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地质学   27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板厂银多金属矿床钾长石氩-氩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河南内乡板厂矿床通过近年来的勘查工作,为一大型斑岩-热液型银铜铅锌(钼)矿床.本文对该矿床斑岩型铜矿石中钾长石进行了Ar-Ar定年,获得两个年龄坪:900~1150℃年龄坪包括了43.4%的39Ar,坪年龄为(148.1±1.6)Ma,反等时线年龄为(145.7±2.3)Ma;1200~1450℃年龄坪包括了48.8%的39Ar,坪年龄为(161.0±1.6)Ma,反等时线年龄(159.0±14.0)Ma.前者代表了该矿床的成矿年龄,后者代表了含矿斑岩的成岩年龄.该二阶段年龄谱特征反映了板厂矿床成岩成矿的阶段性.在我国不少矿区的Ar-Ar法年龄谱上均有多坪显示,这与我国许多矿区成矿作用和构造事件的多期多阶段特征一致.  相似文献   
2.
河南嵩县钾长石石英脉型钼矿矿床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凤军 《地质与勘探》2009,45(4):355-342
河南嵩县钾长石石英脉型钼矿顺层产出于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中,呈似层状、透镜状密集平行排列,与围岩整合产出.矿化石英脉两侧呈条带状蚀变,钼矿化均伴随着钾长石化、强硅化和黄铁矿化.远离石英脉则蚀变减弱,矿化也随之减弱.石英脉可以划分三期,早期无矿石英脉;中期石英脉含有辉钼矿-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构成石英脉型矿石.晚期属于石英-碳酸盐细脉,无矿化.文章对三期石英脉分别进行了地球化学分析,石英脉矿石和非矿石英脉稀土含量配分曲线及微量元素的差异反映成矿流体喷流结晶过程中发生了流体分异.成矿流体包裹体反映系高盐度富CO2的沸腾和不混溶流体成矿,成矿压力28×103~68×105Pa,属于低压浅成环境.测定了矿化石英脉的Ar/K年龄1352.95±27.06Ma.根据上述分析.认为嵩县钾长石石英脉型钼矿属于火山期后中高温热液矿床,成矿物质来自火山岩浆热液,在火山口及火山机构附近沿火山岩层问裂隙充填交代成矿.  相似文献   
3.
小公峪金矿区位于祁雨沟矿田内,目前已探明金储量数十t。从成矿构造的分布、仰望锲本地质特征、矿床特征方面重点分析构造蚀变岩金矿,提出了该区的控矿因素,矿床民因、矿化富集规律,并指明了该区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
智利地处环太平洋成矿带,铜储量约占世界30%。为促进我国地勘企业在智利北部荒漠景观区地球化学勘查工作,在智利第一大区东南部HenanX矿区进行了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结合前期土壤粒度试验和1:50000土壤测量成果,本次土壤测量采集B层或B+C层-40目土壤样品,圈定了十一处铜金等综合异常。通过槽探和钻探对异常进行查证,发现了良好的找矿线索,该区具有找到脉型或斑岩型铜矿的潜力,且具有找到一定规模金矿床的可能,表明在智利北部荒漠化景观下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能够达到明确找矿目标,缩小找矿范围,确定找矿靶区的目的。然而在智利北部荒漠化景观下,由于气候环境、地形地势等条件限制,矿体难于在地表形成规模较大的化探异常,因此必须重视弱小异常的评价和验证。  相似文献   
5.
鲁(山)宝(丰)地区铝土矿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3290万t,远景储量200万t以上。本文分析了铝土矿资源及开采现状,结合我国铝工业发展现状及对氧化铝、原铝的需求状况、平顶山地区能源条件,利用矿床经济评价方法,对建立铝土矿矿山企业和氧化铝厂的可行性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6.
在总结韩沟金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成矿物质来源、物理化学环境及成矿时代等方面的研究,认为本矿床成矿物质来自地幔和赋矿地层,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和热卤水组成的混合水.矿床成因类型属于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7.
东秦岭南泥湖钼(钨)矿田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53,自引:2,他引:53  
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东秦岭钼矿带的南泥湖为一超大型夕卡岩斑岩型钼(钨)矿田,本研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法对南泥湖钼矿田三个矿床6件辉钼矿进行了Re-Os同位素年龄测定,获得南泥湖矿床的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为141.8±2.1 Ma;三道庄矿床的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为144.5±2.2~145.0±2.2Ma,平均为145.0±2.2 Ma;上房沟矿床的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为143.8士2.1~145.8±2.1 Ma,平均为144.8±2.1 Ma;6件样品的等时线年龄为141.5±7.8 Ma(2σ),准确厘定了成矿时间.Re-Os同位素还表明:南泥湖钼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以下地壳成分为主,但混有少量地幔组分.南泥湖钼矿是在中国东部中生代构造体制大转换中形成,属于中国东部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江西赣州淘锡坑钨矿床稀土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淘锡坑钨矿床是赣南地区典型的云英岩型黑钨矿矿床。本文重点研究震旦系浅变质砂板岩围岩、成矿花岗岩及含矿云英岩、石英脉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对岩石化学组成、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及特征值LREE/HREE-REE、δEu-LREE/HREE相关性的分析,对比现代海相、陆相沉积物稀土元素组成特点,确定震旦系浅变质砂板岩原岩为浅海相陆源沉积岩;成矿花岗岩属于陆壳熔融成因花岗岩;含矿云英岩、石英脉及成矿物质属于岩浆期后热液产物。  相似文献   
9.
对豫西熊耳山121个Ag、Ag-Pb、Au、Mo及Pb矿床(点)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熊耳山地区找矿潜力区。在经度方向上,它们集中于熊耳山的东、西两端,而在中部(111.45°~111.50°和111.60°~111.65°)出现两个矿床频数低值;在纬度方向上,矿化主要集中分布于34.10°~34.25°的中部地带。121个矿床(点)的高程(采矿平硐海拔高度)集中分布于600~750 m、800~1 050 m和1 100~1 200 m三个高程区间内,熊耳山东、西两端大型Ag-Pb、Au和Mo矿床的高程大致相当。121个矿床(点)组成了6条矿化种类各异和走向不同的矿化条带,分别为近NW向的Ag及Ag-Pb矿化条带(M1)和Au(Mo、Pb)矿化条带(M3)、近NE向的Au(Mo、Pb)矿化条带(M2)、近EW的Pb-Au(Mo)矿化条带(M4)、近NNW向的Au矿化条带(M5)和近NS向的Au(Mo、Pb)矿化条带(M6),其走向均与区域以及矿床控矿构造的走向大致相当。121个矿床(点)在空间三个投影面中均遵循分形丛集分布,并且存在两个无标度网格区,显示了多重分形的特征,发现熊耳山矿集区的分布具有约10 km等间距的特征,并结合透岩浆流体成矿理论对熊耳山地区进一步的成矿潜力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流体的快速泄出:来自霓辉石英脉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郝金华  罗照华  梁涛  卢仁  刘晓  白凤军 《岩石学报》2014,30(11):3481-3489
河南外方山地区熊耳群火山岩中新发现了一种霓辉石英脉群,脉表现出独特的矿物组合及晶体特征,如霓辉石英脉具有复杂的矿物组成,表现出强烈的不平衡特点;霓辉石英脉具明显的对称分带特征,各分带中矿物组成及特征显著不同;存在具熔蚀边结构的钾长石-霓辉石集合体团块;霓辉石具在明显核幔结构,内核化学成分与幔边部存在较大差异;钾长石晶体元素分布存在似"文象"结构,表现出Fe元素的熔体分离特征;脉中矿物普遍发育环带结构;霓辉石英脉交代致密火山岩围岩形成蚀变带,新生大量榍石、霓辉石等矿物且含量随着与脉壁距离的增加急剧减少,显示出强烈的流体/气体扩散交代作用.霓辉石英脉独特的矿物组合及晶体特征反映了其成因的复杂性以及生长环境的变化.根据霓辉石英脉矿物的特点,推测其源于流体、熔体和晶体的混合物,并经历了快速侵位、快速冷却的过程,因而能够保存流体演化各阶段的结晶信息,保留不同成因的晶体群.外方山霓辉石英脉矿物可划分为捕虏晶亚群、熔体晶体群、超临界流体亚群、热液晶体亚群和凝聚晶体亚群等.外方山霓辉石英脉矿物晶体群的深入研究可能有助于揭示岩浆熔体向流体转换的机制及侵位机制,进而可揭示岩浆-流体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