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93篇
测绘学   56篇
大气科学   79篇
地球物理   57篇
地质学   275篇
海洋学   6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5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根据城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针对煤炭城市生态环境特点,构建了能够体现煤炭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主要特征的,定性、定量考核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变权综合指数等方法,建立了煤炭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从自然、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对淮南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对淮南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GLONASS广播星历用户算法精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GLONASS广播星历的用户算法,指出由于星历参数表示及用户算法的不完善对轨道拟合精度带来损失;分析了用户算法的误差源,并对其大小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在利用GLONASS广播星历采用数值积分时,由于模型的简化卫星位置计算的精度损失可达0.5m。  相似文献   
6.
WebGIS的实现与开发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项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新兴技术.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它可以对空间数据按地理坐标或空间位置进行各种处理、对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研究各种空间实体及相互关系.经过近40a的发展,GIS技术已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应用领域已经发展到60多个.  相似文献   
7.
天山奎屯河哈希勒根51号冰川表面运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4,他引:14  
奎屯河哈希勒根51号冰川位于新疆奎屯市以南的天山依连哈比尔尕山北坡, 奎屯河上游支沟哈希勒根河源区. 1999年8月, 在该冰川上布设了用于冰川运动和冰川物质平衡观测研究的测杆18根, 并进行了冰川表面运动、冰川物质平衡和冰川末端变化的首次观测. 根据2000年8月和2001年8月的冰川运动观测资料, 分析了奎屯河哈希勒根51号冰川的运动特征和冰舌末端的变化状况. 结果表明: 奎屯河51号冰川应属于亚大陆型冰川; 1999/2000年度和2000/2001年度的表面运动值不大, 最大流速点的年运动速度为3.15 ma-1; 运动速度垂直分量UZ的变化规律同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的变化规律相同, 即消融区的显出流作用和积累区的显入流作用. 该冰川的冰舌末端处于相对稳定的退缩状态, 1964-1999年间平均退缩量约为1.4 m*a-1, 而1999-2001年间的平均退缩量为5.0 m*a-1, 反映出冰川退缩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天山1号冰川厚度和冰下地形探测与冰储量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天山乌鲁木齐河源 1号冰川的雷达回波探测 ,清晰地揭示出冰川底部冰 /岩界面的位置及其起伏变化特征 ,显示出雷达波对山地冰川良好的穿透能力和对冰下地形的高分辨能力 ,冰川雷达测厚的误差小于 1 .2 %。研究结果显示 ,1号冰川东支冰川平均厚度为 5 8.77m ,西支冰川平均厚度为 44.84m ,冰体厚度最大值发育于冰川中部趋于主流线位置。冰川冰储量计算表明 ,东支冰储量为 0 .0 5 1 868km3,西支冰储量为 0 .0 2 0 2 1 0km3。表面和底部地形有明显差异 ,主要因冰川动力过程对基岩强烈的地貌作用所致 ,意味着冰床的起伏地形对冰川浅层冰体的运动过程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根据树轮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t)序列可较灵敏地记录降水变化的事实,利用长白山红松树轮δ13Ct序列与松花江年径流量之间的平行变化关系,重建了近200年来松花江年径流量的变化:年径流量变化有明显的准22年周期;1900年之前,径流量在周期波动中呈上升趋势,1900年之后,波动中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探地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的反射原理探测地下介质分布特征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冰川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天山一号冰川上用探地雷达进行了探测,获得了能够清晰地分辨冰一岩界面的雷达剖面。根据这些雷达剖面读出冰厚值,再结合最新的冰川地形图,作出了天山一号冰川的冰厚等值线图和冰下地形图;并由天山一号冰川最新的表面积数据推算了冰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