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33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探究渗透压-应力耦合作用下页岩的渗透性,选用岩石伺服三轴试验系统,在不同渗透压差和围压条件下对页岩进行全应力、应变渗透性试验。分析页岩不同变形阶段与渗透率的关系,探讨页岩破坏过程中形成的局部压缩带与渗透性的关联性。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渗透压差、不同围压下,初始渗透率随着围压增大而呈不同程度的减小,峰值强度随着围压增加而增大;相同围压、不同渗透压差下,试样渗透率随着渗透压差增加而呈不同程度的增大,但是峰值强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试验结果表明,页岩出现了局部压缩带的现象,压缩带的出现对渗透率增加有着抑制的作用,它的出现并不是页岩脆-延转换临界点出现的特征,而是孔裂隙萌生、扩展并开始软化的标志性特征;页岩试样在高围压条件下出现硬化现象,在低围压条件下的页岩试样内部孔裂隙渗流网络的形成早于高围压下硬化的页岩试样,破坏模式以高角度剪切破坏为主。研究页岩不同应力环境下的渗透性,对揭示页岩气开发过程中页岩的渗流机制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1986年6、7月影响华北平原北部的4次飑线过程,分析了飑线发生的天气形势,对比分析了飑线与一般对流活动的发生条件。分析结果表明,华北飑线的发生与中层冷空气爆发相关,飑线发生前华北平原的不稳定能量分布具有高值、集中分布和正增长的特点。这些分析结果可能有助于华北地区飑线的分析和预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逐年提升,高年级本科教育目标也随之发生一定变化,遥感专业教学中,有必要加强对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本文以矿区资源环境遥感课程为例,以课程综合实验为切入点,结合课程特点提出了半开放式、可拓展的实验架构,探索了面向本科生研究能力培养需求的实验方案设计及教学实践工作,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思考转变;由知识吸收向研究实践转变。向学生展示本专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为学生顺利进入社会工作岗位或转入更高学习阶段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新疆博格达山东段石炭系火山岩发育。本文通过对该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分布和岩石组成特征的调研,结合以往对该区火山岩地球化学研究,对博格达构造带的构造属性和造山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博格达构造带具有坳拉谷的基本特征,即具有一端连接大洋(哈尔里克)、一端伸向和尖灭于陆块(准噶尔地块)内,拉张阶段堆积裂谷型双峰式火山岩建造,造山阶段没有俯冲而直接抬升,造山末期有巨量辉绿岩泄出,表明地幔柱在博格达坳拉谷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5月初的一个早晨,美国《科学大众》杂志记者随同科学家们登上了“鲍特罗勃斯”号考察船,向加利福尼亚蒙特雷湾的深水区驶去。此行的考察目标是一种奇形怪状、身体如半透明凝胶的食肉动物。这种动物大多数既没有脑、心、肺,又没有眼睛和保护性外壳,不能发声,但它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温柔杀手”,具有感光、发现猎物、到处游动及自我保护的能力。这些称之为管水母的食肉动物,自由自在地生活在茫茫的海洋深处。细长如链的管水母显得纤弱无力,实际上却比凶狠的鲨鱼和枪乌贼等食肉动物更为厉害。其  相似文献   
6.
物探方法在金属、石油、煤炭等地质勘探中应用广泛,并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但在地热勘探方面应用的较少,主要表现为采用的方法少和新技术应用的少.该文试图通过较系统的电、磁、重力、遥感、测井、地震等物探方法在地热资源勘查方面的应用及实例探讨,以期引起有关部门对地热物探工作的重视,使物探手段更好地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服务.  相似文献   
7.
为正确认识下寒武统页岩微观尺度破裂特征及声发射信号演化规律,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含石英充填的页岩进行非均匀性表征,采用岩石真实破裂分析系统RFPA2D-DIP建立数值模型,模拟页岩在不同围压作用下的破坏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在微观尺度结构下,页岩破裂模式大致可归纳为3种形式,分别为倒V形(0、2 MPa)、V形(6 MPa)和倒Z形(10 MPa)。由于石英矿物颗粒分布不规律且具有非均匀性,导致应力分布对页岩微观结构产生显著差异。单轴时,累计声发射(简称AE)表现为“平缓-线性-平缓-稳定”模式;围压为2 MPa时,累计AE表现为“平缓-非线性-激增-平缓-稳定”模式;围压为6、10 MPa时,累计AE表现为“平缓-非线性-稳定”模式。页岩的破裂模式和微观结构破坏规律为页岩气的压裂开采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根据调和分析法、最小二乘法,建立利用扰动位数据解算地球重力场的实用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数据量和不同采样率的观测数据对重力场模型解算结果有一定影响,不同分辨率的观测数据恢复重力场模型的精度差异较大,调和分析法精度优于最小二乘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动力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设置四种不同仰坡坡度的模型,沿隧道轴向方向输入地震波,探究隧道洞口段及仰坡在不同仰坡坡度影响下的动力响应,并通过对无隧道通过的纯边坡模型与相同条件下有隧道通过的边坡模型的动力响应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隧道的存在对坡面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临空面的存在,隧道洞口段的位移与加速度具有明显的放大效应。不同坡度模型的位移峰值皆位于y=0m断面的拱顶处,在距洞口y=40m后的各控制点位移差值迅速减小。(2)随着仰坡坡度的增加,同一断面处隧道的位移值随之增加,洞口段的截面变形也随之增大。(3)当坡度α≥60°时,坡面位移随着坡面高程的增加而增大;当坡度α60°时,坡面位移随着坡面高程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0.4~0.6倍坡高处达到最大,即随着坡度的增加,坡面的位移峰值也就越靠近坡顶。(4)隧道的存在对于坡面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在洞口附近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采用振动台物理模拟试验方法,以4种不同覆土厚度的层状边坡模型为研究对象,水平输入振幅逐渐增大的正弦波加速度,分析了结构面上覆不同厚度土层对动力作用下边坡的稳定影响.研究了在动力作用下边坡的破坏位置和性质、破坏形式及最危险覆土厚度,验证了坡面放大效应与高程的关系,采用MIDAS/GTS软件对模型试验进行振型分析,分析了模型边坡的自振频率与覆土厚度的变化关系.试验结果表明:①模型破坏时最先出现的裂缝在边坡的中上部,且6 cm覆土厚度的模型对振动的响应最大,对应到实际工程中时12m厚度土层覆盖的边坡是最应该注意防护的.②不同厚度的土层破坏的形式不同:当土层厚度较薄时模型破坏较迅速,基本沿结构面发生整体滑动破坏,且滑动呈现一定的流体特性;当覆土较厚时裂缝先在模型中上部出现,随着振动的持续裂缝继续发展,最后发生整体性崩塌.③随着高程的增加峰值加速度总体呈放大趋势,但最大值出现在边坡中上部而非坡顶,说明不仅均质边坡有加速度的高程放大效应,层状边坡也具有加速度的高程放大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