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地质学   9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林宝玉  李明  黄莫  邓丽婷 《地质论评》2021,67(3):67040025-67040025
《中国扬子区兰多维列统特列奇阶及其与英国的对比》一书(陈旭,戎嘉余,1996)有以下结论:①将回星哨组、茅山组、西坑组等的层位归属于特列奇阶上部;②将回星哨组、茅山组及其相当地层与英国特列奇阶对比;③将扬子区特列奇阶的顶界置于回星哨组、茅山组及其相当地层之顶;④将回星哨组、茅山组、西坑组等地层资料编制的古地理图称为特列奇期晚期古地理图;⑤将回星哨组、茅山组、西坑组等地层与上覆中泥盆统—中二叠统之间的不整合面代表的上升运动,称为“特列奇期的扬子上升”。笔者等依据多年对扬子地台志留纪地层剖面的实地考察和近数十年来扬子区坟头组中—上部、茅山组、回星哨组、小溪峪组、西坑组等地层中文洛克世、拉德洛世、普里多利世早期古生物化石的发现,认为:①回星哨组、小溪峪组、茅山组、西坑组等的层位是文洛克统—普里多利统;② 回星哨组、小溪峪组等大致与英国的文洛克统—普里多利统对比;③回星哨组、小溪峪组、茅山组的顶界是文洛克统—普里多利统剥蚀后残留的层位随地而异的顶界;④根据回星哨组、西坑组、茅山组等地层资料编制的古地理图应是文洛克世—普里多利世古地理图;⑤“扬子地台整个上升”(黄汲清,1945)的时代是志留纪末期,没有“特列奇期的扬子上升”。特提出商榷。上述这些地层时代的解决,对扬子区志留系4统层序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为中国扬子区与英国命名剖面志留系的对比以及中国南方早古生代加里东运动最后一幕时代的再次确定提供了地层学和古生物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赣北西坑组鱼化石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陈长志 《西部资源》2014,(5):120-123
西坑钼矿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五夫镇境内,矿区内已发现6个钼矿(化)体(Ⅳ1-Ⅳ6),Ⅳ1矿体为主矿体,是主要开采对象。综合已有的地质、物化探资料分析,上西坑钼矿采矿证内及外围均具较好的找矿前景,科学开展外围探矿工作能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勘查成果,为矿山扩建提供后备资源保障以及开采技术条件等依据。  相似文献   
4.
歙县西坑-大谷运地区位于扬子板块东南部,燕山晚期旌德复式岩体与晋宁期许村岩体之间。区域性北东向的许村-旌德大断裂和近东西向汪满田韧性断裂变形带交汇处。区内地质构造复杂,经历了多期次构造活动,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航磁异常突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显示有1个面积达34.8km2的Bi、As、Cu、Pb、W、Mo、Ag、Au等元素的综合异常,具较好的找矿潜力。本文重点从物化探异常特征来探讨该地区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
福建武夷山上西坑钼矿为中温热液型钼矿.文章根据野外考察,在岩相学的基础上,进行了矿相学及辉钼矿矿石矿物学的系统研究,得出上西坑钼矿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构造角砾岩型、石英脉型.矿石构造主要有角砾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细脉状构造.矿石结构以细-中细粒鳞片结构为主,局部呈现厚板状、带状分布;矿石矿物辉钼矿铅灰色,多色性明显,2H多型,矿物成分中杂质含量较低,Re含量为1.479 ~34.35μg/g,显示其矿源为壳幔混合源;Re作为伴生矿产,具一定的综合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九瑞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一个最重要的铜金多金属矿集区,区内发育了城门山铜矿、武山铜矿、洋鸡山金矿等重要的多金属矿床。本文对该区域的城门山和望夫山两个剖面的疑源类化石及碎屑锆石开展了详细研究,在城门山剖面原来被认为是志留纪西坑组的地层中发现了化石面貌为新元古代或早寒武世的化石,结合碎屑锆石U-Pb定年工作,推测其时代为早寒武世,该地层与上覆地层泥盆系五通组之间存在一个明显的角度不整合。望夫山剖面仍旧为正常志留纪西坑组地层,疑源类化石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九瑞西坑组沉积时代应该晚于特列奇阶。九瑞矿集区“扬子抬升”的开始时间应该晚于特列奇阶,结束时间应该晚于中泥盆世早期。  相似文献   
7.
林宝玉  李明  黄莫  邓丽婷 《地质论评》2021,67(4):67040849-67040868
《中国扬子区兰多维列统特列奇阶及其与英国的对比》一书(陈旭和戎嘉余,1996)有以下结论:(1)将回星哨组、茅山组、西坑组等的层位归属于特列奇阶上部;(2)将回星哨组、茅山组及其相当地层与英国特列奇阶对比;(3)将扬子区特列奇阶的顶界置于回星哨组、茅山组及其相当地层之顶;(4)将回星哨组、茅山组、西坑组等地层资料编制的古地理图称为特列奇期晚期古地理图;(5)将回星哨组、茅山组、西坑组等地层与上覆中泥盆统—中二叠统之间的不整合面代表的上升运动,称为"特列奇期的扬子上升"。笔者等依据多年对扬子地台志留纪地层剖面的实地考察和近数十年来扬子区坟头组中—上部、茅山组、回星哨组、小溪峪组、西坑组等地层中文洛克世、拉德洛世、普里多利世早期古生物化石的发现,认为:(1)回星哨组、小溪峪组、茅山组、西坑组等的层位是文洛克统—普里多利统;(2)回星哨组、小溪峪组等大致与英国的文洛克统—普里多利统对比;(3)回星哨组、小溪峪组、茅山组的顶界是文洛克统—普里多利统剥蚀后残留的层位随地而异的顶界;(4)根据回星哨组、西坑组、茅山组等地层资料编制的古地理图应是文洛克世—普里多利世古地理图;(5)"扬子地台整个上升"(Huang T K,1945)的时代是志留纪末期,没有"特列奇期的扬子上升"。特提出商榷。上述这些地层时代的解决,对扬子区志留系4统层序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为中国扬子区与英国命名剖面志留系的对比以及中国南方早古生代加里东运动最后一幕时代的再次确定提供了地层学和古生物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福建南平西坑铌钽矿区玉帝庵矿段含矿伟晶岩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宝泉 《福建地质》2008,27(3):281-288
南平西坑铌钽矿区玉帝庵矿段含矿伟晶岩沿玉帝庵复式背斜及两翼展布,贮存于下元古界麻源群南山组中。根据伟晶岩矿物成分,结构及其共生关系可分为石英块体9个主要矿物组合类型。矿段内伟晶岩造岩矿物基本相同,主要有石英、钠长石、腐锂辉石、微斜长石、白云母等,铌钽铁矿除了与钠长石共生外,还呈迭片状、板状嵌布于白云母中。  相似文献   
9.
福建西坑花岗伟晶岩成岩成矿特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西坑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田中,伟晶岩出露有数百条,按造岩矿物等特征可分为四个类型。从近海西期混合花岗岩接触带的第Ⅰ类型到远离接触带的第Ⅳ类型,脉体的产状、规模、矿物和化学成分,以及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等方面,均呈现规律性的变化。第Ⅳ类型伟晶岩脉体复杂,规模大,分异和交代作用发育,围岩蚀变强烈,矿物成分最复杂,稀有元素矿产的工业意义最大,伟晶岩的形成与海西构造旋回晚期深熔混合岩化作用密切相关,混合岩化作用使基底变质岩系中的稀有元素活化,并随同富碱质和挥发组分的熔体-溶液迁移,在混合花岗岩外围的裂隙中富集形成各类伟晶岩。  相似文献   
10.
福建下西坑铁矿及与之相关的矿浆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天伶 《现代地质》1991,5(1):58-68,T001
福建下西坑铁矿是与闽南晚三叠世文宾山组火山-沉积岩有关的铁矿床.许多证据如岩石中含有磁铁矿浆角砾及各种流纹状铁矿浆,矿石中TiO_2含量高且稳定(3%~7%),与含铁量呈正相关关系,岩石中稀土含量也与铁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等,表明其铁质直接采源于从原始岩浆中分熔的铁质矿浆.实验研究表明,模拟下西坑原始岩浆体系的实验体系(Fs_60'Usp_40)-Ap-Ap在latm,1250℃等温面上存在一个液相不混溶区,即下西坑铁矿的原始熔浆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分熔出富铁熔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