场感的星空旅程,让观众仿佛化身为科幻电影的主角,亲身探索神秘宇宙。  相似文献   

19.
顾震年 《天文学报》2002,43(4):432-442
利用西峰市以西16km处的巴家嘴黄土剖面的上新世以来的(6.2-2.5MaB.P.)磁化率和粒重及太平洋深海沉积物资料,用不同的数据分析方法,不仅得到地球轨道主要参数中(对应于偏心率、交角和气候岁差)的0.1Ma、0.041Ma和0.023Ma几个天文周期,而且还得到了0.20Ma、0.15Ma、0.08Ma和0.06Ma其他周期,它们都在80%置信度水平以上,此外,通过小波变换表明,所有这些周期呈现出时变特性,随不同的地质年代增强或逐渐消失,这说明古气候的变化受多种古环境的影响所致,近来提出0.1Ma周期变化不但和地球轨道偏心率有关,而且可能和星际尘埃粒子沉降速率和青藏高原的隆升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地球轨道参数变化影响气候长期变化只是其中一种因素。  相似文献   

20.
比较系统地分析了汶川地震发生时的天体位置、月亮白赤交角、太阳活动与地球自转等天文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从地震的孕育还是从发生来看这些天文因素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