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根据研究区哲斯组的岩性特征、沉积构造特征,结合泥岩微量元素和饱和烃有机地球化学等地球化学参数,综合研究索伦地区哲斯组的沉积环境,进而解释海平面的相对升降,为研究区哲斯组油气地质条件评价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哲斯组沉积环境的水体为半咸水,古盐度范围为18.55‰~28.72‰,古气候以温湿为主。B(硼元素)和微量元素比值Sr/Ba、B/Ga等可以反映的古盐度与古水深的变化,两者受海平面升降变化影响;利用定量计算的古盐度和反映古盐度的Sr/Ba值、B/Ga值和Rb/K值等编制了海平面相对变化曲线,显示研究区哲斯组剖面发生了2次海侵、海退沉积旋回,海侵发生在哲斯组底部和中部。据沉积相分析,结合地球化学指标V/(V+Ni)值、稀土元素Ce异常值饱和烃气相色谱,表明研究区哲斯组主要为缺氧、还原的浅海陆棚沉积环境,该环境有利于有机质保存和烃源岩发育。  相似文献   
2.
宋健  赵省民  陈登超  邓坚  苗忠英  明承栋  陆程 《地质学报》2012,86(11):1773-1780
对泥岩微量元素系统分析表明,额济纳旗及邻区二叠纪整体为半咸水环境;纵向上,二叠纪水体盐度逐渐降低,海水逐渐淡化的过程与裂谷盆地演化消亡的过程同步;横向上,东部(雅干以东)古盐度明显高于西部(北山地区),这与区内水体东深西浅的沉积古地理格局有关,与古生物分布特征反映的古盐度一致。综合泥岩V/V+Ni、Ceanom分析,认为区内二叠纪整体为缺氧、还原环境,该环境有利于有机质保存;区内水体的还原性西强东弱,北强南弱,其特征控制着该区有机质的分布,这对进一步寻找潜在有利烃源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综合泥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及野外地质调查资料分析表明,区内泥岩的原始物质应来自上地壳,其母岩可能为花岗岩和粘土岩的混合成因。  相似文献   
3.
对内蒙古东部中二叠统吴家屯组泥岩进行了微量元素和有机地球化学研究,显示研究区吴家屯组水体的古盐度范围为16.6‰~28.7‰,主要为半咸水沉积。微量元素及其比值可以反映古盐度和古水深的变化,两者受海平面相对变化的影响;且古盐度、海平面相对升降在沉积相上有较好的响应。利用定量计算的古盐度和反映古盐度的Sr/ Ba、B/Ga值等编制了海平面相对变化曲线,显示研究区吴家屯组发生了2次海侵海退旋回,海侵发生在吴家屯组底部和中部。根据沉积相分析,结合地球化学指标V/(V+Ni)值、稀土元素Ceanom及饱和烃气相色谱,表明区内吴家屯组主体为缺氧、还原的浅海陆棚环境,该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和烃源岩的发育。  相似文献   
4.
HZ26-6凝析气田为珠江口盆地东部珠一坳陷首次获得重大发现的凝析气藏,打破了近40年来珠一坳陷围绕原油展开勘探的传统局面,揭示了该区富油洼陷巨大的天然气勘探潜力。然而,对于珠一坳陷文昌组中深湖相泥岩这一主力油源岩的生气潜力以及生气特征,以及恩平组河沼相煤系烃源岩供气能力的认识则较为模糊,缺乏系统的生气机制研究。此类问题则可直接确定珠一坳陷天然气成因归属及勘探潜力。针对该问题,采用黄金管-高压釜封闭体系热模拟实验,对珠一凹陷典型文昌组和恩平组不同类型烃源岩和原油热裂解生成天然气过程及天然气碳同位素演化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并探讨惠州凹陷HZ26-6凝析气田天然气成因及主力气源岩。研究认为,珠一坳陷恩平组湖沼相煤系泥岩最大累积烃类气体产率为230.8 mL/g.TOC,甲烷产气率在Ro为1.1%之后呈指数增长,呈现出持续生气特征,且以干酪根裂解气为主;文昌组中深湖相泥岩最大累积烃类气体产率达428.30 mL/g.TOC,在~1.6%Ro阶段后开始大量产气,且高产气率实际上主要由油的二次裂解贡献为主;原油裂解气最大产率达693.6 mL/g.TOC,远高于文昌组及恩平组泥岩最大产气率,不同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