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文领域的数据越来越多,如何将这些数据向普通大众展示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脉冲星数据为例,利用WorldWide Telescope(万维天文望远镜,以下简称“WWT”)的Excel插件对脉冲星空间分布进行可视化,并制作了相应的漫游用于教学和科普。本文展示了一个实例,显示出WWT在帮助天文学家将研究数据用于教育科普,以及青少年阳天文爱好者开展探究性学习中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的天文教育和普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回顾了近年来有关公众理解科学和公众天文教育的一些研讨活动 ,陈述了公众科学教育的追求问题 ,分析了Hawking这样的科学家致力于科学普及的现实意义 ,探讨了“罗塞达碑”对于科学研究和普及的启示 ,指出天文教育应该对科学的人文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天文爱好者》2014,(11):95-95
2014年10月15日,北京师范大学天文学系数字天象厅验收会在北师大召开,标志着国内高校第一座WWT互动式数字天象厅落成。 该天象厅直径4米,每次可容纳20人上课。教师可以在其中生动地演示天象,增强教学效果。学生可以利用WWT软件自己制作天文节目,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天象厅的建成既可满足天文专业课和天文公选课的教学需求,也可用于天文夏令营和校园开放日等活动,在天文教学和天文科普中都能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虚拟天文台与科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我国科学教育的现状,并从对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有明显优势的天文教育着手,探讨了基于虚拟天文台的天文教育在培养科学方法、态度和精神方面的优势,以及其对虚拟天文台建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天文观测科学实践中心是一个以天文观测为核心的网络实践体验中心,以网站的形式向公众提供服务。网站建设使用HTML、CSS、JavaScript和JSP/JaveBean等技术;基于B/S结构实现望远镜远程控制;采用Windows Media技术实现视频发布。建成的网站为用户提供了全新的天文观测实践体验机会,达到了传播天文知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天文大科学设备郭守敬望远镜(Large Sky Area Multi-Object Fiber Spectroscopic Telescope,LAMOST)、慧眼硬X射线调制卫星(Hard X-ray Modulation Telescope, HXMT)以及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 FAST)陆续建成使用,急需大量从事天文前沿科学研究的创新人才.然而,天文专业发展的区域分布不均衡严重影响了天文专业人才的培养.贵州师范大学立足于天文学科发展需求和贵州省省情,成立了“南仁东”创新人才实验班(简称南仁东班).同时,贵州师范大学通过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院校协同,借助其教育和科研资源优势,探索与实践了科研型天文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课程思政、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院校协同,培养科研型天文创新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对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开展天文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天文教育是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品牌,在建校之初,学校全体干部教师经过客观分析,认为在天文宇航事业高度发达的今天,作为现代社会的小学生,了解当代的天文学成就,具备一定的天文学知识,是很有必要的。为此,学校从对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有明显优势的天文教育着手,  相似文献   

8.
芳草地国际学校远洋小学坐落在远洋天地社区内。学校自建校初期就一直致力于天文教育的普及,在学校3—6年级开设了天文校本课,编写了天文探索校本教材,购置了“数字天象仪”等教学高端设备,构建了天文社团活动基地,开展了天文观测、社会实践活动、天文辩论会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学校内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探索天文奥秘的快乐。现在,芳草地国际学校远洋小学是北京市天文爱好者协会会员,北京天文馆青少年天文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9.
2009年是国际天文年,2009年7月15日北京天文馆网站开通10周年。北京天文馆作为我国目前唯一的大型专业天文馆,在天文科普教育方面有十分独特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天文知识的宣传和推广普及对于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可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天文学是那么的遥不可及!怎样有效地开展天文科普活动,使人们能更容易、更轻松、更方便地接受天文知识、怎样使更多的人受到天文知识的熏陶呢?  相似文献   

11.
科普就是通过多种形式把新的重要的科技知识传播给公众,让公众理解和掌握这些科技知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校于1999年成立了天文兴趣小组。北京二十中学地处北京城市的边缘,地理位置较有利于天文的观测,城市的灯光对观测影响也较小。学校投资十几万元建起了天文观测台、配备了meadel78mm折射式望远镜,为了学生更好地记录天文现象,又购置了尼康D50相机及计算机。通过天文活动的开展,既增加了学生对天文、天体的好奇心,又普及了天文科普知识,让学生全面认识和了解太空和宇宙事物。天文观测在形式上也具有创新意识,打破传统完全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模式,解放了学生的双手和思想,使学生能充分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相似文献   

12.
天文爱好者在科普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甚至是笑掉大牙的问题。这些错误表面上看似可笑,但仔细想一想便令人感到酸楚。为了服务于天文科普,笔者总结了天文科普中最容易遇到的十个天文谬误,可以说它们代表了公众对天文学的误解与不了解。这些谬误大多有浓郁的中国特色,有常识性的错误,有认识上的错误,也有因为误解产生的错误,但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因为公众缺乏科学的理性思维而产生的。按照严重等级和常见程度,我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天文爱好者》2009,(11):14-15
近十年来,我国业余天文界在彗星发现上,一改过去沉寂,默默无闻的现象,有了质的跨越。这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开放,经济的繁荣;国家专业天文机构,国家和各地有关部门,比如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特别是2002年以后,对天文普及,业余天文发现的重视、推动和支持;以及各地天文爱好者的积极交流(包括与境外,两岸三地)和全身心的投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新教育模式和新教育理念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注意到我们的中小学生与发达国家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主要反映在学生的动手能力方面。如何培养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勤于动脑、动手,不是简单的内容,笔者认为在中小学开展天文观测活动,在此方面就是一个训练的尝试。现在许多学校在开展这方面的活动时,认识上存在误解。虽然很希望开展天文观测活动,但认为开展天文活动必须有大型天文观测设备才行。笔者就多年来组织学生开展天文活动的经验教训,写给大家,希望与同行们一起交流。  相似文献   

15.
《天文爱好者》2011,(2):95-95
为进一步促进天文科普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我国天文普及事业的全面发展,为全国天文教育普及工作者搭建理想的交流平台,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天文学会和北京天文馆主办的中国优秀科普期刊《天文爱好者》拟于2011年度出版“天文科普教育论坛”增刊。  相似文献   

16.
徐槐 《天文爱好者》2011,(12):67-69
开放在京城的校园天文科普奇葩之二 我所认识的徐槐老师,肯吃苦,泼辣干练。无论是酷暑寒冬,无论是学校的常规观测还是野外观测训练。做为北京57中的天文辅导老师,她带领着学生们进行天文观测,义无反顾。颇有些巾帼不让须眉的风范。从一个对天文望远镜望而生畏的地理老师成长为学校天文活动指导教师;把学校的天文活动搞的有声有色;学生们取得多项天文赛事的优异成绩,徐老师谦虚的说,这些都得益于这个学校对天文活动的不懈支持。把最大的时间和空间,把天文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来坚守。这使她和孩子们更加仰望天空,梦随心飞!  相似文献   

17.
高精度天文测量与天文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精密天文测量和天文动力学的关系、发展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中国虚拟天文台研发策略与重点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由于不同的天文和技术背景,不同的虚拟天文台项目采取了不同的研究策略。本文首先介绍了国际上几个典型虚拟天文台项目的研发目标和工作重点;然后讨论了包括中国虚拟天文台在内的小型虚拟天文台项目在研发方面的优势和劣势。中国虚拟天文台项目根据自身所处的具体情况确定自己将走应用路线,争取在某些领域取得突破,研发重点包括五个方面:China-VO系统平台建设、国内外天文数据的统一访问、现有天文工具的虚拟天文台集成、天文设备的虚拟天文台集成、虚拟天文台基础上的公众教育。  相似文献   

19.
上海天文台年刊的百年折射了中国社会的沧桑变化,反映了上海天文事业的发展里程。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有关历史情况,本刊特作为文献资料发表已故老一辈著名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奠基人李珩先生在1951年9月撰写的《余山天文台过去的历史和未来的展望》一稿,希望能以此使读者了解此前上海天文事业的状况,从而理解当时天文年刊在天文科研事业中发挥的作用,也以此缅怀李珩先生对天文年刊的指导和关心。[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作为国际天文年的一个闪亮收尾,同时也是2010年天文科普教育的一个新的开启,2009年12月24日至26日,由北京天文学会、北京天文馆主办,海淀区教育委员会、海淀区科普教育协会承办的“北京市第一届天文科普教育论坛”在北京延庆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