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1.
侯红星  张德会 《矿床地质》2014,33(2):350-360
红庄金矿是黄金部队在熊耳山地区开展金矿勘查发现的一个大型金矿床。矿床产于近EW向马超营断裂带与NE向红庄-青岗坪断裂交汇部位,中元古代熊耳群中酸性火山岩地层中。稳定同位素资料显示红庄金矿成矿元素和成矿热液具多源性,主要为幔源或下地壳源,部分来自于熊耳群火山岩。红庄金矿金矿化分2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石英-黄铁矿阶段,矿化形成深度约1.7~2.71 km,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均一温度为302℃,盐度w(NaCleq)为4.6%~5.7%;第二阶段为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矿化形成深度约0.9~1.16 km,有部分大气降水混合,均一温度为112~150℃,盐度w(NaCleq)为1.7%~2.0%。矿床受控于近EW向马超营断裂,形成于华北东部南北主应力场向东西主应力场构造体制大转折晚期,岩石圈大规模减薄作用开始之初,成矿时代为燕山中晚期,属与燕山期花岗岩浆活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对红庄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矿床成因的综合研究及地质勘查工作成果表明,近EW向断裂不仅控制了区域构造格局,同时也可作为储矿构造;本区区域构造-岩浆-流体活动强烈,成矿物质来源丰富,成矿空间范围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深部及外围仍有巨大的找矿潜力。红庄金矿的发现对指导本区外围金及多金属勘查工作具有一定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2.
周顶 《地质与勘探》2015,51(6):1126-1137
红庄-元岭金矿床位于豫西熊耳山金及多金属成矿带南亚带上,是近年来发现的中型金矿床。通过对该矿床地质特征、成晕元素共生组合及分带特征的研究,认为该区原生晕分带序列整体为正常序列,49号勘探线中存在前缘晕元素与近矿晕元素叠加共存的现象。地球化学参数反映了该区成矿具多期多阶段的特点,部分参数在深部有向高值转折的趋势,Au及近矿晕元素异常规模向深部具有增大趋势,表明深部有一定找矿潜力。结合原生晕轴向序列特征及地球化学参数、异常规模随深度的变化特征,认为浅部找矿的重点应放在海拔约400m以上,攻深找盲的重点应放在海拔300m以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