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海洋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本文利用再分析资料和WRFV3.9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对2020年7月22-24日发生在黄海海域的一次爆发性气旋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演变过程和发展机制进行了详细分析。该气旋22日12UTC在山东南部生成,入海后开始爆发性发展,最大加深率达到1.2 Bergeron,23日在黄海中部气压降至最低990 hPa左右,24日在韩国登陆。高空强辐散、低层的暖舌结构、水汽输送和下垫面热通量的变化增强了大气斜压性,使其迅速发展。使用WRF模式对气旋进行模拟,涡度的诊断分析表明,大气低层强斜压性主要通过涡度方程的散度项对气旋的发展起作用,对流项在涡度发展旺盛的时刻也有一定影响。海温的敏感性试验表明,海温变化对气旋移动路径和中心气压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海洋自然灾害综合危险性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海洋自然灾害类型多、发生频率高、活动强度大、影响范围广,研究以山东省5种主要海洋自然灾害为评估对象,依据区域灾害评估系统理论,基于叠加分析原理建立包括风暴潮、海浪、海冰、海平面上升和海啸等5种灾害的海洋自然灾害综合危险性评估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各灾种的权重系数,并据此对海洋灾害综合危险进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山东省沿海4个区县处于高危险区, 6个区县处于较高危险区, 9个区县处于中危险区, 17个区县处于低危险区。本方法克服了单一灾种评估方法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使评估结果更加科学、合理,且方法可行,评估结果能够为山东省的海洋经济建设布局、海洋资源开发和规划、海洋防灾减灾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