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许多行星 (如木卫三 ,水星 ,地球 ,木星和土星 )和恒星 (如太阳 )具有内部磁场。对这些磁场的存在和变化的解释对行星科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试图总结行星和恒星的导电流体内部磁流体力学研究的新近发展和困难。一般由热对流驱动的流动通过磁流体力学过程产生并维持在行星和恒星中的磁场。在行星中磁流体力学过程强烈地受到转动 ,磁场和球几何位型的综合影响。其动力学的关键方面涉及科里奥利力和洛伦兹力间的相互作用。在太阳中其流线 ,即处于对流层的薄的剪切流层在太阳的磁流体力学过程中扮演了一个基本的角色 ,并由之产生了 1 1年的太阳黑子周期。本文也给出了一个新的非线性三维太阳发电机模型。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综述重力波和磁重力波在各种天体物理场合中的应用,我们描述在具有开放径向磁场的恒星大气各种磁流体波之间的相互转换过程,强调磁重力波被束缚在恒星冕内的可能性,并探讨恒星内部高频的声波模(p-模)被低频的重力波模(g-模)所调制的过程,一旦有了足够长时间未间断高质量的日震数据,太阳内部的重力波对声波模的调制效应-即每一个分立声波模的频率精细结构-则可被用来寻找深陷于太阳内部的重力波模或进一步独立地约束重力波模的振幅上限。  相似文献   

3.
银河系的星际磁场许梅观测证据从月球到太阳,从恒星到星云,都具有强度不等、性质各异的磁场。现已测知地球的磁场强度约为0.SG(高斯),水星、火星的场强分别为400Y和60Y(伽玛,Iy一10-’G),诸行星中木星最大,其磁场也最强,约为12G。太阳的平...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综述重力波和磁重力波在各种天体物理场合中的应用 ,我们描述在具有开放径向磁场的恒星大气各种磁流体波之间的相互转换过程 ,强调磁重力波被束缚在恒星冕内的可能性 ,并探讨恒星内部高频的声波模 (p -模 )被低频的重力波模 (g -模 )所调制的过程 ,一旦有了足够长时间未间断高质量的日震数据 ,太阳内部的重力波模对声波模的调制效应—即每一个分立声波模的频率精细结构—则可被用来寻找深陷于太阳内部的重力波模或进一步独立地约束重力波模的振幅上限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释日冕中高能电子束和太阳耀斑中的快速过程,本文提出在活动区双极黑子上空存在一个准开放磁场线区域的定性模型。如图1所示,准开放磁场线区域被确定在开放磁场线下面和耀斑环顶部之间。 由于那里的快速磁重联或撕裂、爆炸式的能量释放引起了区域性的等离子体加速。那些被加速到10—100keV的高能电子束沿着开放的磁场线从太阳大气等离子体逃逸到行星际等离子体中。在每个连续的高度上将产生朗缪尔波等离子体辐射。朗缪尔波同低  相似文献   

6.
汪景璓 《天文学进展》1994,12(2):115-125
假定太阳是一颗普通的恒星,对太阳磁场的高分辨率观测,则从内禀磁场强度,尺度谱,面积填充因子,成穴分布趋势,双极分布特征和演化时标等多方面,为类太阳恒星磁场测量提供了一个基本标度,本文综述了与恒星磁场测量有关的,太阳磁场若干观测特征,与类太阳恒星测量结果对比表明,类太阳恒星磁场的内禀强度与太阳磁场接近,但面积填充因子大1-2个数量级,这可能真实地反映了恒星磁场的内禀强度成太阳磁场接近,但面积填充因子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用反旋度算子和磁流体力学非线性算子的相互作用,求得流场和磁场的自洽解。举出一个应用实例。说明磁力线脚根移动如何引起太阳上空磁场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孙凯 《天体物理学报》2000,20(3):294-306
应用并改进了由Chandrasekhar提出的一个变换,以改变磁流体力学方程组的形式。将动量守恒方案成一个物理变量的二次方程,研究了磁流体力学流动演化的非线性性质,特别注意突变过程,本导出的理论结果表明,磁流体力学流动能被分成一些分支,虽然在分支之间的跳跃(突变)可有大一些和小一些之分。进行了关于太阳日珥的数值试验;它们进一步直接表明理论结果的正确性。而且,虽然三个守恒定律所涉及的数量之间可以相  相似文献   

9.
应用并改进了由Chandrasekhar提出的一个变换,以改变磁流体力学方程组的形式.将动量守恒方程变成一个物理变量的二次方程.研究了磁流体力学流动演化的非线性性质,特别注意突变过程.本文导出的理论结果表明,磁流体力学流动能被分成一些分支,虽然在分支之间的跳跃(突变)可有大一些和小一些之分.进行了关于太阳日珥的数值试验;它们进一步直接表明理论结果的正确性.而且,虽然三个守恒定律所涉及的数量之间可以相差多个数量级,但它们在跳跃中所起的作用均不可被低估.  相似文献   

10.
软γ重复暴(soft gamma-ray repeater, SGR)被认为产生于磁中子星。发生在SGR上的巨耀发在短时标内释放出大于10~(39)J的巨大能量,被认为是宇宙中已知最强的能量释放过程之一,其剧烈程度仅次于超新星爆发和γ暴。详细介绍了几种磁球层理论模型,并重点介绍了以太阳爆发日冕物质抛射灾变理论为基础建立的磁中子星巨耀发的磁流体力学的半解析模型。在模型中,板块的转动或错位造成磁球层内磁场的扭缠,从而导致磁通量绳的形成和磁能缓慢的积累。当积累的能量超过阈值,系统就会失去平衡,然后产生爆发并释放能量。用该模型计算的SGR 1806-20, SGR 0526-66和SGR 1900+14这3次巨耀发的光变曲线都与观测基本相符。此外,有关磁中子星巨耀发的磁流体动力学的数值模拟工作也得到了全面的展开,通过求解各种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下的磁流体力学方程组,计算机的数值模拟可以得到磁中子星巨耀发过程中的磁场形态演化和内部精细结构。  相似文献   

11.
太阳系是由太阳和绕它公转的地球等行星体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一颗普通恒星。在太阳系之外,是否还存在环绕其它恒星转动的行星系统?是否还有存在生命乃至高度文明的行星世界呢?这是我们人类很早就思考探索的问题。本文不拟介绍地外文明探索(SETI)的问题,而谈谈近年来搜寻太阳系之外的行星的进展情况。恒星和行星是两类在性质上截然不同的天体。恒星的质量一般为太阳质量的百分之四到一百多倍,太阳属于恒  相似文献   

12.
<正>太阳大气中时刻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爆发活动现象,例如耀斑、暗条爆发、喷流、日冕物质抛射以及各种磁流体力学波动现象等.过去的大量观测研究表明,太阳磁场在各种爆发活动现象中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许多太阳爆发活动现象都会对地球空间环境和人类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对太阳爆发活动现象的研究和预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也是人们唯一可以近距离观测的恒星.太阳爆发活动现象的研究,对其它恒星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几十年来,天文学家们一直在天空中搜寻围绕其他恒星公转的行星。但一直颗粒无收,直到1991年亚历山大·沃尔兹岑(Aleksander Wolszczan)和戴尔·弗雷尔(Dale Fral])在奇特的脉冲星PSR B1257+12周围发现了一个行星系统。4年后,米切尔·梅厄(Michel MaYor)和迪迪埃·克洛茨(D1dler Queloz)则在一颗普通的恒星飞马51周围发现了一颗木星大小的行星,它每4.2天就会绕其宿主恒星转动一周。  相似文献   

14.
《天文爱好者》2010,(1):93-94
(高年组和低年组)天狼星。已知在中国的天空中最亮的恒星是天狼星。在地球上其他什么区域天狼星也是那里天上最亮的恒星?这些区域的边界的数值特征是什么?(注:你只需考虑历史分类意义上的恒星,太阳、行星等不需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15.
耀斑与磁环拓扑界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忠先  王海民 《天文学报》1995,36(2):181-187,T004
北京天文台怀柔太阳观测站和美国大熊湖太阳天文台的矢量磁图系列,已经允许从观测上证认活动区内的磁环系统,及磁环之间的拓扑界面。本文作者基于1993年4月6日至12日,对NOAA7469连续的矢量磁场观测,首次对一个活动区内的磁环系统和磁环之间的拓扑界面作了观测证认,这些拓扑界面的特征是:1)矢量磁场在界面附近高度剪切;2)在界面两边,有很强的纵场梯度(约0.1高斯/公里);3)在观面两边磁对消,对消  相似文献   

16.
陈协珍 《天文学报》1996,37(1):51-59,T001
本文利用紫金山天文台太阳光谱仪缝前附属Daystar滤光器拍摄的,发生在NOAA5395活动区中的三个耀斑的Hα单色光资料,对比北京天文台怀柔观测站取得的光球磁场资料,研究耀斑产生位置与光球磁场演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所研究的50个耀斑亮核中,有38个位于新浮磁流区附近,另有少数亮核出现在磁对消区;(2)耀斑亮核多集中在横场方向交叉,剪切角大的复杂磁区,耀斑后多数区域磁场结构简化;(3)耀斑  相似文献   

17.
作为汪景琇院士主持的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天体辐射磁流体力学"战略研究项目组成部分~([1]),从等离子体的动力学属性出发,介绍了用于研究等离子体与周围磁场结构相互作用的粒子云网格方法,及其在研究具有复杂等离子体和磁场结构的磁重联过程中的应用。这里提到的磁场与等离子体的复杂性包括变化的等离子体β值,磁重联电流片中包含有多种尺度的结构,以及这些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这些结构的尺度变化范围很大(从105km变化到102km)。进一步探讨了该方法在太阳物理领域,特别是在太阳爆发磁重联过程方面的可能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并为项目研究中其他部分在数值方法~([2–5])和太阳物理~([6,7])方面提供借鉴和补充。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中子星的热演化、自转演化和磁场演化的相互影响.考虑了一个自洽模型:中子星因磁偶极辐射而自转减慢,在内部产生某些加热过程,中子星磁场通过壳层的欧姆耗散来衰减.结果表明,磁场衰减提高了加热过程的重要性;相反,加热效应减慢了磁衰减.因此可以得出,中子星的热、自转和磁场也许不是独立演化的.不仅如此,这些演化与初始条件有关,因此,人们也许可以从射电和X射线观测对脉冲星年龄、初始磁场和周期给出某些限制.  相似文献   

19.
在太阳物理学中,磁场的湍流扩散过程一般被认为是如同烟、热和流体中其他物理属性被湍流扩散一样的过程。但这种基于湍流的运动特性而得到的湍流磁扩散率还不能很好地与太阳观测事实与湍流理论相符合。 本文提出,如果在磁流体中存在着磁扩散率的随机分布不均匀,则从磁场的扩散万程中可以看出,由这一不均匀而形成的磁扩散率梯度会使磁力线弯曲,即把平均磁场扩散成湍流磁场,从而增大了磁扩散率的数值。这种效应是在小尺度范围内对湍流磁扩散率增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太阳对流层内,由于ω-效应产生了很强的纬向磁场,它的磁浮力引起了磁流体的上浮,在太阳表面造成了黑子双极磁场等活动区的现象。本文考虑了在磁流团上浮后,由于在太阳对流层内存在湍流磁扩散率的垂直梯度,因而在磁流团内外的磁扩散率之差要随磁流团上升距离的增加而增大,以致在磁流团表面形成了巨大的磁扩散率的梯度,从磁感应方程中可以看到,这一梯度将扰动纬向磁场,结果在磁流团表面形成了磁环,它随磁流团浮升到对流层顶,在太阳表面呈现出两个极性相反的磁区。本文企图以此来说明黑子双极磁场密集性原因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