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质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基于GIS的零售商业网点选址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零售商业网点选址模型主要是基于统计的静态模型.分析了影响零售商业网点选址的人口、经济、市场竞争三个关键要素,结合GIS,提出了一种基于权重设置的零售商业网点选址评价模型,并阐述了模型的应用流程.该模型在深圳市罗湖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中进行了典型应用实现,并检验了模型的应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传统零售商业网点选址模型主要是基于统计的静态模型。分析了影响零售商业网点选址的人口、经济、市场竞争三个关键要素,结合GIS,提出了一种基于权重设置的零售商业网点选址评价模型,并阐述了模型的应用流程。该模型在深圳市罗湖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中进行了典型应用实现,并检验了模型的应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闫梅  李国平  黄金川 《地理研究》2019,38(6):1451-1463
地区价格指数是不同地区购买一篮子相同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之比,表征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物价综合水平。借鉴购买力平价理论,构建适用于中国地区价格指数测算的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测度了100个典型城市的地区价格指数并进行差异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差异显著,地区价格指数界于0.849~1.662之间,最高值为最低值的1.95倍;住房价格的地区差异最大,教育、医疗次之,是影响居民实际生活水平的三大主要因素;食品、交通、教育和医疗价格的空间集聚程度较高,通信、住房、文娱价格的空间集聚程度较低;地区价格指数在全国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异格局,东南沿海地区物价水平较高、黄河中游地区物价水平较低。通过对地区价格指数的研究,能够为关注民生时代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国际能源机构(IEA)最新公布的各国CO2排放量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显示,1990-2005年世界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CO2排放量整体呈下降趋势,降幅较大,而且在2000年之后基本保持稳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CO2排放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非OECD国家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CO2排放量与1990年相比整体上也呈现负增长,但各国情况相差较大。在人均排放量方面OECD国家普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大多数非OECD国家则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5.
《辽宁地质》2010,(10):20-22
囤,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储存",中性动词。那么,"囤地"呢?土地,对于开发商来说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囤地"本来是房地产开发商正常的市场行为。但曾几何时,在房价日益高涨带来的情绪压力下,"囤地"被视作意在让房价脱离民众购买力的"奸商诡计",而被加以贬义。伴随政府对开发商土地开发监管的加强,"囤地"又成为了政府、开发商与民众之间的博弈象征。  相似文献   
6.
2006年以来,在诸多有利因素和相关政策的影响和推动下,濮阳市房地产市场处于平稳运行状态,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有升"和"升降有序"的良好局面.预计2007年全市房屋销售价格不会再出现"十五"后期那样快速上涨的现象,将逐步向与居民收入和购买力相适应的水平理性回归,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幅度,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水平.  相似文献   
7.
他媒体     
《湖南地质》2012,(6):6-6
除了发展,中国还需要更明智 据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以及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阿文德·萨勃拉曼尼亚等经济学家称,以购买力平价法衡量换算成美元后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可能已经超越了美国国内生产总值。  相似文献   
8.
论购买力平价在资源经济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经济对比时通常用两种方法, 一种是汇率转换法(简称汇率法), 另一种是购买力平价法(PPP)。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从横向和纵向比较了两种方法的差异, 总结了一些变化规律, 阐述了二者的优缺点。同时对两种方法在能源消费强度和人均能源消费量中的应用进行了比较, 并对这两种方法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认为购买力平价法更适合应用于资源经济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张伯泉 《贵州气象》2000,24(6):29-32
分析了造成玉屏县大龙镇大气环境污染的成因,建立了鉴定区大气污染的评价标准及方法,总结了减轻当地大气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