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海洋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使用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GABA)、氯化钾和5-羟色胺,进行羊鲍(Haliotis ovina)幼虫存活、附着和变态过程中的诱导实验。结果表明,γ-氨基丁酸对羊鲍幼虫存活、附着及变态都有促进作用。γ-氨基丁酸浓度为10–4mol/L时处理72h的附着率(26.27%)和变态率(22.26%)高于其他组别, 10–6mol/L处理72h存活率(30.84%)高于其他组别。氯化钾能在高浓度(10–2—10–3mol/L)下诱导附着,而对变态和存活没有影响。氯化钾浓度为10–3mol/L处理时间为24h和72h的附着率高于其他组别,分别为11.3%和16.4%。5-羟色胺可诱导附着和变态,对幼虫的存活无影响或有抑制作用。5-羟色胺浓度为10–5mol/L处理72h的附着率(20.73%)和变态率(20.18%)高于其他组别。因此,γ-氨基丁酸可作为羊鲍育种培育过程的有效诱导剂,可以应用推广于羊鲍幼虫的培育过程乃至大规模生产养殖中。  相似文献   
2.
王林桂  赵博  黄勃 《海洋科学》2015,39(12):86-90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海神草(Cymodocea rotundata)营养器官的组织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海神草的根、茎、叶均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根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内皮层中有凯氏带且六面加厚结构。茎由表皮、基本组织和维管组织三部分组成,维管组织有1束中央维管束和数束外环维管束,维管束为有限外韧维管束,有气隙分布。叶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上下表皮均由单层细胞构成,排列规则无胞间隙,其外壁覆盖一层连续的角质层,无气孔但分布有类泡状细胞,表皮细胞中富含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本文还讨论了海神草营养器官与海洋沉水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3.
对人工养殖条件下体长0.52~7.05cm 耳鲍(Haliotis asinina)的消化酶活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淀粉酶活力随体长的增加而减小,纤维素酶活力随体长的增加而递增,脂肪酶活力随体长的增加无明显变化,不同部位酶活力依次为:﹥胃消化腺肠.方差分析表明:同体长组别,淀粉酶活力在胃、肠﹥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消化腺与肠间,胃与消化腺间无显著差异(P>0.05);纤维素酶活力在胃与消化腺、肠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消化腺与肠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