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星系中的巨分子云(GMCs)是恒星形成的主要区域,因此它的形成和演化对于星系的演化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中将介绍分子云的基本特性、分子云之间的碰撞和巨分子云的形成、碎裂和寿命以及其他环境因素,如旋臂扰动、较差自转等在巨分子云的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同时也探讨在采用数值模拟研究巨分子云演化时所取分子云数目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星系之谜四则许梅1926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E.Hubble),对星系光谱线红移的发现开创了天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星系天文学。70年来,虽然对形形色色的星系积累了大量的观测资料,但有关星系的很多问题仍未搞清楚,如星系的起源与演化、星系的能源、星系...  相似文献   

3.
束成钢 《天文学进展》2001,19(2):249-249
从星系形成和演化的角度出发,对星系结构和动力学进行的粗略的评述,内容包括:(1)初步描述了星系中各主要成分的物理特征(空间分布,运行学和化学)及其形成和演化,(2)Damped Lyman-alpha systems(DLAs)是本地星系的化石,对其进行观测研究是HST的主要任务之一,对DLAs宽的谱线轮廓的物理机制和其恒星形成,化学演化进行了讨论,(3)目前已证明Lyman Break方法是发现高红移高恒星形成星系的有效手段,讨论了Lyman Break Galaxies的动力学过程和恒星形象,(4)旋涡星系和椭圆星系的Scaling Law是星系形成和演化所必须解释的问题,对近期该方面的研究结果作了介绍,(5)整体超星的反馈作用在星系形成和演化中起了重要作用,评述了该物理过程对星系演化的影响;(6)随着观测资料的不断积累,各种物体对河外背景辐射的贡献已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讨论了宇宙整体的星形成历史和化学演化,(7)银河系是进行星系形成和演化研究的归算零点,介绍了银河系的结构,动力学及演化。  相似文献   

4.
最近,太阳系外行星探测、恒星形成与星系核的活动性、星系的起源与演化等天文学研究领域异常火热,这也间接造成了红外天文学的空前发展。未来,将有一批不同用途的红外卫星被送上太空。这里,我们将概括介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几个。  相似文献   

5.
卞毓麟 《天文学进展》1995,13(4):371-379
星系闭研究涉及面极广,此处公简介光学研究的若干方面。全文分为两篇,本篇中介绍星系团表、星系闭的大尺度分布、星系闭的一般性质;第二篇中将介绍闭星系的演化、环境与星系形态、并作简要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银河系的起源和演化天体的起源和演化是天文学中重大问题之一,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以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为例,自从康德在18世纪中叶提出第一个星云假说,二百多年来,至今已有多种假说问世,但仍没有一个较完整的、被普遍接受的学说。虽然,恒星的起源和演化的研...  相似文献   

7.
星系的"哈勃分类"在本栏目上一篇文章中,介绍了20世纪20年代哈勃发现第一个河外星系——仙女座大星云。接下来,哈勃对星系进行了科学的分类,迄今仍作为星系分类的基础。哈勃最初在1926年给星系分类,1936年修订后最终确定了星系的"哈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在银河系化学演化的基础上,利用银河系的三成分(threezone)(即晕、厚盘和薄盘)多相(multi-phase)(气体,分子云,大、小质量恒星以及剩余物质)的化学演化的理论模型,讨论了以下观测约束:1、质量面密度、恒星形成率,各分区质量比;2、场星的年龄-金属丰度关系;3、α元素化学演化;4、太阳附近G矮星金属丰度分布;5、三成分金属丰度特征量;6、超新星爆发率;7、内落速率。结果表明,三成分多分量模型能够较好地满足观测约束,比较真实地反映星系演化过程。可以用该模型计算元素的星系化学演化。  相似文献   

9.
晚型星系金属丰度与自转速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星系物质化学组成的研究不仅对于理解有关星系形成和演化的各种物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可以对星系形成和演化的各种理论模型提供重要的约束。随着观测技术及理论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利用星系的大量观测资料来系统地研究星系化学组成与星系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将成为可能。星系金属丰度与光度之间的强相关性以及晚型星系金属丰度与自转速度的关系即是其中最有意义的内容之一。全面回顾了星系金属丰度与星系宏观观测性质间关系的研究历史,重点评述了晚型星系金属丰度与自转速度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详细讨论了目前对此类关系的物理解释及其对星系形成和演化模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星系团研究涉及面极广,此处仅简介光学研究的若干方面,全文分为两篇,前一篇中已知介绍了星系团表,星系团有大尺度分布,星系团的一般性质,本篇中则介绍团星系的演化,环境与星系形态,并作简要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若干关于球状星团形成与演化的代表性模型,包括球状星团诞生于星系形成之前的模型、自增丰演化模型、原始云团的碰撞聚合模型、两阶段形成模型以及星系并合激发形成球状星团的模型和吸积模型等。  相似文献   

12.
星系团研究涉及面极广,此处仅简介光学研究的若干方面。全文分为两篇,本篇中介绍星系团表、星系团的大尺度分布、星系团的一般性质;第二篇中将介绍团星系的演化、环境与星系形态,并作简要的展望。  相似文献   

13.
球状星团与星系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密切相关,研究球状星团是研究星系形成和演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综述了球状星团在观测上的统计结论,观测对理论模型的限制,利用数值模拟和半解析模型研究球状星团形成和演化等阶段的进展。理论研究主要包括球状星团的形成、密度轮廓、初始质量函数,球状星团在质量、大小、空间上的演化,星系并合对球状星团形成和演化的影响等。通过介绍当前研究的主要模型、相关的研究结果以及该领域尚未解决的一些难题,阐明球状星团与星系的关系,深化对球状星团和星系形成和演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数值计算解出稳态星系模型,并与椭圆星系及旋涡星系核球的自转和弥散速度曲线相比较。由星系运动曲线拟合出的星系半径与从光度曲线拟合出的潮汐半径不一致,后者总是前者的3倍左右,这是由于分布函数的截断方式不妥造成的。我们的结论是:该模型虽不能正确描述整个星系,但却能正确描述星系的较内部区域,我们分析了三个有速度曲线资料的星系黑洞候选者:M104、M31和银河系,发现它们由于有太快的自转,都不可能在达到稳态之后有满足形成黑洞所要求的≡cJ/GM2<1的区域存在,因此它们的中心如有黑洞,只能有更早的起源。  相似文献   

15.
光学、近红外、红外、紫外、射电等波段及CO的观测研究表明,低面亮度星系是相对没有充分演化的系统,气体成分比例较高,金属丰度和恒星形成率较低。这样的星系为研究星系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资料和证据。主要阐述了低面亮度星系的观测特性,包括探测与搜寻、选择效应对观测研究的影响、低面亮度星系的划分、星系的颜色和星族特征、星系的演化和恒星形成、金属丰度、数密度及光度密度;最后,介绍了几个特殊的低面亮度星系。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我们对极亮红外星系研究的系列工作。这些工作包括对星系并合激发星暴和星系核活动并最终形成椭球星系的演化过程。特别介绍了星系多重并合的观测证据和IRQSO与窄线Seyfert 1(NLS1)、低电离宽吸收线类星体之间可能的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17.
金属丰度是表征星系特征的重要参量,对于理解星系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观测设备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已经获得越来越多的星系(包括近邻星系、中等红移及高红移星系)金属丰度的观测资料。在光致电离模型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这些对于理解星系中金属及恒星成分的累积历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多种方法可以用来估计星系的金属丰度(主要是星际介质中气相的O丰度),介绍和评述了估计星系的O丰度的多种方法,包括电子温度的方法、R23方法以及其他一些“强线”比值的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解析公式,同时介绍了电离星云的物理本质及由光致电高模型估计星系金属丰度的方法.还给出了估计星系的C和N元素丰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Hubble空间望远镜和Keck镜投入使用10年来,赖曼α森林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使人们对其性质和起源有了新的认识。评述了观测方面的主要成果,包括柱密度、多普勒参数、元素丰度、吸收体形状和尺度、空间分布、演化、与星系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9.
通过搜集了457个活动星系核样本,根据活动星系核的演化实质是指宇宙时标上的变化,讨论了红移量与活动星系核演化的关系,最终证明了活动星系核的演化分为两个序列:(1)从类星体到Seyfert星系之间的演化;(2)平谱射电类星体(FSRQ)—BL Lac天体—射电星系(RG)的演化。  相似文献   

20.
本采用演化星族综合方法,讨论了在低红移因短时间星暴过程而变亮的矮星系统。指出,它们的存在能够与目前暗星系计数和红移巡天结果相容,作为一个附加的星系族,它们较易演化为低面光度的星系而在邻域中探测不到,因此是解释暗星系计数和红移巡天结果的适当候选天体,值得对它们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