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9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本文在Agterberg和Divi(1978)的地壳丰度地质统计模型(CrustalAbundanceGeostastics,简称CAG)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成矿省成矿元素区域背景值下限的简易计算方法。在区域背景值未知的情况下,根据成矿省某成矿元素的截切品位和金属量,可由此法计算出其地壳平均丰度最小值,以此作为成矿省中该元素区域背景值。将这一方法运用于华南Sb成矿省所得Sb元素区域背景值与通过区域地球化学方法得到的华南地区Sb的地壳平均丰度值相近,这充分说明这种地壳平均丰度最小值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全球锑矿床成矿学基本特征及超大型锑矿床成矿背景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全球锑成矿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并编制了全球锑成矿图。研究表明全球锑成矿的一般规律具以下特点:锑成矿与大陆型壳体的构造发展阶段及演化程度具显著相关性,全球锑矿床可划分为地槽型(或古地槽型)和地洼型两种基本大地构造类型;锑成矿在时、空分布上具有不均一性,成矿主要集中于大陆壳体较晚地质历史(中、新生代)的地槽区和地洼区;锑成矿是地洼区特征性成矿之一,往往在分异,演化程度较高的地洼区内形成锑成矿高峰;沿与深部上地幔关系密切的浅部碎裂岩断层带以中─低温热液交代或充填的方式富集是地洼型锑成矿的基本型式。最后文中对超大型锑成矿富集特殊性与非超大型锑工业富集的一般性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湖南锡矿山超大型锑矿床H、O、Si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成矿过程中成矿热液与围岩发生了大规模O同位素交换作用,可见明显“18O漂移”现象,其中硅质可能来自深部地层,锑矿床系古水热系统活动产物。  相似文献   
4.
湖南锡矿山超大型锑矿床煌斑岩脉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湖南锡矿山超大型锑矿床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锑矿床,本文对该矿床矿区内唯一的岩浆活动显示——煌斑岩脉进行了较系统研究,研究表明该岩脉为幔源成因,结晶分异程度较低,其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特征均表明锑矿床所在壳体的上地幔部分曾发生过广泛地幔交代作用,存在锑元素的富集。  相似文献   
5.
锑的成矿构造地球化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概括了锑元素在地球及地壳各圈层中的丰度及分配特性,总结了锑的一般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及迁移富集形式,最后对锑元素成矿的构造地球化学特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 中国湖南锡矿山锑矿床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超大型矿床。近几年随着国际上超大型矿床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地质学家对锡矿山锑矿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分别从不同的方面  相似文献   
7.
《全球大地构造新概念》导言ChatterjeeSHottonⅢN现代板块构造说是一个高度综合的概念,它曾给地球科学带来了巨大的活力。板块构造总的原理很简括:地球外壳即岩石圈被切割成为许多拼贴在一起的、刚性的、移动的板块,这些板块产生于洋中脊,在海沟处...  相似文献   
8.
易建斌  单业华 《湖南地质》1994,13(3):147-151
锡矿山锑矿床的成因众说纷纭,笔者通过对矿区和区域构造的研究,并结合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发现该矿床是在伸展体制(时代从白垩纪至老第三纪)下由地下热液循环而形成的低温热液矿床,矿区的主要断裂对该矿床的形成具极其重要的控制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锡矿山锑矿床一个新的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9.
易建斌 《矿产与地质》1994,8(3):178-182
通过锡矿山锑矿床成矿褶皱构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发现褶皱构造不同部位岩石化学组份、稀土元素配分、硫、氧同位素组成,均呈有规律的变化,其可能大不同构造部位热液交代作用强度的差异和成矿环境物理化学条件的不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