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6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165篇
测绘学   84篇
大气科学   80篇
地球物理   101篇
地质学   591篇
海洋学   10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6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刊讯 7月25日,浚县国土资源局挂牌出让该县原卫生材料厂22461.25平方米,折合33.69亩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该地块规划用途为住宅用地,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为70年,评估价286万元。县国土资源局向社会发布了挂牌出让公告,经过激烈的挂牌竞价和现场竞价,最终由浚县安林煤矿以高出评估价89万元的价格竞得。这是浚县今年以来挂牌出让成交的第三宗国有土地使用权。浚县一宗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成交375万元@陈书真 @高风磊 @赵国霞  相似文献   
2.
葛云锦  陈勇  周瑶琪 《岩矿测试》2008,27(3):207-210
论述了包裹体低温分析技术的原理以及进展。传统的流体包裹体低温分析技术是以显微冷冻测温测定无机盐体系为主,目前已发展到应用低温原位拉曼光谱技术对包裹体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进行定量-半定量分析。油气包裹体原位低温分析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对不同成分油气包裹体低温下的相变过程取得了一定的认识,据此对油气包裹体进行分类,推测其主要成分,为油气包裹体计算提供基础参数。  相似文献   
3.
人工合成烃类包裹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勇  葛云锦 《地质论评》2008,54(6):807-813
人工合成烃类包裹体不仅可以作为分析仪器校正的标样,还可以增进人们对烃类包裹体形成机制和水—岩作用机理的认识。人工合成包裹体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人工晶体生长法、焊封石英管法和金刚石压腔法,其中利用愈合人工石英(水晶)单晶裂隙合成流体包裹体技术已成为标准的合成技术。目前人工合成烃类包裹体主要利用晶体生长法合成,包括高温高压利用石英(或方解石)晶体生长愈合裂缝形成流体包裹体和低温下采用过饱和溶液重结晶形成流体包裹体。由于高温高压条件下烃类可能发生裂解,母液保真是成功实现人工合成烃类包裹体的重要前提条件。国外在人工合成烃类包裹体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认识,但远不及人工合成无机体系流体包裹体研究那样系统和完善。国内关于人工合成烃类包裹体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迫切需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
1961年英国学者Tucker曾提出一种比较简单的波浪自记资料的分析方法,只要自记录读取少数特征值便可推算海浪要素,国际上至今仍广泛采用。本文对此法作了介绍,并根据连云港的波浪观测资料作了验证,给出了Tucker-Draper方法的估算值相对于逐个波分析法的误差范围。  相似文献   
5.
末次冰期-间冰期气候旋回研究是过去的全球变化(PAGES)研究的三大重点之一,通过孢粉分析和热释光断代建立了北京西山末次间冰期植被的演化序列,研究了该地区古植被与古环境的演化规律.研究表明:北京末次间冰期植被演化经过了6个阶段,从古到今依次对应深海沉积MIS5e,5d,5c,5b,5a及末次间冰期向末次冰期的过渡期.末次间冰期森林分布于北京西山,暖期发育以鹅耳枥属、榆属、栎属、松属、桦属为主的落叶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冷期则主要发育以松科、桦科、蔷薇科、毛茛科、蒿属、菊科为主的森林草甸草原或森林草原,末次间冰期气候由早期的暖湿经过波动变化向温干、凉干演化.5e是末次间冰期的大暖期,其暖湿程度好于5c,5c又好于5a,而5d的气候环境优于5b.在MIS5e阶段北京西山植被的演潜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揭示气候存在千年时间尺度的不稳定性,5e1为水热组合最佳时期.由末次间冰期向末次冰期过渡的降温时期,存在一次明显的气候回返事件,热释光年龄为78.5~72.5 kaBP.对比研究表明北京西山末次间冰期气候环境与深海沉积、极地冰心记录具有很好的可比性,变化幅度小于极地地区,与黄土高原及青藏高原环境演化具有更大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6.
对老松公路10标边坡开挖后的稳定性分析表明,地表及地下水是影响其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排水不畅使边坡体饱水处于欠安全状态,稳定性难以保证.针对该边坡体的特点,采用了支撑盲沟和排水盲沟联合作用并结合坡面防护的处治措施,疏干坡体内地表及地下水,增大抗滑力,达到了提高边坡稳定性,保护生态环境,美化公路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至90年代以来,花岗岩岩石学和成矿学家(Chappcell B W et al.,1974,1977;PitcherW S,1979,1983;南京大学地质系,1981;徐克勤等,1982,1984;洪大卫,1981;地矿部南岭项目,1989)提出了花岗岩成岩及其构造岩浆成矿作用多与壳幔不协调(同步)运动,特别是与岩石圈地幔和软流圈上涌,以及与岩石圈四维演化形成岩浆构造侵位接触构造体系的最佳耦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1现有的预警系统 和降雨预测以及实时降雨测量相比,降雨的“强度-时间”临界值已经是开发可操作的滑坡预警系统的基础。现有的泥石流预警系统主要适用于具有潜在滑坡危险的大范围地区。香港岩土工程研究室于1977年建立了一个预警系统,连续的数据收集和周期性回顾分析已经很好地完善了确定发布和取消滑坡预警系统的标准。从1986年到1995年,美国地质调查局和美国国家气象局已经合作在旧金山湾区运行了一个泥石流预警系统(Keefer等,1987;Wilson等,1993和1997)。  相似文献   
9.
自1998年以来,亚利桑那州地质调查局就收到许多州周边大范围多个分散地点出现新裂缝的有关报告。此前90年代中期,报告的大部分裂缝均是人们所熟悉的类型,即开采地下水造成地面塌陷引发的地裂缝。然而,这些新裂缝大部分被证明具有不同的诱因——富含粘土的土壤或沉积物的干燥或被烘干。通过绘制这些被报道裂缝的地图及观察其航空照片,结果显示,这些“巨型干裂缝(GDC)”要比预先想象的普遍的多,并且比由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裂缝广泛的多。通过绘制亚利桑那州这些巨型干裂缝的地图,最近完成的一项研究证明了勘测的结果。这篇文章概述了那篇报道。  相似文献   
10.
美国西南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口增长非常快。水不仅要满足基本的需求(饮用水、污水系统等),而且还要维持乡村潮湿地区生活方式的改变(郊区的草地、高尔夫球场、庭院的游泳池等)。这些水的使用,既能满足供水系统所在区域地表水供水的需求,又可以满足最基本的地下水开采。然而,地下水的开采对沉积含水层有不利的影响,这些含水层是特有的沙漠区地下水流域的承载。这些影响包括含水层不同程度的压实、旧断层的重新复活、地表的裂缝,还能对人为的基础设施有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