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1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土壤天然热释光测量在寻找滑坡体边界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土壤天然热释光测量方法是一种累积型测氡方法。由于累积测氡时间长,其灵敏度和异常的重现性远比一般累积测氡及其子体方法好,因此,在地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寻找滑坡体边界的应用中,取得的测量效果明显,表明该方法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2.
测氡法快速确定油气田边界及深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介绍了运用测氡法快速确定大庆××油气田边界,估算其埋藏深度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由于所做工作有限,尚属经验性探讨,还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地工作,进而充实、完善它。  相似文献   
3.
根据物探异常曲线确定矿体空间位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一、前言在放射性物探工作中,如何根据矿异常曲线确定矿体的空间位置(埋深和产状),是一个急待探索解决的问题。从1982年开始,经过两年多的研讨和实践,目前已初步为该问题找到一个可供实用的简便方法,虽然基础理论的某些方面,尚待进一步研究完善,但生产实践证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为地质勘探工程布置提供必要的矿体参数——埋深和产状。这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大量实验和实践工作的基础上,对钋法找矿探测深度、钋室内分析流程(简称流程)的一些影响因素及土样化学成分对流程的影响等问题进行讨论。同时,对钋法找矿中采用归一化流程的可行性、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因而本文对钋法找矿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一种在野外能一次性完成的简便快速的放射性测量新技术-^218Po法,试验表明,在已知区它圈定的油气田的范围,与实际很吻合,在未知油田上也获得良好的显示,指示了找油远景区域,是一种值得重视,推广的放射性找油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土壤天然热释光测量在探查滑坡体边界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土壤天然热释光方法应用于寻找滑坡体边界,发现推测边界与实际边界相近,表明该方法探查滑坡体边界效果明显,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氡法异常的反演问题与实践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在野外一次完成的简便、快速的^218Po放射性测量找水新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不抽气^218po方法技术在地下水资源勘查中,寻找隐覆含水构造裂隙有着良好的效果。该方法与γ法、瞬时(抽气)射气法一样简便、快速,能在野外现场直接获得测量结果,对所发现的异常进行现场追索、研究,是适用于不同地形地貌景观(如沙滩的津涂、沙漠、沼泽地、刚收割的水稻田等)条件下工作的一种找水的新方法、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层间氧化带型铀矿主要受后生氧化——还原环境控制,矿体产于层间氧化带(前锋线)附近地段。找矿勘探和开采该类矿床的技术关键在于确定其位王,在国内外,目前主要采用带钻区调方法,此外,也采用地球化学方法,但未见到有关采用放射性测量方法确定的介绍。本文对放射性测量方法技术确定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的理论依据作了一定的探讨。认为它也是一种具有深穿透能力的地气找矿方法。笔者根据近几年在该类矿床上所开展的放射性测量找矿试验和工程验证的结果,介绍放射性测量解释推断方法确定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的效果,认为它是一种能在里外简便快速确定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的新的方法技术。  相似文献   
10.
放射性勘查方法圈定滑坡边界的机理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依据放射性核素铀、镭、氡等在地质体中普通存在并有一定差异的基本事实,以及它们进行核衰变时释放出具有特征的α、β、γ射线,能用核探测仪器(或技术)进行检测,从滑坡的形成、发生机制和放射性核素氡的存在形式及其运移机理出发,对放射性勘查技术圈定滑坡边界的有关机理问题做了初步探讨;同时通过对有关资料的整理分析,讨论了其圈定滑坡边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说明放射性勘查方法在滑坡地质灾害的研究和防治中具有简便、快捷、有效等优点,值得作进一步试验研究、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