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50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祁连山东南段呈北西-南东向展布着加里东期中祁连造山带和拉脊山造山带, 其基底为前加里东变质岩系, 在该变质结晶基底岩系中发育着菱形网格状韧性剪切带, 共轭韧性剪切带面对缩短方向的夹角为104°~114°, 其最大主应力方位为SW210°左右.在中祁连地块金沙峡和化隆地块科却两处韧性剪切带中的糜棱岩化岩石, 获取变质矿物白云母40Ar-39Ar坪年龄分别为(405.1±2.4) Ma和(418.3±2.8) Ma.这一年代学结果不仅确定了加里东基底变质岩系中韧性剪切带是加里东造山作用过程中形成, 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基底韧性剪切带中变质变形岩石的年代学研究, 精确地限定了祁连山东南段的早古生代火山盆地(或岛弧盆地)、拉脊山小洋盆关闭的构造年代.这为造山带构造演化过程中盆地关闭时间的确定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3.
湖北黄石地区的滑脱构造及其对煤层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黄石地区发育了一套滑脱构造。宏观及微观构造显示其运移滑动方向是自南向北的,它是江南隆起中段九岭幕阜山隆起北侧巨型滑脱系统的前缘滑脱挤压带。本文从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几方面论述和分析了该滑脱构造的特征和形成过程,并总结了本区滑脱构造的样式及其控煤型式。  相似文献   
4.
5.
最近五六年,对地球内部构造的了解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主要归功于高质量的地震数据资料.利用地球体波、面波和自由振动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弄清了不同深度上的三维空间构造.然而,任何构造研究手段,其分辨率都因探测构造所利用的波的波长而受到限制.在这方面,比如,通过体波获得的模式,其尺度同由面波或自由振动得到的平均尺度不同,其结果应该更为精细.然而,常常发现各种结果的解释,好象对地球三维空间的地震速率给了点值估计.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评述了每种类型资料如何向我们提供地球构造的信息,对其分辨率和误差又应作何种解释.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信阳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混气站在场地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发现场地内存在断裂带 ,以及“信阳市城市管道燃气工程混气站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中提到“确定本区第四纪断裂的活动性还有待进一步工作”,这为工程能否进一步施工提出了难题。本次研究 ,采取了集多种学科 (如构造地质、工程地质、第四纪地貌、遥感信息、测量、物探等 )为一体 ,进行了多学科、多技术、多方法的综合性研究 ,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研究成果。1 断裂活动性和工程地质综合研究 首先从区域断裂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等观察研究入手 ,根据沟谷地…  相似文献   
7.
逆冲推覆构造锋带及运移方向的确定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南昌—宜丰逆冲推覆构造的研究,综述了飞来峰的带式产出、顶板逆冲断层的强烈弯曲等,确定峰带位置的十条标志和判定逆冲运移方向的宏观构造(方箭原则、前断坡和褶皱倒向等)及微观构造(拉伸线理和旋转碎斑系等)标志。在简述控制剪切指向构造形态的因素的基础上,强调了利用小、微构造判定运移方向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青海同仁县隆务峡地区首次发现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带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在青海省同仁县隆务峡南段的二叠纪地层中首次发现了北西—南东向分布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带,命名为隆务峡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带。该岩带的岩石组合包括纯橄岩、辉石橄榄岩、辉长岩、辉绿岩、枕状玄武岩等。从超镁铁岩—下部堆晶岩—辉绿岩—上部堆晶岩,其稀土元素总量逐渐增加,稀土元素配分型式总体一致,从超镁铁岩的Eu正异常到上部辉长岩的Eu负异常,显示了各岩石间的同源性。根据对其两侧沉积岩中化石的研究,推测该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带的形成时代为二叠纪。该岩带位于西秦岭造山带与祁连造山带的接舍部,对于揭示秦岭和祁连接合部的大地构造演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赣东北地区构造演化的新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近几年来赣东北地区的区域地质调查及科研工作所获的地质资料、化石资料和实测数据,论述了该区晋宁期以来的构造演化,提出了以下看法:①该区是一个多期造山作用的复合体,它经历了褶皱基底形成、洋陆转化和陆内发展三大阶段和晋宁期、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四个构造旋回;②早古生代该区存在一小洋盆;③加里东期构造旋回在赣东北地区是明显的,其造山作用是存在的,并由此奠定了该区构造分区的总体格局。  相似文献   
10.
通过精细的生物地层学工作,从时代和生物群组合入手,厘定了志留-泥盆各时期的岩石地层单位时序,在卡拉麦里碰撞带南缘建立较为合理的地层序列中上志留统白山包组第一段可建立扭图瓦贝Tuvaestrophia sp.)-薄扭贝Leptostrophia sp.)- 原始戟贝Protochonetes sp.)生物群组合第二段大型图瓦贝Tuvaella gigantea Tschernyschew)-近平无洞贝(相似种)Atrypa cf. depressa Zhang)-盖嘴贝Stegerhynchus sp.)生物群组合,第三段大型图瓦贝Tuvaella gigantea Tschernyschew)-拉氏图瓦贝Tuvaella rackovskii Tschernyschew)-扁平薄皱贝Leptaena cf. depressa)-新疆高面石燕Tannuspirifer xinjiangensis Zhang)生物群组合上志留统老沟组小鸽无洞贝Atrypella cf. columbella Barrande)-单褶准无窗贝Athyrisina cf. uniplicata Grabau) -安嘎西盖嘴贝tegerhynchus angaciensis Tschernyschew)生物群组合下泥盆统红柳沟组动物群组合,下中卡拉麦里组)动物群组合,上统克安库都克组出现Prelepidondron sp.)。志留-泥盆地层单位时序建立,对卡拉麦里碰撞带志留-泥盆具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