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46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马坑铁矿磁铁矿的成因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劲鸿 《矿物岩石》1989,9(1):26-39
  相似文献   
2.
对老岭群花山组与珍珠门组接触带和荒沟山金矿成因新认识笔者近几年对老岭群花山组与珍珠门组接触带、荒沟山金矿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分析研究,对上述重大问题提出了新认识。1花山组与珍珠门组接触带是原始沉积界面,其性质为古岩溶浸蚀面,而后沿界面发生构造活...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夹皮沟花岗岩—绿岩带成因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夹皮沟绿岩带层序、岩石成因以及叠加其上的变质变形作用特征的研究,认为绿岩带形成于硅铝壳的扩张环境;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成分的花岗质片麻岩是在大陆或大陆边缘的挤压环境下,由变质镁铁质火山岩经部分熔融侵位的深成花岗质岩石。由此,提出夹皮沟花岗岩—绿岩带的裂谷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4.
论太古宙含金剪切带的成矿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5.
刘劲鸿 《地质论评》2001,47(4):420-424
和龙岩体赋存于新太古代夹皮沟—金城洞花岗绿岩带中,与围岩发生同变形变质。岩体具有典型的科马提岩冷凝结构分层和鬣刺结构、冷凝多面体节理。上述特征是作者1990年发现确认的。该科马提岩的矿物学特征:玻璃质脱玻形成铁皂石等矿物;斜方辉石和橄榄石鬣刺呈中空骸晶状,大部被滑石、铁白云石、绿泥石、磁铁矿等取代,但仍保留完好的长柱状假像;堆积带中橄榄石呈微细粒、新鲜,仅发生网状蛇纹石化。岩石化学特征富MgO,CaO/Al_2O_3=1.04,用科马提岩分类图判别为超镁铁质科马提岩。  相似文献   
6.
通过金城洞一夹皮沟绿岩带硫、铅、氢、氧、铷-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认为硫同位素演化经历两次分馏作用、铅同位素具三阶段演化特点,它们的演化与2700~2200Ma和1800~1500Ma两次强变形变质-岩浆热事件有关。绿岩是矿源层,流体具变质热液性质。求得成矿的fO_2=3.16×10~(23)~1.0×10~(-3)Pa.pH=6.5~7.7,T=200~350℃。成矿过程经历:矿源形成期(>2700Ma);矿化发生期(2700~2200Ma);主成矿期(1800~1500Ma);迭加改造、再生矿化期(250~150Ma)。  相似文献   
7.
非传统矿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问题的提出1998年8月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建议》第12期发表了赵鹏大、常印佛、刘宝珺、殷鸿福、涂光炽、王淀佐院士“尽快启动非传统矿产资源发现与开发基础研究”的建议,接着又在同年  相似文献   
8.
作者依据获得的直接证据(首次发现的含矿喷气岩等)和间接证据(组构标型、矿物标型及同位素标型等),并应用活动论的观战确空天宝山岩块、早二叠世宙岭组、红叶桥组是主要的含矿层,每一岩浆单元晚期的中小斑岩是含岩岩。其中的成矿物质在火山喷气、岩浆爆破和断裂构造的热动力驱动下活化并参与成矿,这样就使富含成矿物质层(岩)真正变成矿源。  相似文献   
9.
从铬的地球化学性状、铬铁矿的形成过程, Al3+, Fe3+对 Cr3+的制约机制及矿石矿物共生组合特征讨论了控制铬铁矿矿石质量的因素,这一研究对评价矿石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南部集安群是一个重要的含矿层位,尤以石棉和硼矿为最佳。迄今为止已发现的石棉矿床(点)有矿山村(集安石棉矿)、绿石头河子、土窑子、苇溏沟等十几个矿床(点),其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基本相同。下边以集安石棉矿床为例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