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3篇
  免费   1604篇
  国内免费   4480篇
测绘学   437篇
大气科学   149篇
地球物理   467篇
地质学   9023篇
海洋学   316篇
天文学   30篇
综合类   236篇
自然地理   129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350篇
  2022年   364篇
  2021年   496篇
  2020年   456篇
  2019年   567篇
  2018年   525篇
  2017年   456篇
  2016年   509篇
  2015年   563篇
  2014年   637篇
  2013年   526篇
  2012年   610篇
  2011年   492篇
  2010年   434篇
  2009年   350篇
  2008年   303篇
  2007年   328篇
  2006年   307篇
  2005年   249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4篇
  1973年   6篇
  1972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星间单差法是常用的精密单点定位PPP模糊度固定方法,但是要面临基准星转换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逐级模糊度固定模型,采用法国CNES发布的整数相位钟差产品,在PPP非差观测模型基础上逐一选取两颗卫星进行模糊度固定;得到多组单差模糊度固定解后,再以此构成约束条件进行滤波得到其他参数。实验选取了8个IGS站共48个观测时段进行模糊度固定实验。结果表明,模糊度成功固定后,位置三维误差平均值由5.60 cm减小到2.72 cm;位置误差标准差由3.64 cm减小到1.50 cm。仿动态条件下,模糊度固定后位置误差由6.02 cm降至4.75 cm。  相似文献   
2.
沉积物碎屑矿物组分既受物源控制,又受水动力影响,单矿物分选应首先选取适当的粒级,细砂粒级经常采用,但不是固定在这一粒级;控制重液密度是重液分选的关键环节,不同目标矿物,可通过调配不同的比重液进行分离分选,并可使用离心重液法提高分选效能;磁选是分选不同磁性特征矿物的简单便捷方法,钕铁硼强磁铁的使用,可部分代替电磁分选仪的功能,对样品量少、矿物种类多、磁性变化大地矿物组合可起到重要的分组作用;化学分选采用不同浓度的各种溶剂在不同条件下处理试样,有选择性地溶掉妨碍矿物,留下目标矿物;手工分选单矿物重点在于剔除其他方法难以分离的杂质,保障样品的纯度和代表性;角闪石和石英分选流程,代表着单矿物分选的基本技术路线,不同方法合理的前后衔接,使单矿物分选高效、快捷、准确,但还有一些矿物分选难题尚未解决,需要深入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针对刚体定位同时估计目标的位置和姿态信息的问题,研究了在三维空间中利用单基站进行刚体定位(RBL)的框架.该框架采用单个基站对安装在刚性目标表面的小规模无线传感器信号的波达方向进行测量,并将其与传感器拓扑信息融合,提出了两种用于RBL的最大似然估计算子.利用改进的高斯-牛顿算法对旋转矩阵和平移向量的最大似然估计算子进行优化估计,解算出了目标物体的三维位置和姿态.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最大似然算子可以接近理论克拉美罗下限,并且在收敛成功率和运算成本方面具有较为出色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5.
通过对藏北高原西北部结则茶卡湖泊及其沿岸地质地貌调查,发现其为一个富含硼、锂、钾、锶的封闭型盐湖,沿岸海拔4 850 m拔湖325 m有一条明显的高位湖岸线,该湖岸线到湖面之间有六级湖积阶地发育,六级以上阶地保存零星。沿湖岸不同高度上的湖积物U系年龄分别为(14.2±1.2)ka BP(T2)、(38.0±3.5)ka BP(T4)和(41.6±3.2)ka BP(T5)。湖面下降的幅度是藏北高原迄今所知最大。根据湖面平均下降速度推算高位湖岸线和高位湖积层的形成年龄在(120~90)ka BP,与东部的纳木错和西部的甜水海基本一致,说明藏北高原在晚更新世初期有一个明显的泛湖期。大约100 ka BP结则茶卡湖面开始下降,晚更新世以来湖泊演化是在封闭体系干旱环境下进行的,盐湖形成于14 ka BP左右,藏北高原在晚更新世以来气候变化可能为自西向东逐渐变为干寒。  相似文献   
6.
7.
本文用球对称扰动模型导出了星系暗晕的平均密度与形成时间的关系 ,并由此估算银河系的形成时间tV.我们把球状星团的年龄作为银河系年龄tG 的代表 ,则tG tV 是宇宙年龄 .对Ωλ=0 ,0 .7和 0 .8的平坦宇宙模型 ,本文计算并讨论了能与它相洽的哈勃常数的范围 .结果表明 ,若哈勃常数大到 80km·s- 1 Mpc- 1 左右 ,引入宇宙常数并不一定能解决宇宙年龄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degree of returning-to-zero of temperatures of deformed calcite, a series of rock-breaking experiments were designed to test calcite-rich limestone samples under fixed confining pressures and different temperatures. The consolidated deformed samples in their initial state were observed under a microscope and the microscopic indicators in different zero-returning states were put forward, thus providing a microscopic foundation for evaluation of reliability of dating values of deformation in calcite. At last, the correction of dating values of deformation for samples whose temperature has not yet returned to zero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
陈汉宗 《地球化学》1985,(2):182-187
大别山麓前寒武纪变质岩分布区,具片麻状构造的花岗岩类分布较广。周家塆岩体即为一例。前人主要依据片麻理发育程度,以类比的声法,将这些片麻状花岗岩时代定为“大别-吕梁期”或“晋宁期”,而将周家塆岩体定为燕山早期花岗岩侵入体。这些结论,均缺乏同位素年龄数据佐证,有的也不切合地质实际,因而谬误不少。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