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0篇
  免费   691篇
  国内免费   1864篇
测绘学   269篇
大气科学   122篇
地球物理   300篇
地质学   4362篇
海洋学   391篇
综合类   483篇
自然地理   2098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221篇
  2022年   265篇
  2021年   267篇
  2020年   263篇
  2019年   306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243篇
  2016年   201篇
  2015年   284篇
  2014年   437篇
  2013年   306篇
  2012年   405篇
  2011年   399篇
  2010年   363篇
  2009年   376篇
  2008年   365篇
  2007年   354篇
  2006年   347篇
  2005年   282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221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0篇
  194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了揭示黑龙江哈尔滨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沼泽、林地和农田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的差异,于2018年7月25日~8月2日,在湿地公园内,在天然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沼泽、林地、旱田和水田中设置采样地,采集不同深度(0~10 cm、10~20 cm和20~30 cm)的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样品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不同采样地土壤指标存在差异;与天然芦苇沼泽土壤相比,其它采样地土壤的含水量明显偏低,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都明显偏小,水田土壤速效磷含量偏大;天然芦苇沼泽土壤脲酶、硝酸还原酶、纤维素酶、蛋白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都高于林地和农田土壤,水田0~10 cm和10~20 cm深度土壤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高于旱田和林地;与天然芦苇沼泽土壤相比,旱田土壤小于0.25 mm的小团聚体含量偏大,而其它采样地土壤的各粒级团聚体的比例变化较小,水田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比天然芦苇沼泽和旱田土壤低。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是对地下水补给和更新能力的评价.利用环境同位素技术研究地下水的补给和可更新性是当前较为新颖的方法之一.在西北干旱、半干旱的隐伏岩溶地区,地下水埋藏条件复杂,常规的地质勘探方法所能提供的水文地质信息有限,环境同位素方法在研究地下水的补给及可更新能力方面发挥了优势,可对传统方法进行补充和验证.其结果表明,研究区隐伏岩溶水形成较早,且有大量现代水的混入,平均混入量为54%.说明区内隐伏岩溶水的补给和更新能力较好.环境同位素分析结果还显示,大岔河隐伏岩溶水为一相对独立、半开放的水文地质单元,其补给来源部分为流域内大气降水、地表水的补给,部分为东南部三道沟岩溶地下水的补给;根据环境同位素EPM模型计算,地下水的滞留时间为36 a.地下水储存量为1.314×108 m3; 储水系数为7.29×10-3.这一结果与传统勘探方法的计算结果基本吻合,说明环境同位素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Wetlands in the Jianghan Plain ar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wetland types in lake area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and they fulfill many uses and functions related to hydrology,waste assimilation, ecosystem productivity and biodiversity. Owing to natural factors and human activities, especially excessive reclamation from lakes, the shrinking process of the lakes has been accelerated. Wetland ecosystem has show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ulnerability.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wetland ecological function in the Jianghan Plain, this paper presented an index system related to productivity, sta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capacity. By using the method of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we computed the values of the relative weights of the indexes, and evaluated the vulnerability level of the wetland ecosystem by the method of multi-indexes. The case study showed that the fragile extent of wetland ecosystem in the Jianghan Plain is 5.6. This means that the wetland ecosystem in the Jiang-han Plain is laid to the state of middle vulnerability. Therefore, the wetland conservation and eco-rehabilitation in the JiangJaan Plain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相似文献   
4.
80年代以来,广西小平阳岩溶区出现了大量的地裂缝。通过调查研究.这些地裂缝的形成是受多种因素控制的.其中包括构造、土体性质、水的作用、地形地貌、气候及植被等因素。在上述因素中.构造是主导因素,上体性质是基础因素.其它则为诱发因素,也是因地质环境要素变化所引起的因素。主导因素是通过诱发因素起作用的.并最终通过土体性质因素导致产土地裂缝。  相似文献   
5.
对广西岩溶区三个铅锌硫化物矿床风化带观测结果表明,中低山岩溶区硫化物矿床具有更强烈的风化淋滤作用,但次生晕面积较小;岩溶平原区硫化物矿床风化与元素表生迁移特征较相似于非岩溶区的情况,表现在可产生较宽的pH偏低带和较大面积的次生晕  相似文献   
6.
在自然因素和人为破坏下,新埠江流域旱涝灾害频繁交替,生活水源严重污染,生态系统结构不平衡,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严重,水资源环境日益恶化.文章根据新埠江流域的水资源特点,从水土资源的利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口素质的提高等几个方面提出该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与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自然因素和人为破坏下,新埠江流域旱涝灾害频繁史替,生活水源严重污染.生态系统结构不平衡,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严重.水资源环境日益恶化。文章根据新埠江流域的水资源特点.从水土资源的利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口素质的提高等几个方面提出该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与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邹城市唐村—西龙河水源地岩溶水资源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丁涛 《地质论评》2008,54(2):278-288
邹城市唐村—西龙河水源地位于郭里集单斜东缘。该单斜区已建有多个水源地,目前处于一种供稍大于求的弱平衡状态,正确评价唐村—西龙河新建水源地开采量十分重要。在深入分析研究区及周边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分别按照平水年和枯水年设置开采方案,采用Visual MODFLOW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软件,对唐村—西龙河水源地岩溶水资源进行了精细的数值模拟,经模型识别和检验之后,对水源地岩溶地下水可开采量作出了评价,通过分析比较,选定了方案三。在水位约束评价时,考虑了实际存在的“井损”问题,因而,评价结果更趋于客观、实际。模拟结果可以作为水源地岩溶地下水可开采量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碳酸盐岩裂缝与岩溶作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从构造与非构造作用角度出发,突出研究断层对裂缝的控制作用、断裂与岩溶的关系和裂缝与岩溶之间的关系,揭示碳酸盐岩裂缝与岩溶的发育规律。研究表明:构造裂缝为岩溶发育提供岩溶作用进行的有利通道,非构造裂缝则可以加速溶蚀作用的进行,促进岩溶的发育;裂缝与岩溶之间的关系始终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济南岩溶泉域地下水水质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GIS手段,利用欧洲方法编制的济南泉域岩溶含水层易污性评价图显示,济南泉域岩溶含水层总体易污性强,地下水容易受到污染。结合泉域污染源调查结果以及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系统与水质监测网的现状,设计了51个监测点组成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网,其中地表水监测点6个,第四系孔隙水监测点8个,变质岩裂隙水监测点1个,泉水监测点4个,岩溶水水源地监测点6个,岩溶地下水监测点26个,并对其监测频率及监测内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