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海洋学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海马的繁殖方式很特殊,对其育儿袋的生理和胚胎发育对环境的要求有人曾作过一些研究,但并未对其形态进行描述。T.B.尼科里斯基的《分门鱼类学》一书以及日本学者对日本海马繁殖的观察,均曾提到孵化后的幼鱼情况,然而资料很零星。除此之外,对海马胚胎发育的描述,尚未见有报道。为了对这种特殊繁殖方式的胚胎发育的特点有所了解,为海马养殖提供必要的资料,我们对三斑海马(Hippocampus Trimaculatus)的胚胎发育及其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观察和试验。结果如下。 本文所用材料同作者“三斑海马的生殖”一文。 胚胎发育的观察方法是:将交配受卵的雄体隔离饲养,然后,每隔一定时间从育儿袋中取出卵子进行观察;有的卵子在体外培育观察。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日照县水产研究所于1979—1980年春,运用离心法将浮游植物水样进行迅速浓缩处理,适应了对虾实验及室内外人工育苗生产的要求。所用仪器为(X)-64-01型电动离心机(北京医疗仪器修理厂产)。每小时可处理水样12个,每人每日可完成12至16个点的浮游植物定量分析工作,提高了分析速度,分析数据可靠、稳定,使浮游植物定量分析能够更及时、准确地反映出水域中当时、当日的浮游植物的性质和数量。减轻了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3.
海马一般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仅少数进入北半球;在太平洋、印度洋、红海、黑海等沿岸国家均有分布;在我国沿海,自南至北,据文献记载共有8种。本文所研究的三斑海马(Hippocampus Trimaculatus)仅分布于东海与南海一带海域。 在欧美等国,海马被认为是一种没有什么经济价值的动物,所以对它研究甚少,仅Rauttor(1925), Linton & Soloff(1964)等曾先后对雄海马育儿袋的皮膜构造和生理学作过一些研究。在我国,海马则是一种贵重药材。早在明朝,伟大的本草学家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中就已记载了海马的药性。二十多年前,我国南方曾开展海马养殖试验,累积了不少资料,但对繁殖生物学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1975年,我们从广东汕头运移一部分三斑海马到山东日照海水养殖试验场温室的水池中饲养。越冬措施是:第一年,特制八个容水量为0.7立方米的水泥池,并列二行,下设坑道,用火坑法保温;第二年,置玻璃房内,以锅炉保温。本文系根据此北方养殖情况进行的观察和研究。育儿袋皮膜构造,性腺和卵细胞的发育是通过活体解剖和切片染色观察的,用Bouin氏液或甲醛固定,铁矾苏木精和伊红复染。 文中所用资料除注明者外,大部分是1975-1976年间搜集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