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王睿  李霞  董成  金晓玲 《矿床地质》2010,29(3):489-500
根据野外对从江翁浪地区蚀变岩型金矿床内岩石变形特点的分析,在典型剖面中划分出了3个不同的构造变形带,即简单变形带(未蚀变带)、复杂透镜体带(强蚀变带)和叠加透镜体带(弱蚀变带).不同构造带中Au的含量不同,其特点为:复杂透镜体带>叠加透镜体带>简单变形带,即Au在构造变形强烈的区域富集.对3个变形带内的常量元素迁移规律和稀土元素特征进行了探讨:①常量元素的迁移规律明显,从叠加透镜体带和复杂透镜体带到简单变形带,明显带出的主要成分为SiO2、MnO、K2O、FeO、TiO2,说明引起蚀变的流体中富含SiO2、MnO等;而P2O5、Fe2O3、MgO、Na2O、CaO等成分明显带入,说明矿化作用导致P2O5、Fe2O3等向矿体迁移富集.②简单变形带的稀土元素总量高于叠加透镜体带和复杂透镜体带,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右倾型,轻稀土元素富集.δEu都小于1以及δCe都大于1,说明该矿区的成矿环境为氧化性质环境.该矿床样品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图显示出,大部分矿体和围岩的曲线以及石英脉的曲线与辉绿岩的曲线基本相同,说明矿体的成矿物质大部分来源于深部;矿体与围岩有小部分曲线趋于相同,可认为矿体的成矿物质有小部分来自于围岩.最后,对金的富集机制进行了简要的论讨,认为元素在成矿过程中的迁移能力受到动力变形机制以及元素自身离子半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玄武岩纤维由天然岩石直接熔融拉丝制备而成,性能优异,其原料调控对纤维制备和性能提升有重要影响,熔融反应的热力学分析是研究原料特征的重要手段。本文以代表性玄武岩样品为原料,分析其矿物组成,进而构建复杂硅酸盐体系热力学模型,研究其在1400℃时的熔融反应热力学。结果表明,单一矿物如长石、辉石熔融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为负值且相对较小;钛铁矿、磁铁矿、磷灰石等矿物熔融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为正数。所选玄武岩样品熔融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为-225~-257 kJ/mol,表明可自发进行;样品熔融过程的理论能耗为2.4~2.5 GJ/t,接近某些玻璃纤维池窑工艺能耗(考虑窑炉热效率)。纤维的制备条件和性能参数与原料的成分关系密切,以直径约9μm的纤维为例,其拉丝温度及缠绕机线速度等条件各不相同,纤维表面光滑,断裂伸长率约3%~4%,弹性模量59~66 GPa,抗拉强度1700~2400 MPa;采用Giordano的模型,计算出不同原料成纤粘度(lgη)约0.70~1.21 Pa·s。本研究的热力学模型及实验结果可为玄武岩纤维制备的原料优选、能耗计算、条件调控及性能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