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黎辉  樊忠玉 《天文学报》1995,36(3):288-294
本文介绍了1993年12月29日一个SF/C1.9耀斑过程的HeI10830A的二维光谱观测和资料的初步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在直接拼出的HeI 10830A单色象上未发现有Rust提出的强度超过连续谱的耀斑亮点,但在剩余强度图上的确发现有四个小区相对周围变亮,其强度在耀斑爆发过程中有明显变化;(2)所有HeI 10830A“亮区”均落在Hα耀斑亮区内,反之则不一定有对应;(3)HeI 108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太阳二维光谱观测和研究的重大意义,综述了二维光谱观测技术和仪器的进展,特别介绍了应用CCD的成像光谱仪的最近发展。文中还介绍了近年来二维光谱观测研究所取得的一些新结果,展望了未来观测技术和课题研究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云南天文台的厚片CCD光谱观测系统筹备于1986年4月,1987年10月正式开题研制。经过两年的艰苦工作,终于研制成功,并于1989年10月在云台一米望远镜折轴摄谱仪上进行试观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该系统读出噪声低,暗流小,无干涉条纹,大大提高观测极限星等,是天文光谱观测研究的理想仪器,也是我国第一套厚片CCD系统。 本文主要从使用者角度出发,描述了仪器的结构、特性及其应用软件,并给出部分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1993年10月2日发生的一个1N/C6.5级耀斑多波段观测的结果.综合比较了耀斑的单色象,Hα波段工维光谱,2840兆赫微波爆发和硬X射线爆发资料.得到Hα单色象上不同亮核的强度变化,与微波及硬X射线暴的时间轮廓比较,给出了色球耀斑区亮度场的演化,对照磁图确定了耀斑区的磁场位形,从而对该耀斑产生和加热提出了一种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1990年8月至1991年8月期间,利用云南天台1m望远镜折轴摄谱仪附加厚片CCD探测器进行了观测,得到二十余颗色球活动双星的大色散、高分辨率、高信噪比的光谱,本发表其中ηAnd、3Cam、4UMi、v^2 Sgr、τSgr、Hr7333六个双星系统的Hα附近区域光谱观测和研究结果。这六个系统在CABS表中有关Hα线的资料还是空白。我们给出了它们高分辨率的Hα线轮廓图,计算了它们的等值宽度、半  相似文献   

6.
在乌鲁木齐天文站25米天线上进行的脉冲星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连生 《天文学进展》1997,15(2):169-172
1996年1月,由北京天文台、北京大学、乌鲁木齐天文站组成的研究小组完成了乌鲁木齐天文站25m天线的脉冲星观测系统,取得了一些脉冲星的观测结果。共成功地观测了8颗脉冲星,得到4颗脉冲星的轮廓图;还观测到PS1133+16的反常模式。乌鲁木齐天文站将成为我国重要的脉冲星观测基地。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1993年12月29日一个SF/C1.9耀斑过程的HeI10830 的二维光谱观测和资料的初步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在直接拼出的HeI10830 单色象上未发现有Rust提出的强度超过连续谱的耀斑亮点,但在剩余强度图上的确发现有四个小区相对周围变亮。其强度在耀斑爆发过程中有明显变化;(2)所有HeI10830 "亮区"均落在H_α耀斑亮区内。反之则不一定有对应;(3)HeI10830 "亮区"有两个位于黑子半影,一个伸入本影,另一个可能在一个小黑点处;(4)HeI10830 在所有亮区均有红移或不对称。表示有≤16km/sec的物质向下运动,速度随耀斑衰减而减小。这个亚耀斑"亮区"的特征与我们以前观测到的辐射超过连续谱的发射点极为相似,因而可认为它们具有同一物理起源。其强度小很可能是因为其激发源的X射线强度弱。  相似文献   

8.
多云模型’’是处理太阳活动体光谱不对称轮廓的有效方法,本文给出了该方法的一个具体应用实例,利用云南天文台二维多波段太阳光谱仪观测的1989年8月17日耀斑环Hβ波段光谱资料,得到了该耀斑环的视向速度场.  相似文献   

9.
本文详细计算了在不同的观测条件下(大气视宁度,天光背景),对于不同的观测对象(椭圆星系、旋涡星系和恒星等)光纤定位中心位置偏差对光谱观测结果的影响.根据LAMOST的主要设计参数,给出了在不同条件下观测所得信噪比的具体数值结果.本文同时也给出了采用不同光纤尺寸对观测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给出HR1099(V711Tau)的高色散、高分辨率的分光观测结果。从观测结果分析,该双星系统的两子星均有剧烈的色球活动,强的Hα发射主峰主要来自活动性强的冷子星,谱线轮廓形状的大幅度变化取决于色球发射物质的运动和恒星内部的物理变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表面边界位置对太阳ρ模绝热本征振荡频率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对于v4000μHz的中低阶p模,表面边界置于温度极小点所引起的本征振荡频率的计算误差随着v和l的增大,表面边界点位置对太阳理论振荡频率的影响增大,色球结构对太阳p模振荡频率的影响已变得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目前太阳系外行星系统动力演化的研究现状。我们用数值模拟方法和并从分析的角度研究了GJ 876和HD 82 943。通过分析不同的共面和非共面构型 ,我们发现所有的稳定轨道都和2 :1共振有关 ,此外我们还发现在这两个系统内存在近星点共振—对应了两个行星的近星点经度之差在1 80 0或者 0 0附近秤动。这两种机制对维持行星系统的稳定性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阐述了近年来我们在近地小行星轨道演化研究所获得的一些基本结果,即合理的力学模型和相应的有效算法,并以实际预报算例与有关权威性的结果作了比较,证实这些研究结果确实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4.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Haverö is presen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composition of the other five ureilites  相似文献   

15.
埃尔塔宁小行星是一颗215 万年前在南太平洋撞击地球的小行星,它也是目前唯一的深海区与地球碰撞的小行星。根据埃尔塔宁号和Polarstern 号海洋调查船在陨击海区勘查的小行星残骸分布密度,我们估计埃尔塔宁小行星质量为2 .3 ×1013g ,对应于它的直径为0 .23 公里。这比Kyte 等人(1988) 估计的质量小了10 倍,然而它更接近埃尔塔宁小行星撞击事件的实际情况,可以作为埃尔塔宁小行星质量下限和半径下限更合理的估计值。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适应星际探测的需求,本文建立了在新的精度要求下土星卫星运动对应的力学模型,具体讨论了土卫八的运动,并针对主要摄动源土卫六的引力作用,建立了轨道变化的分析解,以此表明建立了土卫运动理论该采取的途径和精密定轨宜采用以轨道根数作为状态量的数值定轨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地球自转长期变化的研究依赖于古代天象记录.近年来这方面研究取得明显进展.本文着重介绍作者由中国古代公元十世纪以前732个月掩犯记录得到的最新结果,并与其他结果进行了对比和综合分析,中国月掩犯记录填补了公元三至八世纪的资料缺环,并证实了公元五世纪前后地球自转非潮项的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介绍了目前上海天文台正在研制的小型氢原子钟的监控系统。它可监控氢钟的工作情况,实现氢钟的自动启闭、参数自动检测、自动报警,可控制综合器的频率变化、微波腔温度、氢离子流的大小。  相似文献   

20.
地球自转长期变化的最新结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